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爲阿難說處胎會第十叁(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P2

  ..續本文上一頁具足身。或複受得聾盲喑啞手足攣躄諸根不具。所有音聲人不喜聞。其身醜陋猶如餓鬼。以惡業故而受種種不如意身。父母親屬尚不喜見。況複余人。若于前世造十善業。好行惠施。無有悭貪谄诳之心。父母師長所有言教即皆信受。以是因緣若得爲人。則不受于如上諸惡業身。而便獲得種種殊妙之身。顔容端正諸相具足。所有言音而爲衆人之所愛樂。是故當知由善業故。便得如是勝妙果報。阿難如是之身。若是男者蹲居母腹右脅而坐。兩手掩面向脊而住。若是女者蹲居左脅兩手掩面背脊而住。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內熱煎煮。五處系縛如在革囊。其母多食。或複少食。甘食澀食。幹食膩食。辛鹹苦醋冷熱之食。或複淫欲。急行跳踯久臥久坐。皆受苦惱。是故當知處母胎時。有如是等衆苦逼迫。我今略說人中尚爾。何況地獄難可爲喻。誰有智者于生死海當樂此身。

   二十八七日處母胎時。生于八種顛倒之想。何等爲八。一乘騎想。二樓閣想。叁床榻想。四泉流想。五池沼想。六者河想。七者園想。八者苑想。是故名爲八種之想。

   二十九七日處母胎時。複感業風名曰花條。由此風力令此胎身光色潤澤諸相分明。皆由過去所造諸業差別不同。隨其形類有種種色。或作白色。或複黑色。或不白不黑色或作青色。或幹枯色。或潤澤色。如是色相而得成就。

   叁十七日處母胎時。複感業風名爲鐵口。由此風力發毛爪甲皆得增長。亦複能現白黑諸光。從業緣起而生此相。

   叁十一七日。乃至叁十五七日處母胎時。身相長大。漸漸增廣。人相具足。

   叁十六七日處母胎時。生厭離心不以爲樂。

   叁十七七日處母胎時。便起五種不顛倒想。何者爲五。一不淨想。二臭穢想。叁囹圄想。四黑暗想。五厭惡想。其子處胎生如是等厭離之心。

   叁十八七日處母胎時。複感業風名曰拘緣。由此風力即便回轉。複有一風名爲趣下。能令其身頭向于下。長伸兩臂漸欲出生。然其此子或于前世。曾經積集墮落之業。令其此身手腳縱橫不能轉側。惡業緣故于母腹中而便舍命。母于此時受大苦惱。或複命終。若于前世修諸善業。作長壽因。臨欲生時母子安隱。無有如上惡業諸苦。過于叁十八七日已。欲出胎時受種種苦方乃得生。是故當知。受此身者實爲大苦。初出胎時。若男若女。適生墮地。或以手捧。或衣承接。或在床席。或在屋中。或複地上。或迥露處。或在日中。或冬夏時冷熱風觸此身。初生受大苦惱。如生剝牛觸于牆壁。或複露地隨在之處爲蟲所食。亦如有人而爲蚊虻諸蟲唼食。複加杖捶而鞭撻之。初出胎時。以暖水洗觸其身時。所受之苦亦複如是。兒既生已漸漸增長。母身所出雜血之乳而養育之。我于諸余經中。先已廣說。是故當知。此身皆是不淨衆苦之所成就。誰有智者于生死中。而當愛樂如是之身。

   複次阿難。初出胎時經于七日。八萬戶蟲從身而生縱橫食啖。有二戶蟲名爲舐發依發食發。有二戶蟲依眼食眼。有四戶蟲。一名鞍乘。二名有腭。叁名發病。四名圓滿。依頭食頭。有一戶蟲。名黑稻葉。依耳食耳。有一戶蟲。名爲藏口。依鼻食鼻。有二戶蟲。一名遙擲。二名遍擲。依唇唼唇。有一戶蟲。名曰針口。依舌食舌。有一戶蟲。名爲利口。依于舌根而食舌根。有一戶蟲。名爲手圓。依腭食腭。有二戶蟲。一名手網。二名半屈。依止手掌食于手掌。有二戶蟲。一名遠臂。二名近臂。依臂食臂。有二戶蟲。一者名鐵二名近鐵。依止咽喉。食于咽喉。有二戶蟲。一名金剛。二名大金剛。依心食心。有二戶蟲。一者名羸。二名羸口。依肉食肉。有二戶蟲。一名具色。二名具稱。依血唼血。有二戶蟲一名勇健。二名香口。依筋食筋。有二戶蟲。一名不高。二名下口。依止脊骨。食于脊骨。有一戶蟲。名曰脂色。依脂食脂。有一戶蟲。名曰黃色。依膽食膽。有一戶蟲。名曰真珠。依肺食肺。有一戶蟲。名之爲荻。依脾食脾。有五百戶蟲。一百戶蟲名之爲月。一百戶蟲名爲月口。一百戶蟲名爲輝耀。一百戶蟲名爲輝面。一百戶蟲名爲廣大。依止左邊而食左邊。複有五百戶蟲亦如是名。依止右邊而食右邊。有四戶蟲。一名少穿。二名大穿。叁名骨穿。四名骨面。依骨食骨。有四戶蟲。一名大白。二名小白。叁名吸力。四名虎道。依脈食脈。有四戶蟲。一名意樂。二名師子力。叁名兔腹。四名耽欲。依止生藏而食生藏。有二戶蟲。一名勇猛。二名勇猛主。依止熟藏食于熟藏。有四戶蟲。一名鹽口。二名網口。叁名蘊口。四名鳥口。依小便處食小便處。有四戶蟲一名應作。二名大作。叁名碎末。四名臆皺。依大便處食大便處。有二戶蟲。一名黑面。二名可畏面。依髀食髀。有二戶蟲。一名疾癞。二名小癞。依膝食膝。有一戶蟲名爲愚根。依膊食膊。有一戶蟲名爲黑頭。依腳食腳。阿難。我今爲汝略說八萬戶蟲依止此身晝夜食啖。亦複能令氣力虛羸顔容憔悴。種種病苦皆集此身。複令其心憂悲熱惱。雖有良醫亦生迷惑。不知何藥能治此病。誰有智者于生死海。而當愛樂如是之身。

