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講授噶舉祖師《帝洛巴尊者傳》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說法者、講經者的權力是最大的,所以在這裏,我用這樣一個權力很簡略的來講一些內容。

  剛剛是談到說帝洛巴祖師就到了邬金淨土。一路上他也經曆到很多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受到很多空行母的危害。平常我們一談到空行母也叫達丂尼,都會覺得她是很殊勝的,這樣的空行母很好、很殊勝,但是事實上,在印度的傳統當中說的達丂尼或者空行母是指那一些很可怕的、而且是會吃人肉、飲喝人血的、會做各種放惡咒事情的女衆。這樣的女衆被稱爲叫做達丂尼、空行母。因此如果我們在印度對一個婦女說你是達丂尼的話她可能會非常的生氣。總之,帝洛巴祖師就帶著各種的珍貴物品,以他的智慧、精進力前往邬金淨土。

  到了邬金淨土之後,帝洛巴祖師就在金剛瑜伽母等等這些本尊的跟前學習到各種的口訣。但在這裏說到的金剛瑜伽母當時是以人的身形示現的,還是以一個聖者本尊的身形示現的,這就不清楚了。總之帝洛巴祖師在這一些本尊跟前完整地接受到各種口訣教授,並且得到了證悟。因此後來當帝洛巴祖師提到他的上師跟他的傳承的時候,他會說一句話,他說我沒有依止任何人的身形的上師,我的上師是金剛總持。也可以說他是直接從本尊跟前得到各種口訣和傳承,就如同像釋迦牟尼佛一般,他的證悟是自然解脫、自然産生的。

  所以就像之前談到過的,從帝洛巴祖師外相上來看的話,是很難判斷他的不可思議的各種行爲,也很難斷說他到底是個佛教徒或者是非佛教徒。我們很難從這樣的外相上去理解,但是我們可以很確定的從他的傳承上看到一個非常清淨的佛教傳承。就像之前談到他跟隨了金剛瑜伽女本尊得到了這樣的口訣教授,他親自前往並學習這些法教的邬金淨土,當時也是佛法弘傳的一個聖地。所以說他的傳承跟法脈延續著釋迦牟尼佛這樣一個深奧的密續,同時他都實際的證悟並且理解了廣博的經教、各種的見解,所以他成爲這樣一位殊勝的大成就者。同時另一方面從他的弟子來看,他的弟子是當時佛教界最出名、最有學問的一位大學者、成就者,也就是那洛巴祖師。他也依止了帝洛巴爲他的上師。所以可以從他的傳承方面來講,從他的上師、也從他的弟子方面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帝洛巴祖師可以說是跟佛法有非常深刻的因緣的。

  大致傳記介紹了如是內容,至于說細節,關于帝洛巴祖師什麼時候圓寂的,由于傳記當中也沒有很清楚的介紹所以在這裏也無當解說。但是可能在這裏最困難的一點,也就是我們現在就在帝洛巴大師閉關的一個地點,我沒有辦法很清楚地說他是何時來的,沒有辦法講得很清楚是在哪一個地方,但是這不代表說他就沒有真的來過。要不然這裏我如果講得不清楚、沒有講的話,可能各位會說噶ma*來到了這裏,結果讓這裏變成是一個沒有名的地方,糟蹋了就不好了。事實上我們真正從分析和理解上來說,帝洛巴祖師是真的有可能來到過這裏閉過關的。爲什麼呢?因爲在這裏附近有個聖地叫做雜蓮雜惹,那個聖地離這裏不遠,而那個地方也是密乘法非常興盛的地方,很多大成就者們真正到過那個地方,因此帝洛巴祖師很有可能也來到過這裏。很多外國人很喜歡到山裏面去郊遊,同樣大成就者們也可能來過這樣的地方的,所以帝洛巴祖師是應該是來過這裏的。

  譬如說我們在的這個聖地,很多時候我們在一些曆史上典故上並沒有找到對于這個聖地的記載,就譬如帝洛巴祖師傳記當中並沒有明確記載說他當時來過我們現在這個地方等等,但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大的問題。爲什麼這麼說呢?就好像在藏地也好、在漢地也好,譬如說在西藏有個地方就叫布達拉普陀山,同樣也有一個普陀山在漢地,甚至韓國也有這樣認爲的。同樣我們談到靈鹫山,我們說是它在印度,但是在漢地一些其他地方也會說有靈鹫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因爲很多真正具備信心的弟子們,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很難真正到達在另外一個國度的聖地,因此他們會在當地有這樣一個代替的地方也叫布達拉、也叫靈鹫山等等。這樣他們能夠在積聚資糧的同時得受到加持。所以雖然我們這個地方可能並沒有在帝洛巴祖師的傳記當中有明確的記載,但我們是不需要疑惑的,如果具備加持力量就給予這個地方加持,如果不具備加持我們帶著一種虔誠的信心相信這個地方就是這樣也就可以了。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地方現在還被稱爲帝洛巴祖師的聖地,光是這個名稱就非常的殊勝。整個佛法的源頭是印度,而大成就者或者說我們噶舉的祖師、噶舉整個法源的持有者——帝洛巴祖師,到現在我們都還能聽聞到具有他名號的聖地就是在這個地方,光是有這個名稱它也是不可思議、非常殊勝的。所以各位可以真的相信這個地方就是這個聖地,我也希望並祝福這個地方在未來能夠真正在噶舉傳承的學習上、還有實修上延續下去,這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這個法脈修持存在的地方就可以說有帝洛巴祖師的加持存在。所以就算真的搞不好這地方他以前沒來過,但因爲我們實修的力量,未來帝洛巴祖師就會來到這裏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心中不需要有任何的疑惑,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爲這個地方是帝洛巴祖師的聖地,我們也建立了寺院,這個環境的維護跟愛惜就更加重要。不僅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對這個地方要珍惜和照顧,更從世間法的、世界環境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更要保護和愛惜這個環境。

  各位很多都是長途跋涉從遙遠的地方來的,相信可能剛來到這裏的人對于這裏的環境、食宿等等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是無論如何,我真的感受到各位是帶著愛心還有虔誠心來到這個地方的,所以我也感到非常的開心,要祝福來到帝洛巴祖師聖地的各位真的能夠得到噶舉傳承的加持,而且祝福各位真正能夠在這裏找到生命的意義。

  

  

《講授噶舉祖師《帝洛巴尊者傳》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