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函,连七十函也没有;不要说七十函,连七本书的传承也没有圆满过。有些人学一两部论典就满足了,这种心态要不得,学佛应该有强烈的渴求心,不能得少为足。若是世间的妙欲,你大可知足少欲,有一间房子就够了,没有必要贪太多,但是对于佛法,应该欲望越大越好——学了一本书肯定不行,还要再学一本;这法听过一次不行,还要再听一次;五十万加行修了一次不够,还要再修两次、三次、四次……
当然,我们修加行时,不能只修不共加行。以前有位法师讲经时说:“修五十万加行很简单,几天就搞定了,这不算什么。修共同四加行才是最难的,一定要花大量时间!”他觉得五十万加行轻而易举、微不足道,但现在很多人却认为,磕十万个大头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其实这是心力不够的表现。假如你心力比较强,在对治贪嗔痴方面,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会觉得多。
本文的内容,是如来芽尊者的殊胜口诀,华智仁波切再三听闻之后,得到相当稳固的定解,遂将自己的觉受和窍诀如实落在文字上,这即是《大圆满前行》的由来。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当牢记自己上师的教言。我曾讲过法王如意宝的一个弟子,他是巴塘的,平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僧人,但他十多年来一直记录法王的日常讲话,哪怕是一句开玩笑、对弟子的批评,也全部落在文字上。去年法王圆寂三年时,他把这些印成一本书,大家都感觉非常稀有。以前上师在的时候,我们对很多话没太大感触,知道上师肯定会天天说这个、批评这个,但上师离开人间之后,就算是非常普通的语言,现在慢慢去思维,也能体会出甚深的密意,觉得一般人肯定说不出来。同样,华智仁波切也是将如来芽尊者的教言,包括上师引用的印藏大德之教证,完完整整地写下来了。
在写的过程中,他祈愿根本上师、传承上师以及本尊、空行、护法加持自己,愿这部法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正因为他当时的祈祷和发愿,如今《大圆满前行》的加持不可思议,很多人看了以后,内心短短的时间就会改变,对一生的影响相当大。在座的很多道友也是依靠这个法本,解决了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大问题,通过传承上师的加持,相续中才有了圣者的无漏圣财。
我始终认为,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祈祷本传上师尤为重要。一旦上师的加持融入你心,闻思修什么法、办什么事都比较容易,不然,做很多事情难如登天。因此,大家要经常祈祷传承上师,愿他们的大悲、智慧和利益众生的不共能力,全部融入自己相续,让自己将来像他们一样,在利益众生方面显出特殊的力量。我们只求这一点,不求其他人天福报,没必要希求加持自己活得长一点,或者晚年时退休金一点不扣,全部拿到手里。我们唯一求的就是利益众生,哪怕粉身碎骨、寿命短暂,也绝不畏惧退缩,“愿我生生世世具足利益众生的力量,拥有度化众生的勇敢之心”,这就是菩萨勇识的发愿!
至此,已讲完了本论前面的几个颂词。
附:
日修闭关要诀
最近大家都在修《大圆满前行》共同加行,具体修行之前,我给大家顺便讲一下修行要诀。
这个要诀适合于共同加行,也适合于不共加行,此为华智仁波切和堪布阿琼的教言精华,我自己一直以这种方式在修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你们掌握有些窍诀后,在有生之年也以这样的方法修持。不要像现在有些世间人,为了身体健康或疾病痊愈而修一些瑜伽、武功,这种行为跟我们这里的修行教言差别非常大。我本人依止上师之后,只要想得起来,就会按照这种方法修,希望你们也能长期这样修持。
此处所讲的,主要是闭关的明确修法,这可以归纳为一天的修要,即一个人从早上到晚上该怎么修行。修行时可分入座和出座,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入座分为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许多层次。如果你时间特别紧,没有修六座的时间,至少也要保证早上或晚上修一座。我认识的一个同学,她是政府部门的高官要员,白天工作非常繁忙,但晚上始终保持一座修行,六七年来一直没有断过。人的信心还是很重要,只要有信心,时间和环境都可以空出来,哪怕被关在监狱里,也照样可以虹身成就,就像昔日很多高僧大德一样。有些人总是抱怨:“我没有修行的自由,我的家人很坏啊!”但你再怎么没有自由,也肯定比监狱好一点,监狱里的人尚且有机会修行,你为什么抽不出时间?因此,纵然你平时再忙,也应尽量空出一座的时间。包括学院有些发心人员,我希望你们最少要完成一座修行,这是起码的要求,倘若连短短半个小时都不能修,那你可能已经转生到“无暇”中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天的修行。一般而言,心滴派的修行人非常重视入座修行,每一天的修行,可分为晨起修行、日间正式修行、晚睡修行三个阶段。
晨起修行
早晨首先观想,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通过摇动金刚铃和手鼓的声音,让自己从无明烦恼的睡梦中醒来。
醒来之后,马上念“喇嘛钦、喇嘛钦……”,祈祷上师垂念自己,或者念21遍百字明。然后在床上安住一下,观察昨晚做的是恶梦还是善梦,做恶梦则谴责自己,做善梦则随喜和回向。
起床以后,最少要磕三个头。磕完头就开始洗脸、刷牙、方便、提水等,做一些日常琐事。尔后打扫佛堂,在佛像前供水、供香等。
日间正式修行
正式修行,包括前行、正行、后行三部分。