   複次阿難。從初生時乃至長大衣食資養成立此身。然其壽命或經百年。或複短促。于百年中有叁百時。謂春夏冬。春爲熱際。夏爲雨際。冬爲寒際。此叁時中各有四月。一年之中有十二月。于百年中千二百月。黑月白月二千四百。凡經晝夜叁萬六千一日。再食七萬二千。或有不食亦在其數。所謂或病或醉。或時斷食。或複嗔恨睡眠調戲諸余事務及飲母乳。以此因緣名爲不食。如是之身雖壽百年必歸磨滅。誰有智者于生死海而當愛樂。複次阿難。受于此身有二種苦。雲何爲二。一者衆病集身名爲內苦。二者人與非人之所逼惱名爲外苦。何者名爲衆病集身。所謂眼耳鼻舌咽喉牙齒胸腹手足有諸病生。或複風痫涕唾。癫狂幹消。上氣肺逆小便淋瀝疥癞癰疽痃癖痔瘘惡瘡膿血煎寒壯熱種種諸病。皆集此身。複有百一心黃之病。百一風病。百一痰病。風黃痰等和合共起。複有百一。如是四百四病逼切其身名爲內苦。複有外苦加害此身。所謂或在牢獄撾打楚撻杻械枷鎖系縛諸苦。或劓耳鼻及刖手足斫截其頭。不爲諸天之所守護。即令非人諸惡鬼神夜叉羅刹而得其便。複爲蚊虻蜂等毒蟲之所唼食。寒熱饑渴風雨並至。種種苦惱逼切其身。人中尚爾。況惡道苦難可具說。是故當知。皆由過去諸不善業受如是報。若爲刀杖之所加害。而造城壁及諸牆塹防衛其身。爲惡風雨蚊虻蜂螫而求屋舍。爲四百四病內苦外苦。而求飲食臥具醫藥田園室宅金銀七寶奴婢車乘資生之具供給所須。不稱其心便生苦惱。設獲珍財悭貪吝惜常加守護。或時散失複生大苦。阿難。此五陰身一一威儀行住坐臥無不皆苦。若長時行不暫休息是名爲苦。住及坐臥各各長時亦複皆苦。若長時行而得暫住。便生樂想其實非樂。若長時住而得暫坐。若長時坐而得暫臥。妄生樂想實無有樂。是故當知。此五陰身皆名爲苦。若複有人。或爲自利。或爲利他。若自他俱利。應當厭患如是諸苦出家修學則于涅槃解脫之法爲不唐捐。若複有人或以衣服臥具醫藥資生之具供養彼者獲大果報威德名聞。

   佛告阿難。于意雲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阿難白佛言。世尊色是無常。佛言。若無常者。爲是苦耶。爲非苦耶。阿難答言。色即是苦。佛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若有多聞諸聖弟子聞是說已。執于此身如是之色。即是于我及我所不。不也世尊。色中無我亦無我所。複次阿難。于意雲何受想行識爲是常耶。是無常耶。阿難白佛言。世尊皆是無常。佛言。若無常者爲是苦耶。爲非苦耶。阿難答言。如是四陰即名爲苦。佛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若有多聞諸聖弟子聞是說已。執于此身如是四陰。即是于我及我所不。不也世尊。此四陰者實無有我及以我所。複次阿難。如是我者不在過去現在未來。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近若遠。彼一切法。悉亦非我及以我所。阿難當知以如實智。而觀察之諸法無我。若有名聞諸聖弟子。作是觀已便生厭離而得解脫究竟涅槃。如是修學證此法時。生分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遠塵離垢得此法眼淨五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時諸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

  

《佛爲阿難說處胎會第十叁(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