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集 第叁品
七○ (叁、叁、一)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見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
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衆生,身壞死後,生于無幸處、惡趣、墮處、奈
59 落。諸比丘!實我說此,沙門婆羅門之任何者亦未曾聞。諸比丘!我見成就身惡行,
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衆生,身壞死後,生無幸
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實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見,完全理解。諸比丘!
我見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衆生,
身壞死後生無幸處、惡處、墮處、奈落。」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處邪心談邪語 在身有爲邪業者
短生學顯甚+少爲不善 愚者身壞生奈落」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一(叁、叁、二)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
60 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衆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諸比丘!
我實說此,沙門婆羅門之任何者亦未曾聞。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
成就意妙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衆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諸比
丘!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見,完全理解。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
成就意妙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衆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世尊
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處正心談正語 在身有爲正業者
多學爲善短生涯 賢者身壞生天界」
我聞世尊說此義。
61 七二(叁、叁、叁)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爲叁出離界。何之爲叁?欲〔界〕,
出離此爲舍棄;色〔界〕,出離此爲無色;所有存在者、已作者、依緣起者,出離此
爲滅盡。諸比丘!此等實爲叁出離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欲界之出離 知已越色界
勇猛者常觸 一切行之靜
正見之比丘 解脫在此處
賢者悟神明 離世成牟尼」
我聞世尊說此義。
62 七叁(叁、叁、四)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由色無色勝,由無色滅盡勝。」世尊說此
義,此處如是說:
「入〔色〕界衆生1 停無色界者
不知有滅〔界〕 唯知往他生
認識色〔界〕者2 不停無色〔界〕
解脫滅界人 成爲舍死者
無漏正自覺 身觸不死界
離依舍依者 無憂離染道」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四3 (叁、叁、五)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間有此等叁兒存在。叁之爲何?爲優
63 生、隨生、劣生。然則,諸比丘!優生兒爲如何者?諸比丘!此處有兒童之父母,
不歸依佛,不歸依法,不歸依僧,不慎殺生,不慎不與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噓言,
不慎飲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爲,爲犯戒成惡法者;對彼等之子爲歸依佛,歸依法,
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慎飲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爲,爲
具戒成善法者,諸比丘!如是實爲優生兒。然則,諸比丘!隨生兒爲如何者?諸比
丘!此處有兒童之父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
慎噓言,慎飲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爲,具戒,成就善法者;彼等之子亦爲歸依佛,
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慎飲谷酒及果酒之放逸
行爲。諸比丘!如是實爲隨生兒。然則,諸比丘!劣生兒爲如何者?諸比丘!此處
有兒童之父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
64 慎飲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爲,具戒,成就善法者;然而彼等之子不歸依佛,不歸依
法,不歸依僧,不慎殺生,不慎不與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噓言,飲谷酒及果酒之
放逸行爲,犯戒,成惡法者。諸比丘!如是實爲劣生兒。諸比丘!于世間知此等叁
兒之存在。」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智者欲兒優隨生 不欲劣生損善家
世間兒等具信戒 不吝成爲美信士
