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九 大會經

  (一九)大會經{一二}

  大意:

  此經是佛陀在釋翅提(釋迦種族)國,迦維林中(迦毘羅城外之園林)時,十方諸神妙天,集到其處,禮敬叁寶,稱贊佛德。其間四淨居天以偈贊歎佛陀。佛陀因欲降伏地神,乃至帝釋等諸神,暨諸眷屬神的幻僞虛妄之心,而結神咒(陀羅尼)。八萬四千諸天,聽佛所說後,即皈依佛法。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在于釋迦的國土的迦維林中時,十方的諸神妙天都來集聚于其處,都禮敬佛陀及佛的弟子。這時四淨居天(色界四禅天,不還果的聖者所居的天),也到其處而以偈贊佛。地神和帝釋天,及諸神、神的眷屬們,也都來集其處。佛陀爲了降伏他們的幻僞虛妄之心,而結咒語。因此,八萬四千的諸天,都聽佛所說,而皈依佛法。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釋翅提國(釋迦種族之國)的迦維(迦毘羅衛城,佛陀誕生的國邑)的林園中,和大比丘衆五百人俱在,都是得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又有十方的諸神妙天(諸天神),也都來集會于此處,都禮敬如來,以及比丘僧(恭敬佛法僧叁寶)。

  這時,四淨居天(住在于淨居天的四天,通常爲五淨居天。爲不還果的聖者往生而等待得證涅槃之天),即在于天上各自念言而說:現在世尊在于釋翅提國的迦維林園中,和大比丘衆五百人俱在,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又有十方的諸神妙天,也都來集會于其處,大家都禮敬如來,以及比丘僧們。我們現在也可前往共詣于世尊所住之處,各各都應當以偈頌去稱贊如來才是!

  這時(于是),四淨居天就有如大力士之屈伸其手臂之頃那麼的快疾,在于他們所住的天上隱沒,而到了釋翅提國的迦維林中。那時,四淨居天到達後,就以頭面禮佛之足,然後退立在于一邊。這時,有一淨居天,就在于佛前,用偈贊稱而說:

  今天大衆會諸天神普集皆爲法故來欲禮無上衆

  (今天在此大會當中,諸天神都皆普集齊到,都是爲佛法之故而來的,也都欲來禮拜無上的大衆〔無能勝的大僧伽〕之故。)

  說此偈後,就退立在于一邊。這時,另有一淨居天,又作頌而說:

  比丘見衆穢端心自防護欲如海吞流智者護諸根

  (比丘們都觀見一切爲穢汙的。因此,都端正其心,而自防護。知道欲染乃如大海之吞沒諸水流那樣,因此之故,有智慧的人,都防護諸根。)

  說此偈後,退立在于一邊。這時,另有一淨居天,又作偈頌而說:

  斷刺平愛坑及填無明塹獨遊清淨場如善象調禦

  (斷除煩惱刺,也平滿愛欲之坑,以及填充無明的塹溝,而獨遊于清淨的道場,猶如善于調禦象的人)。

  說此偈後,退立在于一邊。這時,另有一淨居天又作偈說:

  諸歸依佛者終不墮惡趣舍此人中形受天清淨身

  (諸歸依佛法的人,終究不會再墮入于惡趣,舍棄此人間中的形體後,會受清淨

  的天身。)

  那時,四淨居天說此偈頌後,世尊則印可他們(證明他們所說的爲正確的)。他們就禮拜佛足,遶佛身邊叁匝後,忽然不現。在他們離開後不久時,佛陀乃告訴諸比丘們說:「現在諸天都大集而來,現在諸天都來大集會,十方的諸神妙天沒有不來這裏禮觐如來,以及比丘僧的。諸比丘!過去的諸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在世時,也有諸天之大集,如我的今日這樣:當來(未來)的諸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在世間時,也有諸天之大集,如我的今日這樣。諸比丘!現在諸天大集,十方諸神妙天沒有不來這裏禮觐如來,以及比丘僧的。我也當應稱贊宣說他們的名號,爲他們而說偈。比丘們!當知!

