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課▪P3

  ..續本文上一頁給我們帶來的利益,不僅是今生的快樂,而且是生生世世的快樂,有遠見、有智慧的人更要有強烈的感恩之心!”

  (二)頂禮無垢光尊者(龍欽巴):

  法性界中證法身密意,光明界中見報身刹土,

  所化者前現化身利衆,遍知法王尊者前敬禮。

  全知無垢光尊者,是藏傳佛教中無與倫比、特別偉大的一位上師,此處以法、報、化叁身分別贊歎:從法身的角度,在無可言表的法性界中,他早已證悟了諸法不生不滅的法界密意;報身的角度,在顯現的光明界中,他現見了具有五決定(12)的圓滿報身刹土;從化身的角度,在所化衆生面前,他示現普通出家人形象,通過聞思修、講辯著的方式度化無量有情。在這樣叁身具足的全知法王龍欽巴面前,作者以叁門恭敬頂禮。

  我們作爲後學者,對全知無垢光尊者也要恭敬頂禮,他對整個藏傳佛教的貢獻不可磨滅,對所有衆生的利益無法估量,他被稱爲“法王”當之無愧。不像現在的世間上,這個也是法王、那個也是法王,明明沒有任何修證,也沒有利益衆生的殊勝功德,只靠發一些宣傳品、搞各種關系,就給自己冠以法王之名,這樣沒有什麼意義。而全知無垢光尊者,他所有的傳承弟子,無論是藏族人、漢族人,只要虔心祈禱他,都可以得到一分成就、一分修證,這是很多人親身體會到的。

  無垢光尊者的生平事迹,我以前翻譯過他的傳記(13),他的功德跟一般上師完全不同。然而,如今有些人對自己的介紹添枝加葉、大肆杜撰,我就看過一個人的傳記,裏面的內容遠遠超過無垢光尊者。其實,現在有些人跟古代大成就者相比,真的沒辦法用語言來說。就像漢地淨土宗祖師或者六祖惠能大師,他們的貢獻跟現在一個人比起來如何,大家心裏非常清楚。具有加持、具有修證的傳承上師,對整個佛法的傳播、度化衆生的事業有極其超勝之處,我們後人想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心的感受,根本沒辦法形容出來。

  例如,無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華智仁波切非常贊歎,這部論典可以說是藏地的修行次第論,論中教理也極爲豐富。依靠上師如意寶的加持,我們曾完整地學習過,不論是我講者,還是你們聽者,當時都有一分快樂,這樣的快樂也許會永遠存留在你們心底。我個人而言,在上師如意寶座下圓滿聽受《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是終生中非常難忘、最有意義的一件大事。大家現在這樣聽聞佛法、接受傳承,對有信心、懂得前後世的人來講,也有很高的價值,但若對佛法一竅不通,恐怕會把它當作世間的一堂課來對待,那所得的利益也就僅此而已。

  (叁)頂禮智悲光尊者(無畏洲、吉美林巴):

  明智照見一切所知性,大悲光明現于所化界,

  開顯深道頂乘教法者,持明無畏洲師前敬禮。

  此頌從智、悲、力叁個方面進行贊歎:尊者的智慧,對一切世俗法和勝義法通徹無礙;尊者的大悲光明,普現于一切所化衆生(14);尊者以其不共能力,開創了甚深密法的頂乘深道——“龍欽心滴”(15),並將此廣弘于人間。在上師持明無畏洲面前,作者恭恭敬敬地頂禮。

  智悲光尊者,又名無畏洲。他在6歲求學時,上師爲他取名“智悲光”;十幾歲開取伏藏之後,又得到“無畏洲”這一稱號(16)。他也是藏傳佛教中極了不起的傳承上師。他對佛教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創了“龍欽心滴”這一法門。

  作爲後學者,應當經常祈禱這些傳承上師。如果你沒有其他祈禱文,可以念誦這幾個頂禮偈,不斷地祈禱叁大傳承上師、無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若能如此,相續中的煩惱通過上師加持即可遣除,智慧和大悲無形中會自然出現。所以,我始終認爲,恭敬祈禱本傳上師是極爲重要的事情!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叁根本:上師、本尊、空行。

  (2) 甯提:藏文,譯爲心滴,即指一切佛法的精華醍醐。

  (3)《四心滴》:又名“四精義支”,即布瑪莫紮的《布瑪心滴》、蓮花生大師的《空行心滴》,以及無垢光尊者彙集前兩個心滴的《上師心滴》與《空行心滴》。其中,《布瑪心滴》和蓮花生大師的《空行心滴》叫“母心滴”,後兩個叫“子心滴”。

  (4)《七寶藏》:皆由無垢光尊者所造,分別爲《宗派寶藏論》、《勝乘寶藏論》、《竅訣寶藏論》、《如意寶藏論》、《法界寶藏論》、《實相寶藏論》、《句義寶藏論》。

  (5)由英國、法國的居士發心組建。

  (6)結文雲:“吾雖多聞繁冗詞藻論,善巧繪畫詩韻彩虹圖,然非大恩上師之言教,故此未雜自造之詞類。無等上師真佛出于世,雪域世間增上善妙矣,圓寂之時逝去尚未久,健在金剛道友可作證。”

  (7)《龍欽甯提前行儀軌》:其內容由智悲光尊者撰著,文字由弟子晉美成列沃色(第一世多竹欽)編輯。

  (8)有些人將《前行》的譯者換成自己名字,內容一個字也不改,然後開始對外發行印刷。

  (9)例如佛陀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將殊勝的禅宗法門傳給大迦葉,即是用持明表示傳。

  (10)口耳相傳:指上師口述,弟子耳聞。

  (11) 一部是《賢愚經》,一部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傳完這兩部法之後,法王在講《寶性論》的中途示現圓寂。

  (12)五決定:處決定、身決定、眷屬決定、法決定、時決定。

  (13)詳見上師仁波切翻譯的《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

  (14)智悲光尊者在傳記中說:“我用了七年時間專門修習大悲心,以此功德,我的法脈及法本肯定能利益無量有情。”可見,尊者大悲心的範圍十分廣大,不像凡夫人那樣,悲心僅限于自己的父母親友。

  (15) 有關龍欽心滴的來曆:持明無畏洲當時正在巴日寺閉叁年關。火牛年(1757)十月二十五日,在光明定境中,見自騎白獅飛至尼泊爾的博達塔旁。在彼處,一智慧空行母給他一個智慧寶盒,內中有五個黃卷和七粒水晶珠。他打開兩個黃卷,頭一個是用符號文字寫觀音修法,另一個是名爲“Nad Chang Thug Kyi Drom Bu”的指引授記。他吃下全部黃卷和水晶珠,然後先前被隱藏在心的有關伏藏教法的全部句與義,均如印刷般喚醒,清晰無誤。他將那些教法保密了數年。在土兔年(1759)他開始在桑耶寺附近的青浦閉另一次叁年關。在該次閉關中,他連續叁次于淨觀中見到無垢光尊者(1308-1363),亦因空行的多番勸請,故把那些伏藏教法記下來,是爲龍欽甯提法系。在木猴年六月初十,持明無畏洲首次公開此套伏藏教法,爲十五名弟子灌頂和傳法。

  (16)只有伏藏大師才能叫“洲”。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