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手印無上心要▪P6

  ..續本文上一頁威力,那個沒有威力的話,則根本無法開悟了,因爲你的心是不清淨的!此外,大手印是高深的法門,因爲它是“知一而解脫一切”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深入一個法門,即能從一切束縛中解脫出來,因此你根本不需要每個法門都學都修。

  問:在修行當中,能得知未來之事如天災……等,此是否爲一種障礙?

  答:修行乃是爲了將此心安住于無念的境界,去除任何分別心或判斷,所以當念頭生起的時候,不管是好是壞,是邪是正,都應直觀它們的本質,而不作任何判斷,不要認爲是好的就貪執,壞的就壓抑或逃避,不需有任何反應,將心安止,沒有任何判斷,這即是定。

  如果你能安住于這樣的境界,那無論你能預知什麼,都不會影響到你,但如果你貪執好的,逃避不好的,這便又是心的造作了,經由心的造作投射,一切都可能發生。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能給很多修行人的很大的幫助,而在此你似乎並未明了學習和修行間的不同,在大手印的基礎階段是屬于學習,當你將心真正安住,放下一切過去、現在、未來的執著時,才算是修行階段,而若你執著于“不執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觀念時,當然這又是執著了,這是十分深奧的,修行必須不住于一切執著,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無所謂應不應該執著,而必須超越一切。

  問:密勒日巴祖師在修持大手印之前,曾經曆了極大的苦,而獲得大手印教法之後,又在雪山修持多年;我們在社會責任、工作爲身的情形下,很難如此地修行,是否仍能接受大手印的教法,修行成就?

  答:大家對密勒日巴大師的生平都相當熟悉,沒錯,密勒日巴爲了得到教法,曾經曆了極大的痛苦,獲得教法之後,又花了許多年的時間獨自修行,才終于開悟成佛,然而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因爲過去許多的成就上師和傳承持有者已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加持力,例如密勒日巴的弟子岡波巴便不需去經曆他師父所經曆過的一切辛苦,這就好比一個人想要發明某種新機器,他必須要去經曆一段艱苦的過程去創造發明,因爲這是完全新的,然而當新機器被創造出來之後,別人若想要擁有同樣的機器並不難,只要照著複製一臺就可以了,因此,前人經曆艱難困苦,而身爲後人的我們,籍著他們的加持力,便不需再去遭遇同樣的艱苦了。

  而雖然如此,大家也不要誤會,以爲我們不用像密勒日巴祖師一樣辛苦,就不認真修行了,我們仍應盡量修持佛法,和佛法結緣,因爲我們不清楚自己有著什麼業報,如果不修行,一旦我們死了,便可能因爲沒有和佛法結緣,而失去了修行的機會了!

  但若我們有佛緣,就算現在沒有很多時間來修行,將來也會有更好的機會和環境來修持佛法,進而開悟成佛,所以佛緣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們要感謝諸位傳承上師,由于他們的艱辛和努力,使我們能領受極大的加持。

  問:何謂上根利器的修行人?

  答:上根利器者,是指真正懂得尊敬、珍惜上師及其教法的人,他領受了上師的教導後,即與上師和教法保持堅定不變的關系,並將這些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這樣的弟子就是金剛乘上根利器的人,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偉大的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巴的上師馬爾巴對他並不是很親切的,馬爾巴打他、罵他,甚至有時還羞辱他,但密勒日巴卻從未放棄他的上師和教法,這就是上根利器的修行人。

  問:修密宗的人持咒,是否也會往生本尊的淨土?

  答:持阿彌陀佛的聖號,能往生極樂淨土;同樣地持本尊的心咒,亦能往生本尊淨土,然而我們是否往生佛國,都決定在我們的願。

  如果你持阿彌陀佛心咒,也期望能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當然便可能得生極樂世界,持其他本尊的心咒情形也是一樣,然而如果你持誦佛號或心咒,但卻發願能化現無量化身來救度衆生的話,由于這樣的願力,只要有衆生需要幫助,你就能化身在該處。所以一切決定在願,就像射箭一樣,箭要往那兒射,都要看你的靶在那裏。

  問:持命氣在身體上那個部位?

  答:我無法指出持命氣的位置,因爲它是一種氣,不只是持命氣,甚至其它四種氣也沒有一個特定的位置,但是在這兒我可以說一說它們的功能。以持命氣來說,它是生命之氣,有的時候人病倒或失去覺知,若有持命氣,就很容易再活過來,這就是它的功能和本質,但如果失去了持命氣,那無論什麼藥物或方法,都沒有用了,由此可知,持命氣是十分重要的。

  我也曾提到其它四種氣是從持命氣中産生的,如果氣流失了,能量精力也就流失了,故我提到一些保存氣和能量的方法,這些方法能使我們體驗到氣的完全能量,大家可能會好奇:當一個人完全保存了氣時,會是什麼情況呢?大家也許聽過一些以前的修行成就者的故事,他們爲修禅定連續幾天幾個月不吃東西,卻仍能保持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這即是氣存于體內的現象。

  問:什麼樣的活動或行爲會讓我們失掉這五種氣?

  答:通常一般人都逐漸地在流失這五種氣,但不是很快,就像皮球漏氣一樣,慢慢地,而當我們生起比較強烈的煩惱,如發怒生氣的時候,氣就會流失比較快。

  問:修行者是否要放棄父母兄弟及夫妻之情?

  答:學佛修行,並不是一定要放棄家庭、親戚或朋友,學佛真正要放棄的是我們的五毒,故若能舍棄五毒煩惱,那麼不管有沒有配偶,或有沒有和親戚朋友相處,都是一樣的自在,但若你不能摒除五毒煩惱,那不管你身在何處,都一樣會有問題,所以修行的人要放棄的,不是家人朋友,而是五毒煩惱。

  問:密法強調一師一本尊,此意義爲何?

  答:一師一本尊的說法讓很多人産生誤會,沒錯,密宗強調一師一本尊,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是說有了一位上師之後,就不能再跟別的上師學法了,這是大家要先弄清楚的,其次,所謂一本尊是指以一個本尊來修持,假設你對某一本尊特別虔誠,並能修持此本尊之法,那麼在本質上來說,你所修持的本尊,即是一切本尊的總持化身,故你不需要再去修持別的本尊法了,然而由于某些因素,你或許會覺得,比起你原來所修的本尊,你會更想修另一本尊之法,在這種情形下,有另一本尊是可能的,這也就是爲什麼雖然一切本尊的本質都相同,但卻仍有許多種形式化現的原因。

  而再談到一師的問題,此一上師乃是圓滿你修行的人,也就是說他是令你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的人,所以是“一”師,因爲一旦你成佛,就不再需要別人來教導你修行了,所以我們稱這位上師是根本上師,然而在此之前你絕對可以有許多上師,並從他們那兒領受教法。

  

  

《大手印無上心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