..續本文上一頁薩,菩薩在漫長的輪回當中,他因爲自己在過去生曾經證得了一些禅那,他哪怕是經常投生到色界梵天或者無色界梵天,或者他的善業成熟,投生到欲界天,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投生到淨居天。所以在《長部》有一本叫做《大傳記經Mahàpadànasuttaü》,或者北傳《長阿含經》翻譯成《大本經》的,講到我們的佛陀有一天他在想:“我從來都沒有到過淨居天,現在我去淨居天去看一看。”因爲他從來都沒有投生到那裏,然後他就用神通去了淨居天。那些天人見到了我們的佛陀,居然稱呼他爲朋友。然後就講述了有些天人,他在過去在九十一大劫以前,他是屬于Vipass
佛(維巴西佛,毗婆屍佛)的弟子,那個時候他證得了第叁果,所以投生到這些淨居天。然後有的是屬于在過去第叁十一大劫的時候,叫做Sikhi佛(西奇佛,屍棄佛),還有一些也是過去叁十一大劫的Vessabhu佛(韋沙菩佛,毗舍浮佛),他們是那個時候(過去叁十一大劫以前有兩位佛陀出世,那個就是Sikhi佛和Vessabhu佛,屍棄佛和毗舍浮佛。)當時的弟子投生到淨居天。
還有,在我們現在這個賢劫裏面的、過去的Kakusandha佛(咖古叁塔佛,拘留孫佛)、Konàgamana佛(果那嘎馬那佛,拘那含牟尼佛)和Kassapa佛(咖沙巴佛,迦葉佛)他們的一些弟子投生到淨居天。我們的佛陀的有一些弟子,也投生到淨居天。所以那個時候佛陀去了淨居天,聽了這些天人講了之後,他就下來講了這部經,叫做《Mahàpadànasuttaü大傳記經》。講過去七佛,就是過去的佛他們的壽命、他們的一些事迹,特別地講了Vipass
佛(維巴西佛,毗婆屍佛)他的生平。
對于這色界的十六地,他們的壽命、壽元也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看那張表。初禅的梵衆天,他們的壽命是叁分之一中劫,梵輔天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是一個中劫,少光天是兩個大劫,無量光天是四個大劫,光音天是八個大劫,少淨天是十六個大劫,無量淨天是叁十二個大劫,遍淨天是六十四個大劫,廣果天是五百個大劫,無想有情天也是五百個大劫,無煩天是一千個大劫,無熱天是兩千個大劫,善現天是四千個大劫,善見天是八千個大劫,而色究竟天是一萬六千個大劫。
一個大劫就相當于我們說到的太陽系或者地球從生到滅的這個過程,稱爲一個大劫。也就是世界由成、成住,然後再到壞,再到壞空,就是成、住、壞、空的一個過程稱爲一個大劫。這些天人,他們投生到那裏,他們的壽命是這樣。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由于一個人培育了初禅,他投生到初禅天,培育了第二禅投生到第二禅天,第叁禅投生到第叁禅天,培育了第四禅投生到第四禅天。我們再看從他們的果報來說,是成倍成倍地遞增的,是不是?例如我們說第二禅和第叁禅,它們幾乎是增了很多倍,這些天就是一倍一倍、成倍成倍地增。我們就從他們所帶來的果報,再看所造的這種禅那的業,殊不殊勝?強不強?所以,即使我們退而求其次,即使不是以我們要解脫、要修觀爲目標,即使像一個外道他們培育定力能夠達到禅那的這種境界,得到禅那的這個階段,那麼他所造的善業你說強不強?我們就從他的果報、他的壽元已經可以看到。
而且梵天人的果報是很殊勝的,他們的容顔是很漂亮的。在《長部》裏面就講到了,梵天人要去到欲界天,他們往往會先隱去自己的原形,然後變化成像天人一樣的。因爲一個梵天人很明亮、很晃耀,身體很高大,容顔很殊勝,當他們去到了天人那裏的時候,天人會感到很害羞。所以,梵天人的果報是更加殊勝的。
講了色界的梵天之後,我們再講一下無色界。無色界也有四地,即:空無邊處天akàsàna¤càyatana,識無邊處天Vi¤¤à
a¤cayatana,無所有處天aki¤ca¤¤àyatana,非想非非想處天Nevasa¤¤ànàsa¤¤àyatana。這四種天是由一位禅修者通過培育無色界定,當這種無色界定成熟了之後投生到那裏去的。
如果一個人能夠證得空無邊處定,那當他在這種空無邊處定的善業成熟之後,將能夠投生到空無邊處天。對于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也是這樣。在一個有情投生到空無邊處天的時候,他的壽命是兩萬個大劫,也就是說假如他們有眼睛的話,他們將能夠看到太陽、地球從形成到壞滅,能夠看到兩萬次,他們壽命很長的。識無邊處,他們的壽元是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天的壽命是六萬大劫,而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命是八萬四千個大劫,因此他們的壽命是很漫長很漫長的。
雖然說衆生依照他們的不同的業而投生到叁界,如果一個人造了不善業,在不善業成熟的時候,將會投生到惡趣地。而如果有人造的是善業,當他們的善業成熟的時候,而且這種善業還是屬于欲界的善業,例如:布施、持戒、服務、禮敬等等,這些欲界的善業成熟,將能夠使他投生到人或者天界。
