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課▪P2

  ..續本文上一頁函,連七十函也沒有;不要說七十函,連七本書的傳承也沒有圓滿過。有些人學一兩部論典就滿足了,這種心態要不得,學佛應該有強烈的渴求心,不能得少爲足。若是世間的妙欲,你大可知足少欲,有一間房子就夠了,沒有必要貪太多,但是對于佛法,應該欲望越大越好——學了一本書肯定不行,還要再學一本;這法聽過一次不行,還要再聽一次;五十萬加行修了一次不夠,還要再修兩次、叁次、四次……

  當然,我們修加行時,不能只修不共加行。以前有位法師講經時說:“修五十萬加行很簡單,幾天就搞定了,這不算什麼。修共同四加行才是最難的,一定要花大量時間!”他覺得五十萬加行輕而易舉、微不足道,但現在很多人卻認爲,磕十萬個大頭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其實這是心力不夠的表現。假如你心力比較強,在對治貪嗔癡方面,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會覺得多。

  本文的內容,是如來芽尊者的殊勝口訣,華智仁波切再叁聽聞之後,得到相當穩固的定解,遂將自己的覺受和竅訣如實落在文字上,這即是《大圓滿前行》的由來。我們作爲後學者,也應當牢記自己上師的教言。我曾講過法王如意寶的一個弟子,他是巴塘的,平時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僧人,但他十多年來一直記錄法王的日常講話,哪怕是一句開玩笑、對弟子的批評,也全部落在文字上。去年法王圓寂叁年時,他把這些印成一本書,大家都感覺非常稀有。以前上師在的時候,我們對很多話沒太大感觸,知道上師肯定會天天說這個、批評這個,但上師離開人間之後,就算是非常普通的語言,現在慢慢去思維,也能體會出甚深的密意,覺得一般人肯定說不出來。同樣,華智仁波切也是將如來芽尊者的教言,包括上師引用的印藏大德之教證,完完整整地寫下來了。

  在寫的過程中,他祈願根本上師、傳承上師以及本尊、空行、護法加持自己,願這部法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正因爲他當時的祈禱和發願,如今《大圓滿前行》的加持不可思議,很多人看了以後,內心短短的時間就會改變,對一生的影響相當大。在座的很多道友也是依靠這個法本,解決了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大問題,通過傳承上師的加持,相續中才有了聖者的無漏聖財。

  我始終認爲,學習佛法的過程中,祈禱本傳上師尤爲重要。一旦上師的加持融入你心,聞思修什麼法、辦什麼事都比較容易,不然,做很多事情難如登天。因此,大家要經常祈禱傳承上師,願他們的大悲、智慧和利益衆生的不共能力,全部融入自己相續,讓自己將來像他們一樣,在利益衆生方面顯出特殊的力量。我們只求這一點,不求其他人天福報,沒必要希求加持自己活得長一點,或者晚年時退休金一點不扣,全部拿到手裏。我們唯一求的就是利益衆生,哪怕粉身碎骨、壽命短暫,也絕不畏懼退縮,“願我生生世世具足利益衆生的力量,擁有度化衆生的勇敢之心”,這就是菩薩勇識的發願!

  至此,已講完了本論前面的幾個頌詞。

  附:

  

日修閉關要訣

  最近大家都在修《大圓滿前行》共同加行,具體修行之前,我給大家順便講一下修行要訣。

  這個要訣適合于共同加行,也適合于不共加行,此爲華智仁波切和堪布阿瓊的教言精華,我自己一直以這種方式在修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希望你們掌握有些竅訣後,在有生之年也以這樣的方法修持。不要像現在有些世間人,爲了身體健康或疾病痊愈而修一些瑜伽、武功,這種行爲跟我們這裏的修行教言差別非常大。我本人依止上師之後,只要想得起來,就會按照這種方法修,希望你們也能長期這樣修持。

  此處所講的,主要是閉關的明確修法,這可以歸納爲一天的修要,即一個人從早上到晚上該怎麼修行。修行時可分入座和出座,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入座分爲兩座、叁座、四座、六座等許多層次。如果你時間特別緊,沒有修六座的時間,至少也要保證早上或晚上修一座。我認識的一個同學,她是政府部門的高官要員,白天工作非常繁忙,但晚上始終保持一座修行,六七年來一直沒有斷過。人的信心還是很重要,只要有信心,時間和環境都可以空出來,哪怕被關在監獄裏,也照樣可以虹身成就,就像昔日很多高僧大德一樣。有些人總是抱怨:“我沒有修行的自由,我的家人很壞啊!”但你再怎麼沒有自由,也肯定比監獄好一點,監獄裏的人尚且有機會修行,你爲什麼抽不出時間?因此,縱然你平時再忙,也應盡量空出一座的時間。包括學院有些發心人員,我希望你們最少要完成一座修行,這是起碼的要求,倘若連短短半個小時都不能修,那你可能已經轉生到“無暇”中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一天的修行。一般而言,心滴派的修行人非常重視入座修行,每一天的修行,可分爲晨起修行、日間正式修行、晚睡修行叁個階段。

  

晨起修行

  早晨首先觀想,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通過搖動金剛鈴和手鼓的聲音,讓自己從無明煩惱的睡夢中醒來。