  諸依地山谷隱藏見可畏身著純白衣潔淨無垢穢

  天人聞此已皆歸于梵天今我稱其名次第無錯謬

  諸天衆今來比丘汝當知世間凡人智

  百中不見一

  何由乃能見鬼神七萬衆若見十萬鬼猶不見一邊

  何況諸鬼神周遍于天下

  (諸神之依止在于大地當中的山谷裏的,都隱藏〔禅定裏〕其見,而實在令人可敬畏的。他們的身都穿著純白之衣,爲一潔淨而沒有垢穢的神祇。天人們聽此說後,都歸于梵天界。現在我要稱說他們的名字,有次第而不會有錯謬的。)

  (諸天衆今天到這裏來大集,比丘們!你們應該要曉得!世間的凡夫的智能,一百倍的智能也不能看見其中之一。怎麼理由乃能看見七萬大衆的鬼神呢?假若看見十萬的鬼神,猶然看不到其一邊〔指十萬鬼神爲小數〕,更何況諸鬼神乃周遍于天下呢?)

  地神率領有七千的悅叉(夜叉,勇健鬼,通指鬼神),爲有好幾種類,均爲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都懷著歡喜心而來到比丘衆的林園中。這時,有雪山的

  神,率領六千的鬼叉,有好幾種類,都爲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都懷著歡喜心,來到比丘衆的林園裏面。有一位舍羅神(以山爲名之神),率領叁千的鬼,這夜叉鬼也有若幹種類,都是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也懷著歡喜心來到比丘衆的林園中。這些合計爲一萬六千的鬼神悅叉,若幹種類的,都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都懷著歡喜心而來到比丘衆的林園中。

  又有毗波蜜神,本寄住于馬國(阿濕婆,十六大國之一),也率領五百鬼神,都是有神足、威德的。又有金毗羅神(藥師十二神將之一),住于王舍城的毗富羅山(摩竭陀國都的郊外之山),也率領無數的鬼神,被諸鬼神恭敬圍遶而來(本爲夜叉神王之上首)。又有東方的提頭賴咤天王(持國天,幹闼婆神的主神),也帶領幹沓想神(香陰,音樂神),有大威德者九十一子,均爲名叫因陀羅(天主),都爲有大神力的。南方的毗樓勒天主(增長天王),也率領諸龍王,爲有大威德,也有九十一子,也都名叫因陀羅,爲有大神力的。西方的毗樓博叉天王(廣目天王),也率領諸鸠盤荼鬼(甕形鬼,厭魅鬼),爲有大威德,也有九十一子,也都名叫因陀羅,爲有大神力的,北方之天王名叫毗沙門(多聞天王),也率領諸悅叉鬼(勇健鬼),爲有大威德,也有九十一子,也都名叫因陀羅,爲有大神力的。此四大天王,都爲護持世間的天王,都爲有大威德,身上都放光明,而來詣于迦維林園之中。

  那時,世尊欲降伏他們的那些幻僞的虛妄之心,因此之故,而結咒說:(咒爲陀羅尼,由于禅定而發出秘密之語,存有不可測量的神驗者)。

  摩摩拘拘樓樓羅羅、毗樓羅、毗樓羅、旃陀那迦、摩世致、迦尼延豆、尼延豆、波那攎、嗚呼奴奴主、提婆蘇暮、摩頭羅、支多羅斯那、幹沓波、那羅主、阇尼沙、屍呵、無蓮陀羅、鼻波蜜多羅、樹塵陀羅、那闾尼呵、升浮樓、輸支婆婆。

  像如是的,諸幹沓婆王(嗅香,樂神),以及羅剎(暴惡鬼,惡鬼的總名),均爲是有神足、形貌、色像,都懷著歡喜心而來詣于比丘衆的林園中。那時,世尊又結咒而說:

  阿酰、那陀瑟、那頭、毗舍離、沙呵、帶叉蛇、婆提、提頭賴咤、帝婆沙呵、若利耶、加毗羅、攝波那伽、阿陀伽摩、天提伽、伊羅婆陀、摩呵那伽、毗摩那伽多、陀伽陀余、那伽羅阇、婆呵沙呵、叉奇提、婆提羅帝、婆提羅帝、毗枚大閦、毗呵四、婆咛、阿婆婆四、質多羅、速和尼那、求四多、阿婆由、那伽羅除、阿四、修跋羅、薩帝奴、阿伽、佛陀灑、失羅咛、婆耶、憂羅頭婆延樓、素盤妙、佛頭、舍羅妙、伽類樓。

