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摩 第叁十講 十八種無因心 五十四種欲界心▪P4

  ..續本文上一頁l> 還有另外一種是意門轉向心。意門轉向心是指我們認知外在的目標,通過六種門來認知,即:眼、耳、鼻、舌、身和什麼?和意。看、聽、嗅、嘗、觸這是五門,之後對這五門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嗅到的、所嘗到的、所觸到的或者內心想到的這些,就是對這看、聽、嘗、嗅、觸進行加工的和心裏面想到的,這些都是屬于意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首先要生起一個意門轉向心。意門轉向心是使心流從有分裏面生起然後拉到所緣的這種心。意門轉向心在意門心路過程裏面起到的是轉向的作用;在五門轉向心裏面也有這種意門轉向心,但是由于它起到的作用不同,它起到的是確定的作用,votthapana確定,就是確定所緣的作用。因此在五門心路過程裏面意門轉向心起到的是確定所緣,知道這個是什麼所緣,但是在意門轉向心裏面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把心流拉到意門的目標裏這種心理作用。

  

這兩種心都是舍受的,而且這兩種心都是純粹只是産生它的作用而已,純粹只是把心流拉到所緣而已,所以它也不會造作、不會造業。

  

還有另外一種是阿拉漢的生笑心。佛陀也會笑,一切的阿拉漢聖者也會笑。能夠令佛陀和一切的阿拉漢聖者發笑的有五種心。有四種是悅俱的唯作心,我們昨天講到的唯作心當中有四種是悅俱的,還有另外一種是這種阿拉漢的生笑心,也是屬于悅俱的,因爲能夠發笑必定是屬于悅俱的。

  

當一位阿拉漢聖者、斷盡煩惱的聖者,在見到一些極可喜的所緣,例如:當一位阿拉漢弟子見到佛陀的時候,他有時候會發笑、會微笑,這個時候是屬于悅俱的智相應的心,有時在聽聞佛法的時候,他也會發笑,這個也是屬于悅俱的心。但有時候他也會看到一些很滑稽的事情,例如:有時候佛陀和阿拉漢聖者看到衆生做一些很愚蠢的行爲,這個時候他也會笑,他笑就是屬于這種生笑心。或者有些時候他會看到一些很稀裏古怪,由于衆生的不善業帶來的果報,看到一些衆生投生爲稀裏古怪的怪物。

  

Mahàmoggallàna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從鹫峰山下山去托缽的時候,在路上他經常看到一些稀裏古怪的衆生,由于他是神通第一嘛!例如:看到一個肉片在天上飛,然後很多的鷹去追著它;或者看到了一個很大的衆生,它的身體會冒出箭來,然後又射到自己,或者冒出槍來又射到自己,然後自己在很痛苦地叫。當他看到這些衆生的時候他都在發笑。當他笑的時候,另外一位比庫叫lakkha

  a就問他:“您笑什麼?”他說:“現在是托缽的時間,我不方便告訴你”。他們就托缽,托缽完之後去佛陀那裏,然後就問佛陀說:“剛才Mahàmoggallàna尊者看到這樣的,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不是說了大妄語?”佛陀解釋說:“不是,有些擁有神通的弟子也可以看到這些衆生,就像我一樣,我也看到這些衆生,但是我不說出來。因爲我說出來有一些愚癡的衆生他不相信,將會對他們帶來很長遠的不利。”于是,佛陀就說這些衆生的因緣,由于他造了什麼不善業、惡業,所以投生到這一類的衆生。

  

所以佛陀有時候看到這些稀裏古怪的衆生他也會笑,他笑並不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可能是屬于一種貪根心。他也不是屬于一種娛樂性的笑,他只是看到這些很稀裏古怪的衆生,他會思維原來業果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他對這些欲界的衆生、一些欲界的景象發笑,同時這種生笑心只是會發生在欲界裏面的衆生,而且只是佛陀和阿拉漢聖者才會這樣笑。

  

而對于一般的凡夫來說,一般凡夫的笑有八種笑,四種笑是屬于我們所說到的善心的笑,還有四種笑是屬于什麼笑?是屬于貪根心的笑。例如:你賺到錢了,或者你在看一些很搞笑的娛樂作品、聽到一些娛樂作品,那個時候在發笑,這個屬于貪根心的笑。