如同清淨之明月 出于叢雲之上端」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五(叁、叁、六)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于世間存有此等叁者。叁之爲何?爲旱魃
者,一處降雨者,一切處降雨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人爲旱魃者?諸比丘!于此,
此種人對一切人非爲施與者,〔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衣
服、乘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不與者,諸比丘!如是之人爲
65 旱魃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之人爲一處降雨者?諸比丘!于此,此種人對部份人
爲施與者,對部份人爲非施與者,〔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
衣服、乘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與者或不與者,諸比丘!如
是之人爲一處降雨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之人爲一切處降雨者?諸比丘!于此,
此種人向一切人施與,〔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衣服、乘
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與者。諸比丘!于世間知有此等叁者
之存在。」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沙門婆羅門 貧者與旅人
66 不施飯水食 被擬惡旱魃
不施與某者 某者則被施
賢者擬此人 一地降雨者
總憐一切人 約澤乞食人
覺悅與誇贊 彼雲多施與
雨雲立升起 嚴轟空降雨
霁晴路流水 如浸高與低
此世之某者 所爲乃如斯
彼以法爲集 勉勵得富時
67 正以飯與水 將悅旅衆生」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六4 (叁、叁、七)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希求此叁樂,智者應護戒。叁之爲何?謂
與我名譽,智者應護戒;謂使我生富,智者應護戒;我身壞死後欲生天界,智者應
護戒。諸比丘!希求此等叁樂,智者應護戒。」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智者應護戒 續求之叁樂
彼得譽與富 逝將樂天界
縱然不爲罪 如交已犯者
如將被疑罪 更爲生非難
所有已犯者 如交爲惡友
68 彼爲如斯者 共住實如斯
于交者交 于觸者觸
染汙之箭 渎淨箭束
智者如耀岩 非是爲惡友
吉祥草之葉 人喜欲包魚
草亦放惡臭 亦似如交愚
然以葉之人 欲包多揭羅
葉亦如放香 亦似交賢者
是故善與惡 自知葉籠中
69 智者交善人 不與惡人交
惡被曳奈落 善被導善趣」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七 (叁、叁、八)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色〕身毀滅,識爲染法,一切依著5
爲無常、苦、轉變之法。」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知身之破識移易 見畏依著知生死
最勝寂靜克己者 爲待涅槃之時至」
我聞世尊說此義。
70 七八6 (叁、叁、九)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諸衆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謂劣習之
衆生,必交劣習衆生7,8勝習之衆生,必交勝習衆生。諸比丘!雖于過去時,世
諸衆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謂劣習之衆生,必交劣習衆生,勝習之衆生,必交勝
習衆生。諸比丘!劣習衆生,必交劣習衆生,勝習衆生,必交勝習衆生。諸比丘!
雖于現在時,世諸衆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劣習衆生,必交劣習衆生,勝習衆生,
必交勝習衆生。」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由交杜下生 不交則被芟
71 如枰木片者 將沈于大海
營生雖正直 將沈于懈怠
應避懈怠者 遠離無精進
禅思之聖者 智者應共住」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九9 (叁、叁、一○)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叁法爲導于有學之比丘之退失。叁之
爲何?于此,諸比丘!有學之比丘有喜業,享樂業,耽于事業;有喜談話,享樂談
話,耽于談話事;有喜睡眠,享樂睡眠,耽于睡眠。諸比丘!此等叁法爲導于有學
之比丘退失。此等叁法爲導于有學之比丘不退失。叁之爲何?于此,諸比丘!有學
72 之比丘無喜業,無享樂業,無耽于事業;無喜談話,無享樂談話,無耽于談話;無
喜睡眠,無享樂睡眠,無耽于睡眠。諸比丘!此等叁法爲導于有學之比丘不退失。」
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樂談喜事業 喜眠爲不遜
如斯比丘者 不得證菩提
然實無斯務 不耽亦無誇
如斯比丘者 得證正菩提」
我聞世尊說此義。
第叁品
攝頌曰:
二見(七○、七一)出離(七二)、色(七叁)、兒(七四)及旱魃擬(七五),
樂(七六)及斷滅(七七)世(七八),退失(七九)共爲十。
注 1 最初之一行 S.N.vol.I.P.131 出于(漢譯南傳藏一叁卷二二二頁)。
2 以下出于第五一經。
3 本事經一二四(大正藏、一七卷六九四頁)參照。雜阿含卷第叁一(大正藏、二卷二二○
~一頁)有相當經。
4 本事經一二二(同六九叁頁)參照。
5 所謂「依著」(upadhi)指蘊依、煩惱依、行依、五欲樂依。
6 本事經一一一 (同六八九頁)參照。
7 傾向于五欲樂者(注釋叁二○頁)。
8 傾向于善出家者(同上)。
9 本事經一二七(同六九四頁)參照。
《叁集 第叁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