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愚無知見 謂我懷恐畏 我觀第一義 忍默爲最上
惡中之惡者 于瞋複生瞋 能于瞋不瞋 爲戰中最勝
夫人有二緣 爲己亦爲他 衆人爲诤訟 不報者爲勝
夫人有二緣 爲己亦爲他 見無诤訟者
反謂爲愚騃
若人有大力 能忍無力者 此力爲第一 于忍中最上
愚自謂有力 此力非爲力 如法忍力者 此力不可沮
(那些愚者並沒有知見〔沒見識〕,說我乃懷著恐畏的心。我並不是怕他,我乃觀察第一義,知道忍耐而靜默爲最上的道理的。惡者當中的惡者,就是對于瞋恚而又一再的生起瞋恚之心的。)
(大凡,人都有二種緣,第一就是爲自己,第二就是爲了他人。衆人都爲了小事而诤訟,那些不報複的人才是勝者啊!大凡,人都爲了二種緣,爲了自己,也爲了他人。看見那些無诤訟的人,卻反之而說他爲愚騃的人。)
(如果有人乃保有大力的人,此人如能忍辱那些沒有力的人的話,則這種人之力,就是最爲第一之力,在于忍辱當中爲最上的。愚者自說他有大力,這種力並不是甚麼力,如能如法而忍之力的話,這種
力乃不可以沮阻的!)
釋提桓因說此偈後,忉利天衆即踴躍歡喜,都舉聲稱善,阿須倫衆,則默然無語。這時,天衆與阿須倫衆,都各自作小刻的退卻,而自相言說:『阿須倫王所說的偈頌,乃有所觸犯,可以說是起刀劍之雠,爲生鬥訟之根,長養諸怨結(怨恨煩惱),樹立叁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叁界的生死)之本。天帝釋所說之偈,則並沒有所觸娆,不興起刀劍,不生起鬥訟,不長養怨結,而斷絕叁有之本的。這樣,則知天帝所說的爲善。阿須倫所說的爲不善,自然的,以諸天爲勝,以阿須倫爲負的了。』」
佛陀繼續告訴比丘們說:「那個時候的釋提桓因豈是別人嗎?不可以造這種觀念:爲甚麼呢?因爲就是現在的我身是。我在于那個時候,就是用柔軟之言去勝于阿須倫衆的。」佛陀並告訴比丘們說:「往昔之時,諸天又再和阿須倫共鬥。這時,阿須倫戰勝,諸天乃不如(戰敗)。
那時,釋提桓因乘著千輻的寶車,怖懼而奔走,跑到中途時,曾經看見睒婆羅樹上有一鳥巢,巢裏有二只雛鳥,就用偈頌告訴禦者說,偈頌說:
此樹有二鳥 汝當回車避 正使賊害我 勿傷二鳥命
(在此樹上有二只子鳥,你應當駛回車乘去避牠,倘若賊車會來傷害我〔回車就會碰著賊車的沖刺,而會被殺傷,或被擒拿〕,雖然或者會如此,也不可以傷害此二只雛鳥的生命)。
那時,禦者聽完帝釋之偈後,就隨時停車,而回避樹上之鳥。那個時候,車頭正向阿須倫,阿須倫的軍衆遙見帝釋之寶車回向這一邊,其軍衆就相互議論而說:『現在帝釋天乘其千輻的寶車回向我們的軍衆,必定是欲還鬥,其勢一定是不可抵當的。』阿須倫衆就因此而便退散,諸天就因此而得勝,阿須倫則退敗。」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那時的帝釋天,豈爲別人嗎?不可以造此觀念!爲甚麼