  

這叁種心由于純粹只是在造作,它並不會帶來果報,它也不是屬于一種果報,它純粹只是造作而已。而生笑心會發生在速行心裏面,所以生笑心是屬于一種速行心。而在五門或者意門心路過程裏的唯作心,它不是發生在速行裏面。

  

這十八種都是屬于無因心,也就是說在這一些心裏面都是屬于沒有叁種善因或沒有叁種不善因的。到此爲止我們就學習完了五十四種欲界心,大家請打開表第七就是五十四種欲界心,我們現在簡單地來講一下,來複習一下。

  

這五十四種欲界心,依它的本質包括了四類的心,即:不善心、善心、果報心和唯作心。在這54種心當中,不善心有多少種

  一共有12種。

  

而無因心又可以分爲兩種心:一種無因是屬于果報心,一種無因心是屬于唯作心。果報心的無因心一共有15種,唯作的無因心一共有叁種,加起來是18種無因心。

  

接著是24種美心,24種美心包括了叁類的心,即善心有八種、果報心有八種、唯作心有八種,叁八二十四,這24種是屬于欲界的美心。那麼我們說到美心,它是除了不善心和無因心之外的一切心都是屬于美心,包括了欲界的24種美心,包括了色界的12種美心,包括無色界的12種美心,包括出世間的八種或者四十種美心,這些都是稱爲美心。

  

在這54種欲界心裏面,有多少是不善果報的心呢?只有七種是不善果報心。其實所有的心裏面只有七種是不善的果報心。那有多少種是善果報的心呢?有多少種?有16種,八種善果報的無因心和八種善果報的有因心。有多少種不善心呢?有12種。有多少種的善心呢?有8種。有多少種唯作心呢?有11種。對。這裏講到的欲界心,它是指主要發生在欲界裏面的,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欲界的衆生才能生起這些心,有時候色界的天人乃至無色界的天人也仍然可以生起這些心。所以我們說是主要發生在欲界裏的心。

  

現在這54種欲界心,對于我們來說,有多少種我們可以體驗到的?多少種我們可以體驗到的?也就是說在這54種欲界心裏面,哪些是我們曾經體驗到的?幾種? 12種不善心可以體驗到嗎?可以體驗到。18種無因心可以體驗到嗎?都能夠體驗到嗎?18種無因心有一種心我們不能體驗到,那個就是阿拉漢生笑心不能,其它的17種都可以體驗到,是不是?還有八種善心我們也可以體驗到,八種善的果報心也可以體驗到,八種唯作心可以體驗到嗎?不可以。

  

現在可以這麼樣說,只要我們還是凡夫,那麼我們就不可能體驗到出世間心。只要我們還沒有斷盡一切煩惱,還不是阿拉漢聖者,那麼除了五門轉向和意門轉向這兩種唯作心之外,其它的所有唯作心我們都不能夠體驗到,就是不會在我們心裏面生起。只要我們是凡夫,我們就只能夠體驗到世間的心,出世間心我們體驗不到。而如果我們還沒有證得任何的禅那,以後的色界心和無色界心我們都不能體驗,我們能夠體驗的只是在這54種心裏面的其中一部分心,也就是除了九種唯作心之外的其它心我們可以體驗到。

  

而對于初果聖者來說,那麼他會有幾種心?他會有四種邪見不相應的心不會體驗到、疑相應的心不會體驗到,他還能夠體驗到出世間心,這個是初果聖者。對于二果聖者來說和初果聖者一樣,對于叁果聖者來說,就連兩種瞋根心也不會體驗到,對于阿拉漢聖者來說,他會體驗到哪些心?十八種無因心能不能夠體驗到?都能夠體驗到。而不善心和善心他都沒有了,只有唯作心,就是那八種唯作心,這是阿拉漢聖者能夠體驗到的。而對于以後講到的色界和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他們有些能夠體驗到,這個我們在以後講到這些心的時候再說。

  

《阿毗達摩 第叁十講 十八種無因心 五十四種欲界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