  醒來之後,馬上念“喇嘛欽、喇嘛欽……”,祈禱上師垂念自己,或者念21遍百字明。然後在床上安住一下,觀察昨晚做的是惡夢還是善夢,做惡夢則譴責自己,做善夢則隨喜和回向。

  起床以後,最少要磕叁個頭。磕完頭就開始洗臉、刷牙、方便、提水等,做一些日常瑣事。爾後打掃佛堂,在佛像前供水、供香等。

  

日間正式修行

  正式修行,包括前行、正行、後行叁部分。

  一、前 行:

  什麼事情都做完後,關上房門,開始入座。按照堪布阿瓊在《前行備忘錄》中的教言,前行必須具足叁個要點:

  

1、身要:入座的時候,先在舒適的坐墊上,身心放松,稍加休息。然後作毗盧七法,即1)雙足金剛跏趺或半跏趺坐。2)雙手結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拇指相觸,放于臍下。3)脊背端直:不可東倒西歪,也不可前俯後仰。有些修行竅訣中說,身端直則脈端直,脈端直則心端直,心端直則覺性自然現前。4)頸部稍向前屈:不能往後仰,也不能左右歪斜。5)臂膀後展放松:不要向胸前內收。6)雙目垂視鼻尖,不能睜得太大。7)舌抵上颚。

  

  2、語要:一般口中的念誦叫做語要,但這裏不是講念誦,而是與呼吸有關,即指排九次垢氣。

  具體做法:右手握金剛拳(3),壓在右大腿根的動脈上。左手以叁股金剛印按住左鼻孔,從右鼻孔中排叁次垢氣。同時觀想:無始以來自他衆生以嗔心所造的一切罪業,以白色氣體的形象往外排出(4)。

  然後左手握金剛拳,壓在左大腿根的動脈上,右手以叁股金剛印按住右鼻孔,從左鼻孔中排叁次垢氣。同時觀想:無始以來自他衆生以貪心所造的一切罪業,以紅色氣體的形象往外排出。

  最後雙手都握金剛拳,壓在兩大腿根的動脈上,從兩鼻孔中同時排叁次垢氣。心裏觀想:無始以來自他衆生以癡心所造的一切罪業,以黑色氣體的形象往外排出。

  這叫做排九次垢氣。之後,有些引導文中說,開始念元音咒(5)、輔音咒(6)、緣起咒(7),如果實在不會念,也可直接念“嗡啊吽”,依靠諸佛菩薩叁金剛(8)的加持,使自己的語言得以清淨。

  這樣排垢氣,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瑜伽,而實際上,我們相續中的貪嗔癡垢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全部排出。就像吃飯前要把碗洗幹淨、倒水前要把水桶洗幹淨一樣,正式觀想之前,也應將相續中的垢染通過排氣的方式來淨除。

  3、心要:可分兩個方面,一是發心,二是祈禱。

  1)發心:修行時務必要觀察自己的發心。

  如果是無記心,則把它轉爲善心。

  如果是惡心,則徹底舍棄,不要生起。

  如果是善心,它分爲世間、出世間兩種。世間善心,包括救畏心和善願心。所謂的救畏心,是害怕怨敵、病魔等損害,而渴望遠離這種怖畏;所謂的善願心,是希求發財、健康、漂亮、工作順利等人天福報。以這些目標而修行是不合理的,理應把它舍棄。出世間善心,又分聲聞緣覺之發心、大乘菩薩之發心。其中聲聞緣覺希求自己解脫之心,我們也要舍棄,而唯一希求大士道的菩提心——爲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衆生,讓他們獲得圓滿正等覺佛果而修行。

  略而言之,發心就是排除無記心、惡心、世間善心等不良心態,真正生起菩提心。

  2)祈禱:在前方虛空大概一尺高的地方,觀想自己的上師,坐在千瓣蓮花獅子寶座上。假如你對上師信心特別大,則可觀想上師現在的樣子,如法王如意寶《上師瑜伽速賜加持》中的觀想方法一樣;假如你信心沒有那麼大,則可將上師觀爲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等聖尊形象。

  然後,在上師面前一心一意祈禱:“十方諸佛菩薩的智慧總集根本上師如意寶您,請一定要垂念我、加持我!讓佛法融入我的心,遣除所有的迷亂分別,讓我修行圓滿成功,最終獲得無上證悟。”尤其是,如果你正在修人身難得,就祈禱“願我像上師您一樣,人身難得的境界在相續中生起”;如果你修的是壽命無常,就祈禱“願我像上師您一樣,壽命無常的境界在相續中生起。就在這一座上,就是現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在我相續中生起來”。以無比的恭敬心一直這樣祈禱。祈禱的過程中,一般要求念上師祈禱文,此時以非常強烈的信心合掌,在上師面前念7遍或21遍祈禱文。

  祈禱完之後,觀想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變成無二無別。在這種境界中安住,不跟隨過去的分別念,不執著現在的分別念,也不迎接未來的分別念,盡可能什麼都不執著。

  以上是前行的身要、語要、心要。

  二、正 行:

  上師瑜伽本來屬于前行,不過也可當作正行來修,一邊祈禱上師一邊磕頭,將此作爲一個座間,最後作回向就可以了。但若沒有將上師瑜伽作爲正行,而是作爲前行,那修完上師瑜伽以後,…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