呢?因爲即是我身的緣故。我在于那個時候,對于諸衆生,乃起慈愍之心。諸位比丘們!你們在于我的正法當中出家修道,就應發起慈悲心,應該哀愍黎庶(人民,衆生)!」
佛陀又告訴比丘們說:「往昔之時,諸天曾經和阿須倫共鬥。那個時候,諸天得勝,阿須倫敗退。這時,天帝釋戰勝還宮,更造一堂,名叫最勝堂。東西的長度爲百由旬,南北的廣度爲六十由旬。其堂有百間,每間的中間都有七個交露臺。一一的臺上都有七位玉女,每一位玉女都有七使用人。釋提桓因也不憂于供給。諸玉女們都有衣被、飲食、莊嚴之具,都隨著其本所造,而自受其福。由于戰勝阿須倫,而因歡喜心之故,而造此堂,因此,而名叫最勝堂。又因在于千世界當中所有的堂觀,並沒有堂觀及得上此堂之故,名叫最勝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往昔之時,阿須倫曾自生念而說:我有大威德,神力爲不
少。而忉利天、日月諸天,乃常在于虛空,在于我的頂上遊行自在。現在我甯可(是否)取那日月作爲耳珰(耳環),而自在遊行嗎?這時,阿須倫王乃瞋恚熾盛,就思念名叫捶打的阿須倫,捶打阿須倫就又念而說:現在阿須倫王正在思念我,我們應當快速莊嚴(莊備一切)。就敕令其左右,去備具兵仗,一切都就序,就駕乘寶車,和無數的阿須倫衆,前後導從,到阿須倫王之前,站立在于一邊。這時,阿須倫王又念起名叫舍摩梨的阿須倫,舍摩梨阿須倫又自念而說:現在阿須倫王正在思念我,我們應該快速的莊嚴。就敕令其左右去備具兵仗,然後乃駕乘寶車,和算不盡的阿須倫衆,前後導從,詣于阿須倫王之前,而站立在于一邊。
這時,阿須倫王又念毗摩質多阿須倫,毗摩質多阿須倫又自念而說:現在大王正在念我,我們應該快速莊嚴。就敕令其左右去備具兵仗,然後駕乘寶車,被算不盡的阿須倫衆前導後從,往詣于阿須倫王之
前,到後,站立在于一邊。這時,大王又念大臣阿須倫,大臣阿須倫就自念而說:現今大王正在思念我,我們應該快速莊嚴。就敕令其左右去備具兵仗,然後駕乘寶車,被算不盡的阿須倫衆前導後從的往詣于阿須倫王之前,而站立在一邊。這時,大王又念諸小阿須倫,諸小阿須倫又自念而說:現在大王正在思念我,我們應該趕快莊嚴。就自莊嚴,備具兵仗,和無數的大衆相隨,往詣于王前,站立在于一邊。這時,羅呵阿須倫王就自莊嚴,身穿寶铠,駕乘寶車,被算不盡的百千阿須倫衆,兵仗嚴事,前後圍遶,出其境界,欲前往去與諸天共鬥。
那時,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將其身纏遶須彌山七匝(回環七次),而震動山谷,薄布微雲,一滴一滴的稍爲降雨下來。也用其尾去打大海水,海水就波湧,而至于須彌山頂。當時,忉利天就生起其念而說:現在有薄雲微布,一滴一滴的稍爲降下雨來。而海水又這樣的波湧,乃來
到于此,這可能就是阿須倫欲來戰鬥,因此之故,才會有了這種異瑞的吧!