  那時,世尊爲阿修羅(非天),而結咒說:

  祇陀、跋阇、呵谛、叁物第、阿修羅、阿失陀、婆延地、婆叁婆四、伊弟、阿陀、提婆、摩天地、伽黎妙、摩呵秘摩、阿修羅、陀那秘羅陀、鞞摩質兜樓、修質谛麗、婆羅呵黎、無夷連那婆、舍黎阿細、跋黎、弗多羅那、薩鞞、鞞樓耶那那迷、薩那迷谛、婆黎、細如、羅耶跋兜樓、伊呵庵婆羅迷叁、摩由伊、陀那、跋陀若、比丘那、叁彌涕、泥拔。

  那時,世尊又爲諸天,而結咒說:

  阿浮、提婆萆犁、酰陛、提豫、婆由、多陀妙、跋樓妙、婆樓尼、世帝蘇彌、耶舍阿頭、彌多羅婆、伽羅那移婆、阿邏、提婆、摩天梯與、陀舍提舍、伽予、薩鞞、那難多羅波跋那、.伊地盤大、雠地、盤那盤大、耶舍卑妙、暮陀婆那、阿酰揵大、比丘那、婆朱弟、婆尼、鞞弩、提步、舍伽利、阿酰、地、勇迷、那剎帝隸、富羅息幾大、阿陀蔓、陀羅婆羅、鞞栴、大蘇、婆尼捎、提婆、阿陀、旃陀、富羅翅支大、蘇黎耶蘇婆尼捎、提婆、阿陀、蘇提耶、富羅翅大、摩伽陀、婆蘇因、圖攎阿頭、釋拘、富羅大攎、叔伽、

  伽羅摩、羅那阿大、鞞摩尼婆、嗚婆提、奇呵、波羅無呵、鞞婆羅、微阿尼,薩陀摩多、阿呵黎、彌沙阿、尼、缽雠妙、歎奴阿、攎、余、提舍、阿酰跋沙、賒摩、摩呵賒摩、摩菟沙阿、摩菟疏多摩、乞陀、波頭灑阿、陀、摩菟、波頭灑阿、酰阿羅夜、提婆、阿陀、黎陀夜、婆私、波羅、摩诃、波羅阿陀、提婆摩、天、梯夜、差摩、兜率陀、夜摩、伽沙尼、阿尼、藍鞞、藍婆折帝、樹提、那摩伊、灑、念摩羅提、阿陀酰、波羅念彌大、阿酰、提婆、提婆、阇蘭、提、阿奇、屍呼波、摩阿栗咤攎耶、嗚摩、浮浮、尼婆私、遠遮婆陀暮、阿周陀、阿尼輸豆尼栌耶、菟、阿頭、阿邏、毗沙門伊灑。

  這就是六十種天。

  那時,世尊又爲六十八位具有五通的婆羅門(通爲作用自在之力。五通指外道也得具有的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通,通常也爲智證通。以有漏的禅定、藥力,或念咒之力也可以達到其作用),

  爲他們結咒而說:

  羅耶梨沙耶、何酰揵大婆、尼伽毗羅、跋兜、鞞地阇菟、阿頭差、暮薩、提鴦祇、鞞地牟尼阿頭、閉牦耶、差伽屍梨沙婆、呵若菟阿頭、梵摩提婆、提那婆、鞞地牟尼阿頭、拘薩梨伊尼、攎摩阇邏、鴦祇邏野般阇阿樓嗚猿頭、摩阿羅野阿拘提樓、杙菟、阿頭、六閉俱薩梨、阿樓伽陵、倚伽夷羅檀酰罪、否符野、福都盧梨灑、先陀步阿頭、提那伽否婆、呵移伽耶、羅野多陀阿伽度、婆羅蔓陀菟、迦牧羅野阿頭、因陀羅樓、迷迦符陀、攎暮摩伽酰阿敕、傷俱卑予阿頭、酰蘭若伽否、鞞梨味余梨、多他阿伽度、阿酰婆好羅、子彌都盧多陀阿伽度、婆斯佛離首陀羅、羅予多陀阿伽度、伊梨耶、差摩诃羅、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般阇婆予、婆梨地翅、阿羅予多陀阿伽度、郁阿蘭摩诃羅予便、被婆梨摩梨輸婆酰、大那摩阿盤地苦、摩梨羅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頭翅鞞羅、予屍伊昵彌昵、摩呵羅予、複婆

