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並不是念了這幾億心咒,而是聽聞過一些佛法!然而有些人聞思底子比較薄,對功德的輕重不太懂,包括學院極個別道友,認爲念咒語很重要,一邊聽課一邊念咒語或者用轉經輪,這都是不允許的。除非上師念傳承時特殊開許(2),此外聽任何法師講課時,心一定要專注。
漢地有些人聞法時坐在沙發上,左手拿一串念珠,右手拿一個轉經輪,眼睛看著電視,耳朵聽著聲音……希望六根都接收到法義。但我覺得這不重要,聽課的時候,其他所有善行要放下來,一心一意地邊看法本邊聽受。有些人聽法時不看法本,這也不合理。上師正在逐字逐句地作解釋,假如你能把這些內容倒背如流,那就另當別論了,但若對法義比較陌生,聽上師的課時必須要看書。而且聽法時不能左耳聽、右耳冒,聽完後一個字也記不住,應當將所聞的法義牢記于心,並經常實地修行。
釋迦牟尼佛親口說:“吾爲汝說解脫之方便,當知解脫依賴于自己。”上師攝受弟子的最好方法,其實莫過于宣講佛法。雖然對極少數上師而言,可以像噶舉派馬爾巴一樣,一直讓弟子苦行,最後通過不同的方便直指心性,以令其開悟,但對大多數上師來講,與弟子之間的關系,應主要建立在講聞佛法上。上師一定要講,弟子一定要聽,聽後還要身體力行,這才叫做依止上師。不但依止普通的上師如此,就算依止叁界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只此一法、別無他途。佛陀利益衆生的方法,唯一就是轉叁次*輪,而不是顯示神通等。因此,佛陀對有緣弟子說:“我已開示了趨入解脫的方便法,至于能否解脫,關鍵看你自己。如果沒有好好修持,即使我是功德圓滿的佛陀,對你也無計可施。”龍猛菩薩亦雲:“解脫依賴于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
在整個輪回生涯中,每個衆生全是自來自去。當代著名比丘尼圓照法師(她圓寂後心髒燒不壞)說:“自來自去自叁昧,自修自證自金剛。”一切解脫要靠自己,並不是像有些人所言:“我依止了上師您老人家,我的生活費、我的身體、我的證悟……一切統統交給您了!”馬爾巴也沒有答應米拉日巴這樣的要求。上師之所以攝受弟子,就是想通過佛法幫助他,而不是需要一個人給自己提水、背包、拿東西,否則,這種關系也不一定是師徒關系。
所以,上師的責任就是爲弟子講經說法。除了個別大成就者天天讓弟子幹活,終有一天把鞋脫下來給他一耳光,弟子頓然開悟以外,一般來講,引導弟子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如何聞法——聞法時不能戴帽子、不能穿鞋,遠離叁種過失、六種垢染,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聽受;然後教他如何修法——首先從加行開始修,不要從正行開始修,因爲弟子不懂,聽別人說正行很圓滿,肯定願從正行開始修,所以上師要告訴他修行次第;還有怎麼樣棄惡從善,怎麼樣斷除十不善業,怎麼樣修菩提心……一個一個地給他講。這樣依止上師就起到作用了。
有些弟子依止上師二十多年,成天背個包跟著師父到處跑,但師父從來沒傳過“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一句法語,一味地讓他修殿堂、修佛塔、放牦牛……就像地主對待奴隸一樣,天天使用他、役使他,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爲。如果上師是大成就者,此舉有甚深的密意,我們凡夫人也不敢妄加評論,但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在釋迦牟尼佛的傳承中,上師攝受弟子一定要依靠佛法。
希望我們這邊的很多法師以後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時,收弟子的標准,不要給別人剪個頭發、取個法名就可以了:“我認可你是我的弟子,你認可我是你的師父,從此之後,我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師徒關系。你不能得罪我,不然就是破誓言者!”——一句法也沒有傳,破什麼誓言?現在社會上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現象。所以,攝受弟子必須要傳授佛法,傳授佛法以後才算是真正的師父!
以上講了上師,下面開始講弟子:
作爲弟子,其他行爲不重要,關鍵要對上師所講的顯密深法念念不忘,時時刻刻銘記,然後依教奉行,將上師所講的教言付諸實踐,盡心盡力去修持。反之,如果你因煩惱深重,將上師所傳的法義抛之腦後而未記在心間,雖然聽聞佛法是有功德,但這種功德,小狗、小貓在聽法行列中也能得到。若對法義絲毫不能領會,前腳離開經堂,後腳就忘光了,如燒紅的鐵離開火馬上變黑一樣,你的相續不會因聞法而有所改變。
所以,在上師傳法時,大家當以難得之心,將每一字、每一句牢記于心。華智仁波切、堪布阿瓊以及漢地諸大德,在長期依止上師的過程中,對上師非常有信心,將上師視爲真佛,故而覺得上師所傳之法極其珍貴,竭盡全力記在心裏。我們實在記不住的話,也應想方設法用其他方式記錄下來。以前學院的有些道友,將每個上師所講的全部錄在磁帶上,最後離開學院時有好幾袋,這也是對法希求的一種表現。可是現在有些人對聞法有種厭煩心,覺得上師一直沒完沒了,眼巴巴地盼望著下課,這種人對佛法的詞義是不能領會的,如此與未曾聞法幾乎沒有差別。
要知道,依止上師的根本是讓你學到一點佛法。比如,世間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並不是老師承認“你是我的學生”,學生馬上就能獲得利益。即使老師像愛因斯坦那麼了不起,但你一個字都沒有學的話,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意義。依止上師也是同樣,如果弟子依靠上師學到一些佛法知識,以此令自己煩惱減輕,智慧日漸增上,依止上師才有價值。相反,假如你整天給上師做事情,但上師相續中的智慧一點也沒得到,那真的沒有多大意義。
尤其是現在末法時代,作爲上師一定要廣傳佛法,因爲不懂佛法的人太多了。當然,弘法也不一定非要有上師的頭銜,一般的居士和出家人也義不容辭。因爲佛法是大家的如意寶,並不僅僅是幾個上師的,凡是想護持佛法的人,對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因緣成熟的時候,即使你沒有“阿阇黎”這種稱呼,也應當盡己所能地饒益衆生。哪怕路上遇到乞丐給他一毛錢,讓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弘揚佛法的行爲。因此,大家平時對佛法要有維護之心、弘揚之心!
