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再來是我們這個世界(地球)。這個世界(地球)排在第叁。到現在爲止,有生命生存的地球或者星球,只有我們這個世界(地球),就是沒有別的星球能讓生命生存的。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是在環繞太陽的九個行星中最大的。比如說,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可以容納十萬四千個像我們這個世界(地球)這樣大小的世界。地球後面是火星,在火星的後面是木星的位置,在木星中可以容納十萬四千個像該世界(地球)大小的世界,次序大概是如此。
木星雖然非常的廣大,但上面卻無法生存生命。比如說,人、動物以及植物等無法在那裏生存。能生存生命與植物的星球,目前爲止,只有我們這個地球而已。除此之外,其他星球上生命都無法生存。九個行星都圍繞著太陽轉,其實有畫板的話比較方便,可是這次沒有准備。
在英文中說,太陽星還有銀河。所謂“銀河”是如同在俗話中說“灰色銀河天腰帶,天無腰帶銀河漏”。不知各位有否聽說過,清晨時,可以在天空看見有一種青灰色長條型的帶子,這就是所謂的銀河,銀河一般會看得到,不知各位是否知道?總之有一種叫銀河的東西。那麼所謂的“銀河”到底有多大呢?如果像剛才所講的九大行星環繞太陽爲一個世界,在銀河當中起碼有一千億這樣的世界。在銀河中有多少有九大行星環繞太陽呢?有多少這樣巨大的太陽呢?就是有一千多億個太陽。那麼十億是多少個數位呢?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法王數),億再來就是十億。在數學口訣中,十億以及百億數,千億、兆與十兆、百兆等等總共有六十個數位。因爲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錢,所以不必要知道那些數位。億上去是十億。所謂的銀河,就像一個日星般的東西,就是諸太陽居住之地。那麼所謂的“銀河”當中有多少個太陽呢?有一千多億個太陽。如此之銀河,或者說是星團,就是很多太陽聚集在一起的星團,它的面積有多大呢?需要光速十萬光年的時間。那麼所謂“光速十萬光年的時間”是指什麼呢?因爲光速是最快的,以速度來說是最快的,光在一秒裏,在手表中的秒針“嚓”這樣子的時間裏,可以跑叁千億公裏。那麼快的光波從銀河的一邊往另一邊跑的話,需要十萬光年的時間。所以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在銀河中某一個很小的角落,我們這個世界的太陽,在銀河裏如同是一個微小的微塵般。在這個銀河裏起碼有一千多億太陽。有時候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很傲慢的認爲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就這樣很高傲地來看待世界。在《道次第論》中有很多關于宇宙如何形成的過程等的描述,這有很大的意義。如此的描述,一方面可以介紹輪回的本性,另一方面可以讓人了解或者認識廣大宇宙,可以使人抛棄狹窄的思想,不會只看眼前,眼光會放長遠,或者能夠擴大自己的思想。對于自己所擁有的學問不會覺得傲慢,覺得還有許多要學,或者自己未擁有或未知的學問還有很多。所謂的“傲慢”就是一種很狹窄的心態,自以爲很了不起。這種心態就是“傲慢”或“高傲”。如果眼光放長遠,思想廣大一點的話,傲慢自然會減少。
如此以上所說的銀河或者太陽,在一個大宇宙中,有上百萬的銀河。一個大宇宙的面積按光年來算有多大呢?需要光速一百四十億光年的時間。因此,所謂的“星團”或者“銀河”,在大宇宙中只占很小的位置而已,很小,只屬于是小行星團,而不是大行星團。如此說來,越說越大,有可能覺得很難聽得懂,幾乎無法得到究竟的理解。畫畫的話,又像在學校學習的方式一樣,有點不習慣,其實在畫板上畫一些畫也不錯。因爲今天是要放松的一天,也是想表示自己很厲害,所以要表演小朋友的戲,(衆笑)其實我畫得不好,各位不要嘲笑我哦!(衆笑,法王起身一邊做畫畫的准本,一邊繼續開玩笑:有一只老虎與驢比賽的故事,也許各位聽說過,老虎與驢打賭說:“我們在冰上比賽過河,誰最先過河,就吃晚過河者”,然後老虎一口氣就跳過河去,因爲老虎可以跳過去。驢呢?在冰上邊滑邊走,就這樣最後也過河了。到河岸時,老虎就對驢說:“你爲何這麼久?我等了很久,現在我要吃你。”此時,驢對老虎說:“你這樣跳過去有什麼意義?我是在冰河上邊寫中文、藏文以及蒙文等而過河的。”(衆笑,法王走向小黑板,准備畫圖對銀河系做講解。)
比如太陽在這裏的話,這邊是九大行星(法王在黑板上依序在一個代表太陽的大圓圈後畫了九個小圓圈代表九個行星)。太陽很大。因爲太陽很大,依序來數的話,第叁個是我們這個地球。行星透過內外的軌道旋繞太陽,這些都是科學的說法。第叁個是我們地球,如果地球在這裏的話(法王指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位置),會怎樣呢?因爲極熱的緣故,我們無法生存。可如果地球在那裏的話(法王指第四個甚至之後的位置說),又由于離太陽太遠的緣故,極爲寒冷,無法讓生命生存。所以剛好在這裏(法王指地球所在的第叁的位置說),氣候非常適當的位置,不知是誰來安排的?(衆笑)