  樓多陀阿伽度、跋陀婆利、摩呵羅予俱薩梨、摩提輸屍漢提、苫婆梨羅、予修陀羅樓多他阿伽度、阿呵因頭樓阿頭、摩羅予、余蘇利、與他鞞地提步、阿呵鞞、利四阿頭、恒阿耶樓婆羅、目遮耶、暮阿夷菟阿頭、一摩耶舍枇那婆、差摩羅、予何梨揵度、余枇度缽支、余是數波那路、摩蘇羅、予耶賜多由酰蘭若、蘇盤那、秘愁度致夜、數羅舍波羅鞞陀、郁陀婆呵婆灑婆呵、婆婆謀娑呵、沙貪、覆賒大賒法阇、沙麗羅陀、那摩般枝、瘦多哆羅、幹沓婆、沙呵婆薩多提蘇、鞞羅予、阿酰揵瘦、比丘叁彌地、婆尼地婆尼。

  (逗點爲方便讀念耳)。

  那時,又有千名的有五通的婆羅門,如來也同樣的爲之結咒。這時,在此世界裏的第一梵王,以及諸梵天,都均爲是有神通的。也有一位梵童子,名叫提舍,也具有大神力。又有十方的其余的梵天王,都各被他們的眷屬圍遶而到這裏來。又有超越千世界外,有大梵王(外道認爲是世界

  的創造主),曾經看見諸大衆都在世尊之處,就隨與其眷屬,被他們圍遶而到這裏來。

  那時,魔王看見諸大衆在于世尊之處,就懷著毒害之心,就自念而說:我當率領諸鬼兵到那邊去破壞其群衆,都將他們圍遶盡取,不使他們有余遺的。這時,魔王就召集四兵(象、馬、車、步等四種軍隊),用手拍車,其聲如霹雳(急雷的大聲音),所有看見的衆生,沒有不驚怖的。也放大風雨、雷電、霹雳,而向于迦維林來圍繞大衆。

  佛陀告訴諸比丘之樂于此大衆者而說:「你們應當要知道!今天魔衆乃懷著惡意而來的!」于是,佛陀以頌而說:

  汝今當敬順建立于佛法當滅此魔衆如象壞花藂

  專念無放逸具足于淨戒定意自惟念善護其志意

  若于正法中能不放逸者則度老死地永盡諸苦本

  諸弟子聞已當勤加精進超度于衆欲一毛不傾動

  此衆爲最勝有大智名聞弟子皆勇猛爲衆之所敬

  (你們現在應當要以敬順之心,來建立于佛法;應當消滅這些魔衆,有如大象之毀壞花藂那樣。要專念而沒有放逸,要具足清淨之戒;要定意而惟念,要善護其志意。)

  (如果在于正法當中,能夠不放逸的話,就能度盡老死的大地,而能永盡諸苦之本的。諸弟子們聽後,就應當勤加精進,應該超度于衆欲,應該連一支毛也不會被其傾動。這種衆生就爲之最勝的,是有大智,而名聞的人。弟子們均爲是如此的勇猛的人,都爲大衆所恭敬的!)

  那時,諸天、神、鬼,以及有五通的仙人,都集在于迦維林中,看見惡魔之所爲,都怪爲未曾有之事。佛陀說此法時,有八萬四千的諸天,都遠塵離垢(解脫煩惱),都得法眼淨(徹見真理,爲入佛的最初過程)。諸天、龍、鬼神(夜叉)、阿修羅(非天)、迦樓羅(金翅鳥)、真陀羅(緊那羅,樂神),摩睺羅伽(大腹行,蟒神。包括幹闼婆-執樂神爲之天龍八部)、人與非人,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完

  

  

《一九 大會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二○ 阿摩晝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