總而言之,在聞法的過程中,首先要專注谛聽,之後要記在心中,同時不要摻雜煩惱,如果與煩惱混在一起,就算將所聞之法記在心中,也不能真正步入正法。以比喻說明的話,譬如向一個碗中倒湯,碗若是扣著,湯會灑在外面,裏面不可能沾一點一滴;碗底若是有洞,即使湯倒進碗裏,也會全部漏光;碗中若雜有毒藥,哪怕是最美味的湯也不敢喝。因此,這叁個過失要一一遣除,聽法的時候,既要專注,也要記住所聞法義,尤其是不能雜有煩惱及不良動機。
如果你爲了賺大錢、得名聲去聽法,相續中已雜有毒藥了,不管是誰享用都很危險。就像塔波仁波切(3)所說:“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惡趣因。”如理修持會成爲解脫因,但若智慧不夠、信心不夠,不但不能如理修持,反而依靠正法造惡業,正法就會成爲惡趣因。《華嚴經》亦雲:“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同樣是水,牛喝了變成乳汁,毒蛇喝了會變成劇毒。因此,聽聞佛法要遣除一切不善心,否則,你對上師生邪見、對同行道友生嗔心,以此心態來聽法是很可怕的。
不僅藏傳佛教中有這種說法,漢傳佛教的智者大師也說:“爲利名發菩提心,是叁塗因。”還有,藕益大師說:“毫厘有差,天地懸隔……醍醐成毒藥。”本來佛法如甘露醍醐一般純淨完美,可如果有些人沒有用好,它很可能變成毒藥。所以我再叁地強調過,城市裏好多居士聚在一起不容易,在那個場合中,盡量不要有一些非法,比如想依靠佛法做生意賺錢,聞法時産生貪心、嗔心、嫉妒心。若能在短短的時間裏,最初有菩提心,最後有回向,中間有正行無緣殊勝,聽法才有真實的利益。縱然你未證悟叁輪體空的境界,喇拉曲智仁波切說,聞法時若能做到一心專注,修法時安住于正見等持中不外散,不論學什麼法、修什麼法均以善心來行持,杜絕貪嗔等雜亂分別念,也是一種正行無緣。聽一堂課若能叁殊勝都具足,雖然只是一兩個小時的事情,但已爲一生積累了非常大的功德。
當然,依靠佛法能積累巨大善根,依靠佛法也能造下極大惡業。有些人聽法時對上師特別恨:“哼,又講什麼呀!天天講一個故事,不想聽!”就好像上師傳的是惡法一樣。而真正接觸惡法時,他卻是興致勃勃,看到電視裏貪嗔癡的畫面特別開心、津津有味,這完全是業力現前,依靠正法在造惡業。其實只要法師口裏講的是善法,即便他顯現上是凡夫人,實則與諸佛菩薩無有差別,沒必要把他當作壞人來對待。上師又不是教你殺人放火,你對上師生顛倒邪見,實在沒有必要!
不僅對上師不能起惡念,對同行道友也不能冷嘲熱諷、不屑一顧、心懷我慢:“他們懂什麼呀!我的左邊是個壞人,右邊也是個壞人,前邊是貪心大的人,後邊是嗔心重的人……唯一我很了不起,是芭蕉樹裏的一棵檀香樹!”諸如此類的惡分別念,都是惡趣之因,務必要一並斷掉。
綜上所述,聞法前要像洗滌容器一樣,先將內心的垢染洗幹淨,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雜煩惱這叁種過患,才能盛裝清淨的佛法甘露。因此,從明天開始,大家在聽課之前,要看看自己這種法器洗幹淨沒有?沒有的話,則應想盡一切辦法,用正知正念的毛巾好好清洗、好好擦拭。否則,你辛辛苦苦地去聽法,結果卻以惡分別造下極大惡業,這是非常不值得的!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單巴仁波切:又名單巴桑吉、帕單巴,他出生于印度南方,曾依止蓮花生大士、龍猛菩薩等五百位上師獲殊勝成就,住世571年,後于五臺山金剛窟中,肉身不滅而示現圓寂。據曆史記載,他前後五次來藏地弘揚佛法,是般若斷法的創始人。在醫藥學和般若斷法方面的竅訣非常多。
(2)上師念傳承的時候,一般不要求弟子心專注法義。
(3)塔波仁波切:繼承瑪爾巴、米拉日巴之傳統,創立了塔波噶舉一派。他幼年學醫,稍長以醫理醫道馳名,有“塔波神醫”之稱。傳授教法時著有《解脫莊嚴論》,開一代噶舉教法新風。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六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