而如果一個人成就了禅那,但是他在佛陀的教法以外,那麼他們就沒得選擇。就好象佛陀在出世之前,很多那些隱士,那些苦行僧們,他們也能夠證得禅那。當他們死了之後,他們就沒得選擇,他們就由他們所證得的禅那的最高的那一個定,而投生到和他們那個定相應的天界。
例如:好象我們的菩薩剛剛出生的時候,有個叫做“黑天”的隱士,又叫做Asita阿私陀,他看了我們的菩薩之後,他先是笑後又哭,他爲什麼會流淚呢?就是因爲他看到了我們的菩薩將會在那一生成佛,然而他再省查自己的壽命,發現他將在我們的菩薩沒有成佛之前就去世了。而且當他去世之後,他必然會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因爲那個時候他的禅那證得了非想非非想處定,他沒得選擇,所以他只能夠哭,只能夠流淚。
爲什麼流淚呢?難道投生到無色界天不好嗎?那裏很寂靜、很殊勝,壽命又很長,有什麼不好呢?對于聽聞佛法來說,無色界天是八難之一。從生命的境界上來說,就是從生命的那種很殊勝的受來說,當然那個是屬于很殊勝、很高層次的。但是對于佛法來說,對于解脫來說,它是屬于障礙,就是八難的其中一種。
因此,投生到無色界的梵天人,他們沒有眼睛,所以他們不能夠見到佛陀,他們沒有耳朵,他們不能夠聽聞到佛法,他們也沒有身體,所以他們不能夠自由地飛來飛去,他們純粹只是一些很微細的心受在那裏,就是他們的心在那裏,所以稱爲無色界。因爲這些梵天人並沒有色法,而純粹只是四種名法,因此他們的生命也稱爲四種名蘊。
那好,講了衆生,講了有情世間之後,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我們的這個世間的周期。
任何的世界,只要有産生,只要有存在,它們必定就會毀壞、會毀滅。而世界從形成到毀壞,一共有四個階段,稱爲四個無數劫asa
kheyya kappa(阿僧祇劫)。
第一個階段稱爲壞劫,這個也是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裏面講到,講到一切的世界都會經受這四個階段。一個階段有很漫長的時間,稱爲kappa。kappa就是劫,從梵文就是kalpa,巴利叫做kappa。壞劫saüva
a-kappa,壞住劫saüva
a
hày
-kappa,成劫viva
a-kappa,成住劫viva
a
hày
-kappa。壞劫就是一個世界毀壞的那個時期;壞住劫就是毀壞之後完全沒有、一種虛空的那個階段;然後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階段;成住劫是形成之後維持的階段,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四種階段稱爲成、住、壞、空這四種劫。
一些論典說到了這四種劫,就是隨著人壽的不同而劫會有一定的周期。例如:從人壽無量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最低的十歲,然後又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一歲,一直又增到無量歲。在北傳佛教就說到八萬四千歲,但是在巴利裏面就叫做asa
kheyya(阿僧祗),就是叫無量歲。這麼樣的一增一減,稱爲一個antarakappa,稱爲一個中劫,或者又稱爲一個小劫。然後這麼樣增減了二十次,稱爲一個中劫,或者稱爲一個無數劫asa
kheyyakappa。然後這麼樣的四種無數劫就稱爲一個大劫mahàkappa。我們說到的世界的周期從形成,然後再維持,然後再毀壞,再到最後毀壞了之後完全的不存在,這一個我們稱爲一個大劫mahàkappa。也就是一個地球、一個太陽系,它們從形成到最後毀滅的過程。
在這裏,我們講一講壞劫,壞劫就是世界的毀壞。
世界會被叁種所壞,第一種是被火所壞tejosaüva
a。當世界爲火所壞的時候,從第二禅的最高那一層天的光音天以下,都將會被劫火所燒盡、所燒毀。被水所壞àposaüva
a,就在遍淨天以下,就是第叁禅的第叁層天以下的所有的世界、這些空間,都會被劫水所淹沒。而第叁種壞是被風所壞vàyosaüva
a,從廣果天也就是第叁禅、第二禅、初禅天所有的這些世間,都會被劫風所毀壞。
那麼我們在這裏就簡單地講一講世界的毀壞。當我們這個世界在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現在我們的這個時期是屬于哪一個時期呢?是屬于成住期,就是說,是屬于維持的時期。
當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候,當劫即將要壞的時候,最初在天空上就形成了一種稱爲“劫滅”、“劫壞”的大雲。那個時候,就在百千億個輪圍世界,就下了一場大雨。那個時候人們都感覺到好像很滿足、很快樂,他們都取了他們的一切的種子來播種。但是當這些莊稼長到可以給牛吃的程度的時候,雖然雷聲仍然轟隆隆地響,但是一滴雨也不會再下了,這是世界的最後一場雨。
從此以後,經過好幾百千萬年,天不再下雨了。那個時候,依賴雨水生活的那些衆生,命終了之後投生到梵天界。而依照諸花果生活的那些天人們,也是投生到…
《阿毗達摩 第叁十九講 世間(欲界天,色、無色界天),世間的周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