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課

  

第二節課

  

思考題

  

6、《大圓滿前行》的內容是什麼?這些內容是否只是前行法?爲什麼?

  

7、本論是華智仁波切怎麼樣造的?你對此有哪些感觸?

  

8、有些人認爲,聞思太多了只會增加分別念,故而聽一兩部法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否正確?請以你自己的體會進行說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學習《大圓滿前行》之初,首先講對傳承上師的頂禮句。昨天華智仁波切頂禮了叁大傳承上師、無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今天開始頂禮他唯一的根本上師——如來芽尊者。

  (四)頂禮如來芽尊者:

  觀音自在顯現上師相,說法結緣令入解脫道,

  隨機調化事業無邊者,大恩根本上師前敬禮。

  有關曆史和授記中說,如來芽尊者是觀世音菩薩以善知識的形象,來到人間度化衆生,故被人們稱爲“觀音化身”。諸多伏藏品和經論中記載,凡與如來芽尊者直接或間接結上善緣的衆生,都能趨入解脫道往生清淨刹土。同時,他針對衆生不同的根基、意樂、界性,能施以不同的調化,度生事業無比廣大,教下弟子遍布天下。在如此殊勝、具有叁恩德(1)的大恩根本上師面前,作者以叁門恭敬的方式頂禮。

  如來芽19歲時依止智悲光尊者,在他面前得受了光明大圓滿的灌頂及竅訣。後來他前往石渠的紮恰瑪隆(托嘎如意寶建立道場的附近),在那裏閉關修行21年,現見了一切覺性本體,完全證悟了大圓滿,是曆史上公認的大成就者。

  他的親傳弟子猶如繁星般不計其數,其中最了不起的有兩大弟子——如太陽般的蔣揚欽哲旺波(2)、如月亮般的華智仁波切。華智仁波切依止如來芽尊者很長時間,後來依靠自己信心,獲得了上師相續中的一切功德。因此,華智仁波切唯一的根本上師就是如來芽尊者。

  在藏地,與華智仁波切比起來,如來芽尊者不一定那麼出名,但後代弟子聽到他的名號、學習他的教法,自然會得到不共的殊勝加持,從而獲得覺受、開悟,甚至持明果位。

  如來芽尊者晚年時,在石渠建造了紮嘉寺。他接近圓寂前,把自己的指甲交給華智仁波切,說:“你以後在紮嘉寺爲我造一尊像,把我的指甲用來裝藏,這像將與我無二無別。”據說這尊像如今成爲無數信徒的朝拜處。如來芽尊者的傳承弟子,無論是拉薩、安多、青海、康區、四川都不可勝數,其中很多人舍棄今世而前往寂靜處修行,最終證得了持明果位。

  所以,大家對傳承上師應恭敬虔誠地祈禱,如果不會念其他祈禱文,念這幾個頂禮句也非常好。一般來講,藏傳佛教的很多大法師在講經說法的開端,經常用華智仁波切的這些偈頌來頂禮傳承上師;很多人平時在自己的念誦中,也引用這幾個偈頌來頂禮傳承上師。華智仁波切本來有許許多多上師,但這裏主要頂禮了幾位特別重要的上師。這幾位上師,稍微懂得藏傳佛教曆史的人,都清楚他們的豐功偉績,包括他們給後人留下的著作、教下開悟弟子,以及對佛法和人類的貢獻。

  不過,現在真正懂曆史的人可能比較少。學校裏的老師教曆史時,只是讓大家記住:公元多少年,這個人怎麼樣出生;公元多少年,他離開了人世;他一生造過多少論典……完全是一種學術研究。我看過有些人寫的上師傳記,除了介紹年齡、時代、政治背景、畢生經曆等有相的東西以外,對無形的加持、無形的開悟,研究或者判斷的現象比較少。我們作爲佛教徒,對外在的曆史背景等固然要關心,但最關鍵的,應該是尋求內在的證悟,這一點對每個修行人來講很重要!

  (五)全論概要:

  圓滿教法遍知傳承論,竅訣精要即生成佛法,

  正道前行內外共不共,教言分支捷徑往生法。

  此引導文圓滿包含了釋尊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要從理論和實修相結合的角度講,也囊括了兩位全知所傳下來的論典——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所以,本文全部是竅訣的精華,依此修持定能即生成佛。它的內容分爲叁部分:共同外加行、不共內加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徑往生法。

  《大圓滿前行》涵攝了無垢光尊者和智悲光尊者論典的精華竅訣。比如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很多道友也都學過,華智仁波切在《竅訣金鑰》中贊歎道:“如來諸宗無謬具,如此善說前未有。”它圓滿具足佛教各宗各派的無謬教言,如此善妙的論典,在人類曆史上曠古絕今、前所未有。他還說:“九乘佛法皆居此。”所有九乘次第的佛法都居于《心性休息》中。這麼殊勝的《心性休息》,我有時間就翻一翻,看到它就非常歡喜。不過現在很多人業力深重,對具有加持的論典不願意看,而以分別念編寫的小說等,卻視如珍寶、愛不釋手,這類現象在末法時代層出不窮。其實,無垢光尊者和智悲光尊者傳下來的論典是最深奧的,而這些論典的竅訣精要,全部彙集于《大圓滿前行》中。故本論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總綱,依靠它,今生就能獲得圓滿正等覺佛果。所以你們不要認爲“這個法是前行啊,不一定很殊勝”,實際上它具足一切圓滿的教言,既可以算是前行,也可以算是正行。

