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央堀羅鬼事9
一 「我等爲財寶,前往劍蒲阇,此藥叉與之,我來捉藥叉。
二 同意或強力,以捉此藥叉,扶住于車上,往杜瓦拉迦城。」
叁 「諸人坐樹蔭,或得臥其下,不可折樹枝,此欺友爲惡。」
四 「諸人坐樹蔭,或得臥其下,若有必要時,可得折其幹。」
五 「諸人坐樹蔭,或得臥其下,不可撕樹葉,此欺友爲惡。」
六 「諸人坐樹蔭,或得臥其下,若有必要時,可得拔其根。」
七 「滯其家一夜,其處得飲食,不可興惡意;善人知感謝,值得使稱贊。
八 滯其家一夜,供諸飲食物,勿以興害意,不可以手害,害者即欺友。
九 前善後作惡,害人爲惡業,不得清淨手,不得見幸福。
24 一○ 10若人少邪念,清淨無汙染,對人不害意,惡事還及愚;如同向逆風,投擲
微粉塵。」
一一 「或神或有人,或有主權者,不爲被壓服;最高之所持,藥叉不思議,剎那至
遠處,持有美色力。」
一二 「手持黃金色,指尖持施物,流出蜜美味,想汝因陀羅。」
一叁 「我非是天神,亦非幹闼婆,亦非因陀羅,央堀羅!麥魯婆城來,知我是餓鬼。」
一四 「如何有戒德,于麥魯娑城,前世汝爲何?以此汝梵行,由手造出福。」
一五 「前世于彼城,我乃機織女,彼時極貧困,無可行布施。
一六 我之工作場,阿紮伊爾哈近,彼是信仰深,而爲布施主;終生爲福業,行善恥
爲惡。
一七 乞者來彼處,具有衆多人,彼等來問我,阿紮伊爾哈處。
一八 『何處與布施?我等其處行;』我被彼所問,示阿紮伊爾哈。
一九 我伸右手指:『汝等行其處,汝有幸福者,彼處與布施:』依此滿願望,我
手流出蜜,我因此梵行,我手有福生。」
二○ 「實汝依自手,未爲何布施,他人布施喜,伸手爲教示。
二一 依此滿願望,汝手流出蜜,汝因此梵行,汝手有福生。
25 二二 尊者!施與布施人,自手爲恭敬,舍離此世體,又將行何處?」
二叁 「鴦耆羅娑者,爲所未能爲;現在與未來,我所不能知,我近毘沙門,阿紮伊爾
哈聞,前去伴帝釋。」
二四 「實應爲善業,應力行布施,見手滿願望,誰不爲福業?
二五 我今離此處,杜瓦拉迦行,我將行布施,可得此幸福。
二六 我施飲食物,寢具與衣服,設置給水所,難路作橋梁。」
二七 爾時,另一餓鬼現。「何故汝指曲,何故汝顔歪,汝眼突外出,汝爲何業果?」
二八 「家主信仰深,鴦耆羅沙家;我住行布施,布施監督者。
二九 乞者來其處,我見其求施,我行至一隅,向彼作歪顔。
叁○ 是故我指曲,我顔成歪形,雙眼作突出,依此惡業果。」
叁一 「汝爲輕蔑人,顔曲眼突出,汝何宜行耶?汝于布施他,戲作歪顔形。
叁二 如何行布施,得爲他利益,我施軟硬食,衣服與寢具。
叁叁 我今離此處,杜瓦拉迦行,我將行布施,可得此幸福。
叁四 我施飲食物,寢具與衣服,設置給水所,難路作橋梁。」
叁五 由此彼歸去,再來杜瓦拉,鴦堀羅布施,彼爲幸福者。
26 叁六 彼施飲食物,寢具與衣服,設置給水所,清淨心布施。
叁七 准備快馬車,運載饑渴人,施衣著與人,及疲怠者乘。