那時,海中的諸龍兵衆,有無數的巨億,都執持戈矛、弓矢、刀劍,都重被寶铠,器仗都嚴整,逆與阿須倫的軍兵共戰。如果龍衆戰勝之時,就會驅逐阿須倫入其宮殿。假如龍衆敗退的話,龍就不還宮,就會奔趣于伽樓羅(金翅鳥)鬼神之處,而告訴他說:『阿須倫衆欲和諸天共戰,我們因此而去和他逆鬥,我們不敵,他現在得勝,你們也應當備諸兵仗,大衆可以共同並力,和他共戰吧!』這時,諸鬼神聽龍衆之語後,就自莊嚴,都備諸兵仗,重被寶铠,和諸龍衆共同去與阿須倫戰鬥。得勝之時,就驅逐阿須倫入其宮殿。假如不如時,就不還其本宮,就會退走奔至于持華鬼神的住界,而告訴他說:『阿須伶衆欲和諸天共鬥,我們因此而和他逆戰,然而現在他乃得勝,你們也應該備諸兵仗,衆共並力,和他共戰爲是。』
諸位持華鬼神聽龍之語後,就自莊嚴,
都去備諸兵仗,重被寶铠,衆共並力,去和阿須倫爭鬥。如得勝之時,就驅逐阿須倫入其宮殿。假如不如的時候,就不還其本官,就會退走奔馳至于常樂鬼神的處界,而告訴他說:『阿須倫衆欲和諸天共鬥,我們就因此而和他逆戰,他現在得勝,你們也應該備諸兵仗,和我並力,一同去和他戰鬥。』這時,諸常樂鬼神聽此語後,就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铠,衆共並力,去和阿須倫爭鬥。如得勝之時,就驅逐阿須倫入其宮殿。假如不如的時候,就不還其本宮,就會退走奔至于四天王之處,而告訴他說:『阿須倫衆欲和諸天共鬥,我們因此而和他逆戰,他現在得勝,你們也應該備諸兵仗,衆共並力,去和他共戰。』
這時,四天王聽此語後,就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铠,衆共並力,去和阿須倫共鬥。如得勝之時,就驅逐阿須倫入其宮殿。假如不如的時候,四天王就詣善法講堂,就去白天帝釋,以及忉利諸天而
說:『阿須倫欲和諸天共鬥,現在忉利諸天應當自莊嚴,備諸兵仗,衆共並力,去和他共戰爲是。』這時,天帝釋就命令一位侍天而告訴他說:『你持我聲(傳達我所說之語),去告訴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子們說:阿須倫和無數之衆,欲來戰鬥,現在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來協助我的鬥戰。』這時,那位侍天受帝釋天的教令後,就詣于焰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就持(傳達)天帝釋之聲語,而告訴他說:『那些阿須倫,和無數之衆,欲來戰鬥,現在諸天應當自莊嚴,備諸兵仗,助我戰鬥。』
這時,焰摩天子聽此語後,就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铠,駕乘寶車,被算不盡的巨億百千的天衆,前後圍遶,在須彌山的東面而住。這時,兜率天子聽此語後,也同樣的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铠,駕乘寶車,被無數的巨億百千的天衆圍遶,在于須彌山的南面而住。這時,化自在天子聽此語後,也嚴兵衆,而在于
須彌山的西面住下來。這時,他化自在天子聽此語後,也嚴兵衆,在于須彌山之北方而住。
這時,天帝釋即思念叁十叁天,也就是忉利天,叁十叁天忉利天就自念而說:現在帝釋天在念我們,我們應該趕快莊嚴(裝備)。就敕令左右去備諸兵仗,而駕乘寶車,被無數的巨億諸天衆前後圍遶,往詣于天帝釋之前,到後,站立在于一邊。這時,天帝釋又念其余的忉利諸天,其余的忉利諸天就自念而說:現在帝釋天正在念我,我們應該快速莊嚴。就敕令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被無數的巨億諸天衆前後圍遶,往詣于帝釋天前,站立在于一邊。這時,帝釋天又念妙匠鬼神,妙匠鬼神就自念而說:現在帝釋天正在念我,我應該趕快莊嚴。就敕令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被無數千之衆前後圍遶,往詣于帝釋天之前而立。這時,帝釋天又念善住龍王,善住龍王就自念而說:現在天帝釋正在念我,我現在應該往詣,就詣
于帝釋之前而立。
這時,帝釋天就自莊嚴,備諸兵仗,身被寶铠,乘在善住龍王的頂上,被無數的諸天鬼神前後圍遶,親自出離天宮,去和阿須倫…
《叁○ 世記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