看這些情形後,有時候心裏想說:也許有時間創始者(衆笑)。很難理解因果的見地。剛才我所講的木星在這裏(法王指列序第五位置的圓圈處),這是地球(再指排序第叁的圓圈說)。再來是火星,火星後面是木星。木星非常的大,在木星裏可以容納十萬四千個地球,但比起太陽的話,木星還是很小。總之地球是第叁個行星。以太陽爲中心的九大行星環繞的整體叫做太陽系。這就是太陽系,這就是以太陽爲中心的一組太陽系。這就是一個太陽系。(法王說完一邊擦拭去黑板上的畫,並玩笑說:只不過是表面表現得像科學家而已,實際快要露出真面目了。衆笑)
剛才我所講的,“銀河”或者“星團”,它的形狀是這樣的(法王在黑板上一個海螺般順時針扭轉的線條),我不會畫。
我們這個世界在哪裏呢?中間是太陽,九大行星環繞太陽,就是剛剛所說的太陽系,到底位于哪裏呢?在“銀河”或者“星團”的這個角落(法王指著左下角的一個點上說),就是光波年的波長,從銀河的中央往邊上經過五萬年時間的地方。太陽系很小。那麼在銀河中有多少個剛才所說的太陽系呢?有一千多億,那麼如果要是有人要從銀河的一邊到另一邊走,這個人的速度與光速一致的話,就需要走長達十萬光年的時間。所謂“光波”的速度,以光速跑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呢?需要長達十萬光年的時間。如果剛才講的“嚓”的一秒內可以跑叁千億公裏。在一秒裏能跑叁千億公裏的人,要跑十萬光年的時間。這點不講也可以(法王轉身一邊畫圖一邊說)。
以上是“星團”的介紹,接下來有更希奇的事情。
再來要介紹大宇宙:在這個大宇宙中,有千百萬以上的銀河。我們剛才講的所謂“銀河”只是大宇宙中某個角落的一顆小星而已。以光度來說,需要長達十萬年的“銀河”。這裏只是一顆小星而已。在這樣一個大宇宙中,又有多少銀河呢?有千百萬以上的銀河。這只是一個大宇宙,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個大宇宙。這種情形真是不可思議。藏人遇到希奇之事,習慣說“不可思議”這句話。這句話很適合針對這件事說。在大宇宙中,有千百萬個以上的銀河,地球在太陽系中只是,在千百萬以上銀河中其中一個銀河的某個角落的小星而已。
可是我們這個地球是能生存所有衆生生命的世界。一般有很多的行星,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木星那麼廣大,但是木星上是無法生存生命的,能生存生命的只有我們地球而已。
據推測,地球已經存活了四十六億多年,簡而言之過了四十多億年。有人問:我們的地球現在幾歲的話,就是四十多億年了。那麼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呢?只有幾萬年而已。關于這點也有些爭議,不過我們沒必要爲了這點而爭議。因爲以時間比喻而言,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時間相對于地球的壽命而言只過了一分鍾而已。
這點代表什麼呢?人類未出現的很久以前,地球就已經生成。我們一直認爲:世界是我們的。似乎認爲從無始以來地球就是我們的。有如此強的貪欲及占有心。而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只不過幾萬年而已,地球卻已經存活了四十六億多年,其實世界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這些過程很複雜就不再說了。
地球當初形成時,在地球上有很多火山爆發,就是從火山裏噴出很多火焰。由于不斷産生很多火山的緣故,逐漸開始下雨,而這個雨一直連續下了百萬年。就象《俱舍論》中所說,猶如馬車輪心以及流星等等,經過百萬年下雨,就生成了海洋等。其實不要說這麼多。總之初次在地球上有一種生物類生存。最初地球上根本沒有能讓生命生存的氣體,那時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些化學物,接下來很複雜……那些當初在地球上生成的化學物所需要的氣體,並不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氣體,而是另外一種氣體,但是它會散發出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所需要的氣體。如此的情形長久的發展,直到有一天地球上太過于缺乏此化學物所需的氣體,相反具有太多對人類和生命所需的氣體。由于這兩種氣體不能平衡,而引起沖擊的緣故,整個氣體與生物類都毀滅消失了。但是由于某些因素,這種人類和生命所需的氣體沒有完全消失,這些極少的氣體逐漸增長,隨之就生成了動物類。
據說,在動物類中,最初生成的是水裏的魚類,然後逐漸生成了陸地的動物類,再來逐漸生成了人類,就按如此的順序生成的。
同樣,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由于外在四大的沖擊而使所有生物毀滅的情形。對于這點,科學家形容爲“俱生減滅”。所謂“俱生減滅”是指:由于外在四大的沖擊或者由于太陽系內因碰撞的因素,在此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動物同時滅絕。聽說有一次,一顆直徑十公裏大小的隕石撞擊到地球,撞擊地點懷疑是在中南美洲的猶加敦半島。由于撞擊地點位于海陸交界處,因此撞擊當時可能會造成海嘯淹沒陸地,而撞擊時産生的高熱,則引起森林大火,撞擊時引起的塵埃與森林大火的灰燼,隨大氣氣流遍布…
《提倡環境保護的開示--自身與環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