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陰經▪P2

  ..續本文上一頁

  雖非本發心  聞法則得度

  爾時化佛說此頌時。七十八億百千那由他中陰衆生。起無上正真道意。發菩提心。爾時妙覺如來。最在中央升無畏座。十方諸神通菩薩。在左面坐。閻浮提摩诃迦葉。並四部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右面坐。諸天龍鬼神及大國王。在佛後坐。從四天王忉利天王。炎天兜術天廅天波利陀天廅波魔那天阿會豆修天首呵天波利陀首呵天須滯天須滯只耨天乃至阿迦膩叱天在虛空中。散華供養作天伎樂。中陰衆生在如來前聽受法教。爾時世尊以佛威神。令衆生等心自念言。唯佛爲我說法不爲余者。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如來無量覺  神變不可量

  出入山石壁  如鳥遊虛空

  本我阿僧祇  積行累功德

  度彼不自爲  使發菩提心

  泥洹無去來  亦不見受者

  本我雙樹間  轉身來適此

  我初發道心  誓度衆生類

  一人不度者  吾要終不舍

  觀此中陰人  各有上中下

  但以叁句義  四谛真如法

  淫怒癡雖薄  要須禅定除

  八百瘡痏病  八萬四千垢

  施惠持戒忍  精進禅智慧

  善權巧方便  拔斷叁毒根

  色本非我有  誰造此色本

  了知色無形  可謂梵志行

  吾本未成佛  爲色之所惑

  墮四顛倒法  沒陷生死海

  今方究色本  觀色非真實

  受想行識法  穢汙非真道

  陰入十八界  二十二根法

  一一悉分別  寂然無所著

  欲界中陰人  塵垢悉微薄

  猶如新成衣  塵土所汙染

  有目智慧人  抖擻塵悉去

  中陰衆生類  譬之亦如是

  淫怒癡微薄  聞法即得悟

  一向心不移  即得須陀洹

  叁轉十二法  複得斯陀含

  坐上下分滅  即得不還道

  苦盡癡愛滅  得成阿羅漢

  道迹八十億  頻來得道人

  八萬四千億  不還得道人

  百萬二千億  羅漢二恒沙

  六通身清徹  趣向各佛者

  八萬四千億  趣向菩薩心

  其數如微塵  吾本閻浮提

  苦行不可數  國財妻子施

  頭目血髓骨  意堅如金剛

  不爲魔所動  快哉大福報

  何願而不成

  爾時坐上衆生作是念言。佛獨爲我說法不爲余者。趣聲聞道者。得聲聞道者。趣辟支佛道者。得辟支佛道者。趣菩提道者。得菩提道者。

  中陰經妙覺如來入中陰分身品第叁

  爾時座上有菩薩名定化王。即從坐起偏露右臂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善哉世尊。快說斯義曉了衆生。音響所趣聞法易度。複有難度者。觀見衆生有淫怒癡薄者。無淫怒癡薄者。或在有對法者。或在無對法者。或在可見法者。或在不可見法者。或在有漏法者。或在無漏法者。或在有爲法者。或在無爲法者。或在可記法者。或在不可記法者。或在欲界法者。或在不可解法者。或在色界法者。或在無色界法者。或在中陰微形法者。或在中陰非微形法者。或在五色識法者。或在五色非識法者。或在非想非不想識法者。或不在非想非不想識法者。或在一住至九住者。有在一住非一住者。有在九住非九住者。唯願世尊一一敷演。令諸菩薩永無猶豫。衆生之類聞法解脫。

   爾時世尊以梵淨柔濡之音。贊定化王菩薩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來前作師子吼。今當與汝一一分別。谛聽谛聽善思念之。汝所問者。可見法不可見法者。爲眼見色。爲色入眼。

   定化王菩薩言。亦不眼見色亦不離眼。亦不色入眼亦不離色。

   佛告定化王菩薩。族姓子。眼非色色非眼。何者是觀。

   定化王菩薩白佛言。識法實住觀法乃起。

   佛告定化王菩薩。雲何族姓子。識爲有法。識爲無法。

   定化王菩薩白佛言。識非有爲不離有爲。識非無爲不離無爲。

   佛告定化王菩薩。何謂有爲。何謂無爲。

   定化王菩薩白佛言。起者有爲。住者無爲。于第一義法。不見有起。不見在住。法性清淨無色無識。于泥洹法無所染著。眼非色色非眼。無可見法無不可見法。過去眼過去色過去識。未來眼未來色未來識。現在眼現在色現在識。非有眼色識。非無眼色識。是謂泥洹清淨法。

   爾時定化王菩薩。今欲聞如來說有對無對法。

   佛告定化王菩薩曰。族姓子。聲爲有對耶。無對耶。

   定化王菩薩白佛言。聲亦有對亦無對。

   佛告定化王菩薩。聲亦不有對亦不無對。雲何族姓子。此聲彼應爲有爲無爲虛爲實。雲何族姓子。虛空可畫得成字不。

   對曰。唯然世尊。不可得也。何以故。如來習行于阿僧祇劫。亦不見有亦不見無。亦不見有叁世。亦不見無叁世。乃至非想非不想。亦複如是。

   爾時定化王菩薩白佛言。上諸法觀一一悉知。唯願如來至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叁微妙法。何者最妙中陰形耶。五色識形耶。非想非不想識耶。爾時世尊知衆會心皆有疑即于座上。而說頌曰。

