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意悅樂,福感此土,可往受生。
若生修羅道者,則見悅目林樹,或見火圈,相向旋轉,亦不可入,當即轉念回頭。
若生傍生道者,則見山穴石窟,可怖深洞,煙霧彌漫,決不可入。
若生餓鬼道者,則見漠漠原野,荒無人煙,上無草木,地裂淺洞,黑暗深邃,或睹稠林洲島,若往彼處,則生餓鬼道中,領受種種饑渴之苦,無論如何,決不可入,當即轉念回頭,勇決勿往。
若生地獄道者,則由惡業所感,聞得歌聲,或身不自由,無法抗拒,必須投入。或見幽暗洲鳥,或見黑屋,或見紅屋,或見黑暗地穴,如是種種境相起現,若一投入,即將領受地獄中不能忍受寒熱之苦,求出無期。當抱定勇決之心,萬勿前往。
以上導示,爾時輪流念誦爲要。
(2) 防護追命鬼卒法門 導示二十一
嗟!善男子(某某):汝縱欲求不往,但不自主,已被業感之獄卒自後追逐,喪失自由,難以抗拒,又有獄卒與勾命鬼卒,自前拖曳,複有黑霧,大紅業風,呼嘯巨聲,暴風狂雨,大雪深霧,雹石冰刀,相逼而來,無處逃遁,境現汝前,汝欲遁逃,尋求救護之處,則又睹見如前所說之華屋,或見崖穴,或見地洞,或黑暗僻道,或蓮花等(天界中亦有蓮花中化生而出者),爲欲逃避,不加細擇,一入其中,遂被封閉,潛藏其中,惟恐外出,然自此以後,欲出無能矣!汝之所以不欲出離,以爲一經出離,即遭苦難,而于彼所棲處,心生念著,若外出者,則又懷疑“中有”怖畏之相,于是疑怖橫生,故潛伏不動,然一經入內而受任何之一身,則領受種種苦痛,凡此于汝,皆鬼魅留難之相也。此時亦有一甚深要妙教授,汝當谛聽,記持勿失!
當此之時,若被獄卒追逐,不能自主,起現種種怖畏相時,于刹那間,務必深具信念,觀想“大勝兮噜迦”(即飲血之尊)“馬頭明王”(密宗忿怒之尊)“金剛手菩薩”等,或汝生前所修奉之本尊,觀其偉大身形,粗壯肢體,能令一切障難碎爲微塵之忿怒明王可怖畏者,起立于前。由其大悲威力加持,汝可與獄卒脫離,而有從容選擇胎門之自主,此爲甚深真實教授,保持勿失。
善男子(某某):複有靜慮諸天,乃緣叁摩地之力受生也。至若餓鬼邪魅羅刹之類,乃是在“中有”時,變易心念,故爲餓鬼邪魅羅刹之身,能現種種神變,而成意生之身。上下空間所住餓鬼及在空中幻現之餓鬼等象,有八萬四千之多,皆屬“中有意生之身”變易心念,遂具此體。爾時若能憶念“空性大手印”之義,斯爲最上。如不能修,則修“如幻瑜伽”,此並不能,當對任何一切心無貪著,觀修本尊“大悲怙主”,自能證得報身佛矣。(如幻瑜伽、亦藏密迦居派中最高成就之密法。)
辛、遷識往生及轉生人道選擇法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所說,設若緣于業力,必須入胎,今有選擇胎門之教授,爲汝宣示,谛聽勿失。汝于任何可生之胎門,不可投入。設有獄卒現前不能自主時,則觀“馬頭明王”;又汝自己,今已賦有微細神通,一切處所,次第了知,當加選擇。
複次,有兩種選擇法,一爲清淨佛土遷轉法;一爲不淨輪回之胎門選擇法。兩法門中,任擇其一,導示如下:
(1) 遷識往生佛國淨土法 導示二十二
今初導示遷轉清淨空行處法,如下發願,而自念雲:
嗚呼!我何痛哉!無量劫來,迄于今日,此身淪沒生死泥塗之中,今當厭棄。往昔生中,久值諸佛,而我未能解脫,誠可嗟歎。今于輪回,已生嫌惡,可怖可厭,亟應逃避,時機已至,故我願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世尊足下,蓮華化生。
如是思維,猛切祈求,至心專注,竭誠渴仰。或複隨其自所信樂之佛土,願生東方“現喜國土”(不動如來佛土),或中央密嚴國土(毗盧遮那佛土),或北方“有財城”(金剛手菩薩及毗沙門天王居處),或西方“蓮華光明宮”邬金蓮華生大士尊前,或擇一隨我所信樂之佛土,欣求專注,至心虔敬,心勿散亂,發願往生,無間即生彼土。又若樂往“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惟自念曰:“我今在中有時,時機已熟,當往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如是猛切欣求,至心專注,即于慈尊前,蓮胎化生。
(2) 轉生人胎複入塵世 導示二十叁
複次,若不能往生佛土而樂入胎,或有必須入胎之勢,今有選擇不淨輪回胎門教授,汝善谛聽!此如前說,何洲之中,善自選擇,由汝通力,周遍觀察,佛教正法昌盛之地,當可投入。若于某一胎門中受生者,則有一種不淨血塊,對之生香味想而貪愛之,遂即受生。是故對于上說種種一切起現之時,勿起貪著,亦勿起愛憎之相,唯當選擇善胎,至心專注而欣求之,是爲至要!此時當發願雲:
嗟!我爲饒益有情,願生爲轉輪王,或生爲婆羅門種族如大娑羅樹王,或爲大成就者之子,或生淨無垢染正法傳承之族性,或生父母具足正信之族性,爲利樂一切有情而受取一種福德具足之身。
如上發願,然後堅定心願以入其胎,同時放光加持其胎,觀成上妙宮殿,複觀十方諸佛本尊及“大悲怙主”慈悲加持以入其胎爲要。
複次,選胎之時,緣于業力,每以善胎誤認惡胎,惡胎反誤認爲善胎,故在爾時,選擇要義,極爲重要!導示如下:
當善胎相起現時,不可生貪愛心;惡胎相起現時,不可生憎嫌心;當于善惡,勿取勿舍,愛憎兩離,安住于等舍狀中,此爲入胎甚深要義。
以上導示, 除有一類能領受者,其余爲惡劣結習之病難以清除、亦或不能舍離愛憎、下根罪重之人及蠢如畜牲者,則當令其皈依叁寶以遮止之。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二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汝既不能選擇胎門,亦不能舍離愛憎,如上所示,任起如何境相,惟有念誦“叁寶名號”,虔敬皈依,祈請大悲尊者,昂首專注前行,認識中有本來面目,對汝生前親屬子女,至親密友,當即遣除貪戀之心,以彼種種皆于汝無益也。天道之光白色,人道之光黃色,皆可入住。妙寶宮殿,快樂園林,皆可投入。
如上導示,反複多次宣說,乃至七遍,即舉誦(一)啓請諸佛菩薩加被偈,(二)救脫中有怖畏險峽偈、(叁)中有六綱,(四)中有救怖願偈各叁遍。次誦:(五)解業習頌、(六)答卓咒本(以上四種見附編,五、六兩種見續編。如因時間太促,略去念誦亦可)
【後】結歸
本法如理修作,諸有已證高深瑜伽士,臨命終時,已能遷識往生(頗哇),即不須趨入“中有”,自能洞達本源,頓證法身。次爲一類已有修持補特伽羅在“死位中有”之後,認識“法性明光”亦可扶搖直上。又次者在“法性中有”時,七天之中,“寂”“怒”境相逐步起現時,由于緣會與根器之不同,得一亦能解脫。因在“中有”期內,險峽甚多,在何處認悟,即可于何處解脫。至若其他根器滯鈍,惡業障重者,降入“輪回中有”,獨自漂泊,疑懼橫生,其中指示種類,不止一次,如登梯然,得其一層,縱不認識,當于另一層而能認識,即得解脫。又若業重根劣者,因不認識,而爲恐懼怖畏所製,猶有選擇胎門之教授,逐步導示,各各不同,雖于一次不能認識,而能認識另一次者,如說實行,緣觀得力,亦能有生上界無量功德。又若再下卑如畜生之類,亦有皈依叁寶之勝利,一入惡趣,仍可回頭,返入人胎,而得暇滿具足之身(暇謂八有暇,滿謂十圓滿),于後生中,得遇喇嘛上師善知識等,而得律儀不缺,如願解脫。
在“輪回中有”時,施行此教授密法,正爲善業有情,令其延續善因,猶如已經阻斷之水溝,疏導通利,令其入槽。諸凡罪大惡極者,一經聽聞此法,未不有能解脫者。何以故?由于彼時“寂”“怒”勝尊,俱來接引,魔障伴隨,爾時甫經聽聞此法,即得轉變境相,而得解脫。次因亡者已舍血肉之軀,失所恁依,故易轉變。在“中有”時,雖在任何遠地漂泊,以有微細神通,而可睹見,一聞呼召,立即現前,一經回憶,立即頓悟,刹那之間,即可轉移心意,故此法有極大勝利。猶如弩炮,發必中鹄;又如巨木,百人莫舉,設浮水面,須臾之間,任意遊行,到達各地;又如烈馬難馴,以缰禦之,自能調伏。是故此法對于一切新亡之人,近其屍旁,如有屍在,直至其屍鼻孔流出血液或黃色液體時爲止,爲之反複朗誦。但在此時,不可移動其屍,並于其間,對其所信奉本尊叁昧耶,爲亡者修法回向,不可宰殺一切生命。親屬人等,不得在屍旁哀哭泣。當爲亡者盡力廣作佛事。又此《中有教授聽聞密法》以外各法,亦可于文末加入念誦,更爲善妙。
複次,此法當在生前常時念誦,對于文句,熟記于心,一旦報盡命終,證知定時死相起現時,若自有氣力,自己念誦,思維句義;若自力不繼時,則由侶伴照此經本宣讀,高聲朗誦,務必字句分明,定得解脫,決無疑義,又此法爲不需修習禅觀、見法即得解脫之甚深教授,又爲罪障深重者、從狹道中救度之甚深教授,有緣見者,對此深妙之法,縱有七犬吠逐,于此文句,當勿忘失!臨命終時,諸佛言教,叁世佛力,亦無有勝于此者。
中有教授能度同體一切有情名曰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終
一切吉祥 善哉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 正編下卷 第二章 轉生方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