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集 第四品
八○ 1 (叁、四、一)
7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有叁不善尋思。叁之爲何?無輕蔑相
應之尋思,利養、善稱譽、名聲相應之尋思,希求世利相應之尋思。諸比丘!有此
等叁不善尋思。」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親富譽敬受拘泥 與友共悅絆遠離
舍種種物離童獸 如斯比丘證菩提」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八一(叁、四、二)
「諸比丘!我見由恭敬而已被服〔慢心〕,使心消耗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
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憎心〕,使心之消
耗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
恭敬,由彼之兩者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
74 奈落。是故,諸比丘!實我說此,他之沙門或婆羅門無有說:『諸比丘!我見由恭
敬已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
我見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
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兩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
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是故,諸比丘!實我完全知、完全
見、完全理解者,爲如是說:『諸比丘!我見由恭敬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
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恭敬,
由彼兩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
「續有被敬時 又不被尊敬
雖依彼兩者 不動叁昧入
75 入于彼叁昧 致密爲勝觀
悅者盡執著 斯謂爲善人」
八二2 (叁、四、叁)
「諸比丘!于諸天中,時時生此等叁種天聲。叁種爲何?諸比丘!聖弟子之剃
發、須,著黃衣,思將出家爲無家時,彼之心專,諸比丘!于諸天中生天聲:『此
聖弟子已思與魔鬥。』諸比丘!此于諸天中,時時生第一天聲。複次,諸比丘!聖
弟子住于相應,住于行七菩提分法修習時,彼之心專,諸比丘!于諸天中生天聲:
『此聖弟子開始與魔鬥。』諸比丘!此于諸天中時時生第二天聲。複次,諸比丘!
聖弟子住于現法、自證通達,以盡無漏,無漏心解脫與慧解脫時,諸比丘!彼之心
專,于諸天中生天聲:『此聖弟子戰捷,住于征服彼之戰線。』諸比丘!此于諸天
中時時生第叁天聲。實諸比丘!于諸天中成爲生此等叁種之天聲。」
76 「我見戰勝者 自覺之弟子
諸天亦常譽 業話將稱贊
打勝死之軍 解脫無障礙
贊此氣高者 『汝已捷難捷』
實續有得彼 諸天之稱贊
如服死之力 彼等將贊彼」
八叁3 (叁、四、四)
「諸比丘!天子將殁天身時,顯五前兆:『花鬘萎,衣服破,腋下汗流,體成醜,
天子已不欣天之座』。依此,諸比丘!諸天知:『此天子將死』,而以叁種語鼓舞之:
77 『君!行于善趣,行于善趣而得善得,得善得君將成善安立。』」被如是言,有比丘
如是白世尊言:「世尊!諸天稱爲善趣者,爲何處耶?又世尊!諸天之稱爲善得者,
爲何物耶?又世尊!諸天稱爲善安立者爲何事耶?」「諸比丘!唯人間界稱爲善趣
者。爲人得信如來所說之法與律,諸比丘!此爲諸天稱爲善得者。而其信安立,根
深定著,于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天或由任何者堅固而無被舍去,諸比丘!
此稱爲諸天之善安立者。」
「天子天身命終時 諸天勉勵叁聲起
君行與人親善趣 人得正法無上信
78 此外立信定生根 克知正法命不搖
身斷惡行語斷惡 意斷惡行斷言他
身善語善以爲行 以意爲善不依身
由施依身爲大福 使他亦死入梵行
天子死時諸天知 幾度勉勵天子行」
八四4 (叁、四、五)
「生于世間此叁種人爲多數人之利,爲多數人之樂,爲對世中之哀愍,爲天人義
79 樂而生。叁之爲何?諸比丘!于此,如來、應供、正自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于世。佛于始善、中善、終善開闡善法,
說具義、具文、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淨梵行。諸比丘!此爲生于世間之第一人,
爲多數人之利,爲多數人之樂,爲對世中之哀愍,爲天人之義樂而生。複次,諸比
丘!彼師之弟子有阿羅漢,盡諸煩惱,已無所作,舍重擔,得自義利,離諸有結,
依正智而爲解脫。彼于始善、中善、終善,說具義、具文、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
淨梵行。諸比丘!此爲生于世間之第二人,爲多數人之利,爲多數人之樂,爲對世
中之哀愍,爲天人之義樂而生。複次,諸比丘!彼師之弟子有有學者,多聞修道具
戒行,彼于初善、中善、終善,說具文、具義、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淨梵行。諸
比丘!此爲生于世間之第叁人,爲多數人之利,爲多數人之樂,爲對世中之哀愍,
爲天人之義樂而生。實諸比丘!生于此世間此等叁種人,爲多數人之利,爲多數人
之樂,爲對世中之哀愍,爲天人之義樂而生。」
「師爲世大仙 從彼者心厚
80 有學者克學 多聞且具戒
天人師叁人 與光與宣法
開不死之戶 諸人將盡絆
無上之導師 示以攀尋道
善逝之教真 成爲苦之終」
八五5 (叁、四、六)
「諸比丘!應修不淨觀,汝等緊持出入息念于內心之前,就諸行住于無常觀。諸
比丘!若住不淨觀,則應于淨界舍貪心,若賢持出入息念于內心之前,則由外無有
81 碎尋思者,若對諸行住無常觀,則舍離諸無明成爲生諸明。」
「思身不淨念呼吸 諸行之靜常熟見
正見比丘實解脫 賢者離世成牟尼」
八六6 (叁、四、七)
「比丘入于法7、隨法,有此隨法8,如說明所謂此『入于法、隨法』,彼唯續
說法而不說非法,或唯繼續法之尋思而不尋思非法之尋思,滅此兩者而住于忍辱、
正念、正知。」
82 「樂法欣法隨念法 顧法比丘持正法
若行立坐又亦臥9 調整內心入安穩」
八七10 (叁、四、八)
「諸比丘!此等叁不善尋思,爲作諸暗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慧盡者,
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叁之爲何?諸比丘!欲尋思作諸暗黑,
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爲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
恚尋思作諸暗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爲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
之〕寂滅者。諸比丘!害尋思作諸暗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爲慧盡者,
碎〔惡〕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實諸比丘!此等叁不善尋思作諸暗黑者,
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爲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
諸比丘!此等叁善尋思不作諸暗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
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叁之爲何?諸比丘!出離尋思不作諸暗黑者,作
〔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諸
83 比丘!無恚尋思不作諸暗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
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無害尋思不作諸暗黑者,作〔慧〕眼者,作
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藏者,資〔煩惱之〕寂滅者。然諸比丘!此等叁善
尋思不作諸暗黑者,作〔慧〕眼,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
惱之〕寂滅者。」
「懷叁善尋思 更舍叁惡者
彼靜尋伺事 如雨之除塵
尋思之靜心 彼入安穩道」
八八(叁、四、九)
「諸比丘!此等有叁內之汙,內之敵,內之敵…
《叁集 第四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