一、前 行:
什么事情都做完后,关上房门,开始入座。按照堪布阿琼在《前行备忘录》中的教言,前行必须具足三个要点:
1、身要:入座的时候,先在舒适的坐垫上,身心放松,稍加休息。然后作毗卢七法,即1)双足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2)双手结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放于脐下。3)脊背端直:不可东倒西歪,也不可前俯后仰。有些修行窍诀中说,身端直则脉端直,脉端直则心端直,心端直则觉性自然现前。4)颈部稍向前屈:不能往后仰,也不能左右歪斜。5)臂膀后展放松:不要向胸前内收。6)双目垂视鼻尖,不能睁得太大。7)舌抵上颚。
2、语要:一般口中的念诵叫做语要,但这里不是讲念诵,而是与呼吸有关,即指排九次垢气。
具体做法:右手握金刚拳(3),压在右大腿根的动脉上。左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左鼻孔,从右鼻孔中排三次垢气。同时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嗔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白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4)。
然后左手握金刚拳,压在左大腿根的动脉上,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中排三次垢气。同时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贪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红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
最后双手都握金刚拳,压在两大腿根的动脉上,从两鼻孔中同时排三次垢气。心里观想:无始以来自他众生以痴心所造的一切罪业,以黑色气体的形象往外排出。
这叫做排九次垢气。之后,有些引导文中说,开始念元音咒(5)、辅音咒(6)、缘起咒(7),如果实在不会念,也可直接念“嗡啊吽”,依靠诸佛菩萨三金刚(8)的加持,使自己的语言得以清净。
这样排垢气,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瑜伽,而实际上,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垢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部排出。就像吃饭前要把碗洗干净、倒水前要把水桶洗干净一样,正式观想之前,也应将相续中的垢染通过排气的方式来净除。
3、心要: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发心,二是祈祷。
1)发心:修行时务必要观察自己的发心。
如果是无记心,则把它转为善心。
如果是恶心,则彻底舍弃,不要生起。
如果是善心,它分为世间、出世间两种。世间善心,包括救畏心和善愿心。所谓的救畏心,是害怕怨敌、病魔等损害,而渴望远离这种怖畏;所谓的善愿心,是希求发财、健康、漂亮、工作顺利等人天福报。以这些目标而修行是不合理的,理应把它舍弃。出世间善心,又分声闻缘觉之发心、大乘菩萨之发心。其中声闻缘觉希求自己解脱之心,我们也要舍弃,而唯一希求大士道的菩提心——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而修行。
略而言之,发心就是排除无记心、恶心、世间善心等不良心态,真正生起菩提心。
2)祈祷:在前方虚空大概一尺高的地方,观想自己的上师,坐在千瓣莲花狮子宝座上。假如你对上师信心特别大,则可观想上师现在的样子,如法王如意宝《上师瑜伽速赐加持》中的观想方法一样;假如你信心没有那么大,则可将上师观为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等圣尊形象。
然后,在上师面前一心一意祈祷:“十方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根本上师如意宝您,请一定要垂念我、加持我!让佛法融入我的心,遣除所有的迷乱分别,让我修行圆满成功,最终获得无上证悟。”尤其是,如果你正在修人身难得,就祈祷“愿我像上师您一样,人身难得的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如果你修的是寿命无常,就祈祷“愿我像上师您一样,寿命无常的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就在这一座上,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在我相续中生起来”。以无比的恭敬心一直这样祈祷。祈祷的过程中,一般要求念上师祈祷文,此时以非常强烈的信心合掌,在上师面前念7遍或21遍祈祷文。
祈祷完之后,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变成无二无别。在这种境界中安住,不跟随过去的分别念,不执著现在的分别念,也不迎接未来的分别念,尽可能什么都不执著。
以上是前行的身要、语要、心要。
二、正 行:
上师瑜伽本来属于前行,不过也可当作正行来修,一边祈祷上师一边磕头,将此作为一个座间,最后作回向就可以了。但若没有将上师瑜伽作为正行,而是作为前行,那修完上师瑜伽以后,…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二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