  本論歸納起來分爲叁部分: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往生法。共同前行,又名共同外加行,其內容是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解脫利益、依止上師。不共前行,又名不共內加行,宣說了一切佛法之根本的皈依、利益一切衆生的菩提心、遣除罪障的金剛薩埵修法、積累資糧的供曼茶羅、加持融入自心的上師瑜伽。最後,是正行無上密法的捷徑——叁種往生法。全文共有這幾層內容。

  華智仁波切通過傳承上師的論典、根本上師的教言,依自己的智慧給後人留下了如意寶般的《普賢上師言教》。我們如果懂得這些內容,就可以算是一個合格的佛教徒。在藏傳佛教中,一個人只要學習佛法,上師通常會讓他先學《大圓滿前行》,這樣的傳統非常好,現在漢地爲主的很多城市,也紛紛效仿這種做法。希望這次結上法緣的佛友們,今後應該輾轉相告,讓更多人明白佛教的基本內容。否則,很多人表面上皈依佛教、是學密宗的,更有甚者,自稱有所證悟、有神通神變,但連基本的法理都不懂,則實爲可笑之處。

  我們沒有必要自欺欺人。如果想騙人,現在騙人的手段多如牛毛,最好不要利用佛教。我們今生得到難得的人身,並有因緣皈入佛教,應該秉性正直,如理如法地修學。當然,若沒有善知識和教典的引導,凡夫人僅憑自己的分別念,很難以通達深奧的佛法,所以務必要依止具有加持力的論典和上師,這樣一來,自相續才會逐漸調柔,煩惱也會得以調伏,之後才有能力利益衆生。

  (六)立誓句:

  顯而易懂義深極稀有,無等上師無謬之口傳,

  依照自心定解此宣說,願師本尊加持我相續。

  華智仁波切說:《大圓滿前行》沒有使用華麗的詞藻,只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明整個修行次第。盡管文字簡單,但意義十分甚深。這些內容是無等上師如來芽尊者的無謬口傳,我數數聽聞之後,依照自心對這些法的定解,立誓宣說這一部論典,祈請上師本尊加持我相續!

  本論的內容通俗易懂,就算是剛入佛門的小僧人,基本上也能看明白;但若細細琢磨,其涵義又相當甚深,縱然是聞思多年的格西、法師,也有許多不懂之處,個別內容很難以解釋。因此,《前行》從文字上雖然好懂,但它的意義極爲甚深,越思維越覺得它深奧,這就是聖者金剛語的特色。

  這部論典不是華智仁波切隨隨便便臆造的,而是他按照根本上師如來芽尊者的傳授,一字不漏記錄下來的。他在結文中也說:“我原本十分精通繁冗的詞藻學,也十分善巧繪製詩韻的彩虹圖,可這些並非大恩上師的口傳教言,故而我在論中未摻雜自己分別念所造的文字。”因此,所有內容均是如來芽尊者的無謬口傳,華智仁波切在其座下聽聞二十五遍以後,才彙集成了這一部《大圓滿前行》。

  古大德的聞法精神與我們確實不同。現在有些人不要說聽二十五遍,僅僅聽了叁四遍,再聽就覺得不耐煩了——“怎麼又要講《大圓滿前行》呀!”這種心態是不合理的。對本論,你也許文字上過得去,但內容不一定完全通達,反複聽聞還是有必要。2002年我在廈門剛翻譯完《釋迦牟尼佛廣傳》後,在閩南佛學院遇到一位廈門大學的教授,我們談了很長時間,聊了一些佛法和世間法的問題,包括現代量子力學與佛教之間的差別。當時他頗爲感慨地說:“以《大圓滿前行》爲指導,打好修行基礎特別重要。華智仁波切尚且在上師前聽過二十五遍,更何況是我們了?現在我看了五六遍,但還不夠,我發願每年看一遍!”如今過了這麼多年,不知道他每年看了沒有,如果有他的電話,我倒很想問一下。

  大學教授一般會有傲慢心,但他還是很有智慧的,對《前行》越看越有勁兒、越看越有道理,不像有些人那樣,看一遍就把法本扔一邊去了。所以我們對法義應無有厭足,不能聽一部法就可以了。前段時間,有些人說:“我已經學了《入菩薩行論》,又學了《親友書》,現在要不要學《大圓滿前行》?我會不會聞思得太多了?”這種擔憂沒有必要,我曾讀過蔣揚欽哲旺波尊者的傳記,裏面說他一輩子聽法有七百多函!我看了大吃一驚。短暫的一生中,很多人不要說七百多…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