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內在的喜悅是究竟大樂的因

  每一個前來聽法的人們,都懷著獲得甯靜與快樂的目的和心願,同時也希望能免除痛苦。不管我們是不是佛法修行者,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普遍的願望,無論我們身處何方,我們都關心著類似的問題。

  既然每個人都有此獲得平靜與喜樂的心願,假若一名修行者能夠真的得到快樂,或者因爲他們的修行而帶來了一些好的結果,這應該是一生中非常大的成就。

  身爲修行者,應該一直努力追求修行的成效。如果你達到了你一直以來所渴求的結果,那非常的好!但如果你的思想與動機一直沒有改變,那就不好了。一般,一知半解的人們會認爲西方社會的技術更先進,西方人認爲應該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因此把物質條件的提高視爲他們修行的成就。

  然而,當你觀察這些修行者,你會發現他們並非總是平和的,也不能總保持快樂。修行者也有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但通常,因爲他們更關心內心的世界,因此不會爲外在條件而感到那麼的沮喪。

  “格旺”,或曰“平和、甯靜”,是可以在一個人的臉上被看到的。“格旺”是暫時性的平和,而真正的甯靜與喜樂是持久永恒的。真正的大樂我們現在還不能觸及,但它會在未來出現。

  當我們試圖分析他人心中的快樂,我們會發現,並不能僅僅通過物質條件或者外相去判斷。內心的快樂仰賴每個人的內在狀況而非他們的物質外相,平靜與喜樂深存于內心,卻並不依賴外物或一個人的物質條件,而應全賴于他們內在修持的圓滿。

  在西方,生活似乎更優越,但同樣充滿挑戰與競爭。人們每天要做非常多的事情,他們筋疲力盡,特別是在生活中沒有精神修持的情況下,更爲糟糕。事實上,對佛法感興趣是非常好的,這能令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絲甯靜。當你得到一些內在的進步,這將會增加你的平和。通過這些內在的改善,會最終帶來甚大的收獲。

  因此,無論一個人是否佛教徒,也無論你對佛陀以及佛陀的教法是否虔誠,在獲得證悟的究竟大樂與安甯之前,你必須認識到內在的喜悅是究竟大樂的因。爲獲得內在的平和與喜樂,你必須明白,無需要通過物質外緣,相反更需要的是去除所有的負面行爲。通過這樣的修持方法,你會在未來得到永續的喜悅。

  總而言之,要在內心以及生命裏獲得你所希望的喜悅與平和,你要明白,所有的痛苦都來自于叁毒:貪、嗔、癡。因而你還需要知道去除此叁毒的方法,並在生活中運用之。如果這樣做,你將永遠擁有快樂。每個人都可以在他們的嗔恨、貪欲、無明不那麼炙盛的時候經驗到喜悅。也許我們會想象那是一種鎮定的狀態,當然不是像喝了濃茶的那種狀態,在那種狀態下,我們沒有叁毒的存在。然而事實上的意思是,我們必須通過更多的善行、喜悅以及爲利他而解脫的願望,或者通過菩提心而減少叁毒,因爲這樣我們將變得調和,並最終得到我們的究竟成就。我們要在日常的基礎上不斷的自我提升,直到獲得證悟。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在此集會,如果你去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沒有一個人處在過分傲慢、自大或是憤怒的狀態,然而我們都知道,叁毒仍然存在,並且需要繼續努力去除掉叁毒,因爲我們內在仍然有著這些特質。

  

✿ 继续阅读 ▪ 智慧法語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