  吾受叁界苦  愚惑癡愛心

  經曆阿僧祇  在有亦在無

  破壞生死劫  今乃得成佛

  以本弘誓願  度于不度者

  佛力無等倫  叁界無比尊

  一向無二心  自誓得成佛

  吾從政炷佛  初發無等心

  欲縛所纏裹  堅固難可拔

  空定無相願  分別叁叁昧

  先念出入息  分別善惡道

  執心擎油缽  行步不失儀

  猶人見劫燒  焚燒重罪者

  福升光音天  輕者于他方

  叁品衆生類  中陰受形者

  受化不思議  非我誰能說

  五色識衆生  不同于叁界

  如來最勝尊  入彼識教化

  一一分別說  不遭百八愛

  應成須陀洹  爲說須陀洹

  應成斯陀含  爲說斯陀含

  應成阿那含  爲說阿那含

  應成阿羅漢  爲說阿羅漢

  應成辟支佛  爲說辟支佛

  應菩薩道者  爲說菩薩法

  得須陀洹者  叁十二億人

  得斯陀含者  四十二億人

  得阿那含者  五十二億人

  得阿羅漢者  六十二億人

  得辟支佛者  七十二億人

  得菩薩道者  八十二億人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本我無心法  現以教化衆

  見煙知有火  見雲知有雨

  行步知君子  見星知有月

  吾我心盡斷  不有我無我

  經曆劫數期  非月非日數

  佛以思惟得  非凡夫所及

  善哉大聖尊  普服諸十方

  去離欲界法  處中陰教化

  此諸佛教法  處陰不見陰

  此等衆生類  發願各各異

  吾我自縛著  我本彼亦爾

  佛以思惟本  思惟本末觀

  一意一念頃  斷垢不爲難

  垢本勝于我  墜我于叁趣

  今我勝于垢  滅汝入涅槃

  善哉大聖尊  獨步無二迹

  見我一迹者  閻浮人得度

  身行有叁事  口行有四事

  意行有叁事  塵垢生死海

  九衆生居處  識之所經曆

  分別我無我  無我亦無彼

  諸佛世尊等  心普無有邊

  一意念衆生  所受不可限

  身淨不行惡  口言常清淨

  心淨如佛心  是諸佛之法

  身爲苦器法  此非叁世有

  非我誰能知  誰知免此苦

  如來之功德  諸相傭髀等

  師子胸臆相  一一毛孔光

  掌相千輻理  示以善惡道

  舌齒聲光清  濟度阿僧祇

  眼耳鼻及發  肉髻頂無見

  虛空猶可窮  佛相不可量

  爾時世尊說此頌已。八十億中陰衆生于無余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與妙覺如來皆同一號。佛告定化王菩薩。所問有漏無漏。有對無對。可見不可見。當來過去現在法。當與汝說。定化王菩薩白言。世尊。願樂欲聞。佛告定化王菩薩。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一一分別。雲何定化王。何者是緣盡。何者非緣盡。六入塵垢重。染我癡愛法。觀內外出入息法。八萬四千度無極。生生不可滅。念念成其形。有漏八萬四千。無漏叁十七。有爲無爲法。此非泥洹道。身淨不犯惡。口言無有失。心淨與定合。四等遍一切。是謂菩薩行。

  中陰經賢護菩薩問事品第四

  爾時賢護菩薩即從坐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善哉世尊。欲色無色叁分衆生。其識難量。何者有漏量。何者無漏量。何者有爲量。何者無爲量。何者有色無色量。何者有欲無欲量。何者有記無記量。爾時世尊聞賢護菩薩所問事。即說頌曰。

  處在胞胎中  受形多種類

  前滅後已生  其如恒沙數

  叁分識衆生  塵垢非一等

  或聞聲而度  或見形得道

  今我妙覺佛  降神入中陰

  一一分別了  有漏無漏法

  得道成果證  五色識易度

  斯等一部界  不在有無漏

  衆生在中陰  如我身無異

  苦痛五陰形  如轉輪無盡

  吾我本無字  聲響亦無名

  觀身叁十六  欲界有量法

  叁分留二分  此中陰衆生

  五色識衆生  不染叁界苦

  無明癡愛惑  隱相非不相

  有漏苦谛本  斷結不及色

  集谛二十八  寂然塵垢除

  叁十七道品  道谛爲實果

  賢護汝今知  有漏無漏法

  記法無記法  今當與汝說

  有記善惡行  無記癡盲法

  墜墮于生死  非我無能濟

  當佛世尊說此語時。九十一億衆生。皆發無上道意。四十七億那由他衆生。盡得阿羅漢果。

  中陰經道樹品第五

  爾時座上有菩薩名曰樹王。即從坐起偏露右臂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善哉世尊。如來所說甚奇甚特。未知如來欲說有漏耶無漏耶。唯願世尊。句句說之。何者有漏。何者無漏。

   佛告之曰。有生有滅是謂有漏。無生無滅是謂無漏。

   有我有身是謂有漏。無我無身是謂無漏。

   眼是色對是謂有漏。無眼無色是謂無漏。

   有識有想有形是謂有漏。無識無想無形是謂無漏。

   叁識處所住有身者。是謂有漏。一識一處有一形者。是謂無漏。

   有形非想非非想是量法有用。不用處叁禅地。厭患生死故名不用。有願不願始發初禅。快哉斯樂心不傾動。念淨喜安自守五行。成就有想有滅。斯出入法喜行。百八愛一念。一億行中間。想想不可盡。況彼現在身。無彼無我想。吾從無數劫舍此就此。叁識所經處非有亦無我。

   甚哉叁界苦。受身生死難。

   譬如工幻法。以…

《中陰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