叁八 「欲得日傘者,香粲及草鞋,諸人來此處,乞求鴦堀羅。」理發料理師,乃至
賣香者,恒常朝夕喚。
叁九 「鴦堀羅愉快,人人皆念我;新達伽!如何我難睡,不見乞食故。
四○ 鴦堀羅愉快,人人皆念我; 新達伽!如何我難睡,少有乞食故。」
四一 「叁十叁天主,帝釋賜與汝,一切世界中,由汝願所擇。」
四二 「叁十叁天主,帝釋與我願,我願于日出,乃我身起時。
四叁 出現甘美食,現戒德乞士,布施永無盡,施後我不侮;施與心愉悅,此願帝
釋賜。
四四 「汝之諸財産,不可過與人,汝雖行布施,亦應護財寶;是故財寶施,財寶比
施要;過于布施時,家族不得存。
四五 不過行布施,過余行布施,賢者不稱贊;是故財産寶,勝過于布施,賢者辦
正法,適可而進行。」
四六 「可也。我仍行布施,寂靜恭敬人,與我行交往;如雲滿之降,一切乞滿足。
四七 汝見諸乞食,顔色有光輝,布施我心悅,居家有幸福。
四八 汝見諸乞食,顔色有光輝,布施我心悅,成就諸福業。
27 四九 施前我心樂,施時心滿足,施後我心悅,成就諸福業。」
五○ 一切諸食物,六萬臺車滿,于鴦堀羅家,常施諸人人。
五一 叁千料理人,珠寶著滿身,家住鴦堀羅,忙于行布施。
五二 六萬青年人,珠寶著滿身,鴦堀羅大施,爲彼而劈薪。
五叁 婦人萬六千,一切爲莊嚴,鴦堀羅大施,爲彼作園子。
五四 萬六千婦人,一切爲莊嚴,鴦堀羅大施,爲彼備湯匙。
五五 彼與多數人,長期爲施與,剎帝利(鴦堀羅),親手作施與,是心善意深,反
複照顧人。
五六 數月或半月,數年或數季,鴦堀羅施主,長期續大施。
五七 如是長期間。鴦堀羅布施,舍身離此世,彼至叁叁天。
五八 夜叉因陀迦,施與阿那律,食物滿缽皿,彼舍此身體,到叁十叁天。
五九 因陀迦有十,輝勝鴦堀羅,于色及于聲,于味香與觸,于心常喜悅。
六○ 壽命與名聲,階級與幸福,因陀迦于力,輝勝鴦堀羅。
六一 鴦堀羅!緣汝長久時,汝爲大施主,汝來近前坐,汝可來我前。
六二 人間最上者,佛在帝釋天,晝度樹下坐,無垢白石上。
六叁 十方之世界,諸神齊集來,圍繞正覺者,停于諸山頂。
六四 諸神于容色,無如正覺者,勝過一切神,唯覺者光輝。
28 六五 鴦堀羅居處,離佛十由旬,因陀迦近佛,殊勝遍光輝。
六六 佛陀正覺者,環顧鴦堀羅,以及因陀迦,助長布施德,佛作如是言:
六七「鴦堀羅!汝于長期間,多爲大布施,于我遠離坐,汝可來我前。」
六八 彼受佛稱贊,彼作如是言:「布施竟何益,布施無價值。」
六九 藥叉因陀迦,僅爲少布施,如月于星群,勝我有光輝。」
七○ 佛告曰:「如于不毛地,雖植多種子,無能多得果,農夫所不悅。
七一 如對惡戒人,多施亦無益,大施無大果,施主亦不喜。
七二 如于肥沃地,少量植種子,強量驟雨注,得果農夫悅。
七叁 具戒有德人,如是人有德,少量爲福業,即得大果報。」
七四 布施者思惟,而後行布施,所施有大果,思慮而布施,施主生天國。
七五 思慮布施價,善逝亦稱贊,此世行布施,所施一切物,此世得大果,如同植
種子,播于良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