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再多優點,但對它說:“你只要念誦一遍嗡嘛呢巴美吽,便可馬上成佛。”它也肯定聽不懂,就算你說話再有分量,它耳朵動都不動,全然不解其意,更不能說出一字一句。
當然,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議,旁生聽到法之後,雖然不懂,卻可依此功德轉生善趣。在漢地曆史上,旁生聞法而轉爲人身的公案不勝枚舉。比如,東晉後年,濟南的興國寺有位大通法師,他日日讀誦《法華經》。念經時,關房前天井邊上,有一條白頸蚯蚓,法師誦經叁年,它也聽了叁年。一天,有個小沙彌用鋤頭鋤草,無意中把它身體切成兩段。小沙彌很懊悔,掘些土來埋了它。這蚯蚓因聽聞《法華經》的功德,死後轉生爲人,後到寺院出家。雖然他目不識丁,卻能把一部《法華經》倒背如流,早晚一有空閑便誦經,叁十余年勤勤懇懇。後來他聽說大通法師坐化了,自己也動了往生的念頭,于是在空谷法師座下圓寂,並示現種種瑞相。
還有些旁生,是諸佛菩薩的化現。明朝有位讀書人,他養的一只白鹦鹉,天天早晨誦持觀音菩薩聖號、白衣神咒,並能背《歸去來辭》、《赤壁賦》及李白的詩。有一天,它告訴主人說:“我從西方來,還從西方去。”當天晚上,便安然往生了。《釋尊廣傳》中也有這類故事,像觀音菩薩化現的瑪哈巴拉(駿馬王)、佛陀因地化現的若和達魚等,都是佛菩薩以動物形象來度化衆生。
據說,唐朝還有只鹦鹉過午不食,只要是過了午的食物,從下午到晚上它看都不看一眼。(曾有個居士對我說:“受八關齋戒好痛苦,我要餓死啦,餓死啦!”只是一個下午,也沒那麼嚴重吧!但他可能習慣了吃東西,一直不斷地喊餓。我說:“餓鬼十二年都吃不到東西,你好好觀想一下。”“觀想不起來呀!餓得不行了——”)那只鹦鹉聽人說《阿彌陀經》中有它的名字(10),更有信心了,整天不停地念阿彌陀佛名號,非常非常精進。一日它突然憔悴而不快樂,馴養的人知道它壽命將盡,于是敲引磬助其念佛。每擊磬一次,它念一聲阿彌陀佛,等到十聲念完後,便安然而往生了。宋朝時,還有八哥念佛往生的。藏地曆來也有許多類似的故事。
曆史上記載的這些旁生,自有其奇特因緣,但此處華智仁波切的意思是:一般來講,旁生的確非常愚笨,讓它修行、閉關、做出世間善法,根本行持不了。而我們人,就算是最差的,即使不能長期守戒,守一天的八關齋戒也沒問題;就算念不了很多咒語,念一萬遍金剛薩埵心咒也應該可以。起碼人有這樣的優越性,而旁生一般沒有。縱然是世人眼裏最昂貴的旁生,就像藏獒,有的甚至叫價4000萬人民幣;以前日本人從美國花1000萬美金買了一只狗;1971年,美國某動物園以25萬美元買走一對大熊貓……這些旁生看似價值連城,實則一句觀音心咒也不會念,有意義的善根也不會做,甚至馬上就要被凍死了,也只能低頭忍受,坐以待斃,不會想任何其他辦法。如果是一個人,無論多麼脆弱,最起碼也知道去岩洞或樹下撿柴生火、烤火取暖。但是作爲旁生,卻連這種能力也沒有,更何況說生起修法的念頭了。
而天人等雖然身體美妙絕倫,卻不能成爲別解脫戒的合格法器(11)。所以,他們的相續也不具備獲得圓滿佛法的機緣。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大圓滿史》:全稱《藏傳佛教大圓滿傳承史》,是佐欽法王第七世轉世活佛旦增·龍多尼瑪仁波切曆時四年完成的一部曆史巨著。這本曆史巨著全面敘述了藏傳佛教甯瑪派大圓滿傳承的本源、傳承曆史和大圓滿諸傳承上師的略傳。
(2)《紅史》:藏傳佛教蔡巴噶舉派學者蔡巴·貢噶多吉著,成書于元至正六年(1346)。全書分4部分:一、印度古代王統及釋迦牟尼事迹;二、中原各王朝曆史;叁、記載直至元末的蒙古王統、帝系;四、吐蕃王朝至薩迦派掌權的藏族曆史。對吐蕃王統,以及薩迦派、嘎當派、噶舉派等的源流和世系有扼要記述;對噶舉派中塔布噶舉系的噶mb、帕木竹巴、止貢巴等支系的曆史,也分別有所介紹。
(3)《白史》:藏地大德根敦群培著。首次利用敦煌藏文寫卷和漢文史料,系統研究和考證了藏文的産生、藏族的族源、地名、服飾、風俗等古代藏族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問題,是一部論述吐蕃王朝芒松芒贊贊普以前西藏曆史的史書。
(4)《青史》:熏奴貝(童祥,1392—1481)撰,成書于明成化十二至十四年(1476—1478)。全書分15品,記述佛教傳播曆史。對公元978年以後佛教在藏族地區的複興、衆多支派的出現、各派的傳承情況及名僧事迹,記載詳贍,篇帙宏富,對曆史人物的生卒年、生地及有關寺院等均有明確記錄,援據古籍也予標明。1949年有英文全譯本。
(5)《敦珠佛教史》:又名《西藏古代佛教史》、《勝利王之鼓音》。是甯瑪巴法王敦珠甯波車(1904-1987)所著,主要闡述的是甯瑪巴的曆史。
(6)《贍部洲莊嚴論》:全稱《甯瑪十萬續會通·贍部莊嚴》,貢欽·吉美林巴所著。傳記中說:“吉美林巴一生把許多精力放在了振興佛教事業上。當時,舊譯教法中的一些法門經過幾百年的輾轉流傳已漸趨衰微,如不及時挽救,便有消亡的危險。過去許多法王、譯師、班智達們嘔心呖血建立起來的事業眼看就將毀于一旦,吉美林巴極不忍心。他出資組織人力物力,著手修繕敏珠林寺藏的所有《甯瑪續部》經籍,將每函的前五頁用五種珍寶調製的顔料謄寫,其余的用墨寫過,集成了二十五函。之後,又以缜密詳盡的論述寫出了《甯瑪十萬續會通·贍部莊嚴》,填補了甯瑪續部沒有目錄和綱要的空白,徹底根除了因此而造成的許多不必要的誤解和疑慮,爲後來者修學提供了方便。”
(7)《入行論》雲:“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佛陀身。”
(8)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推算,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爲8200多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
(9)四邊生: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10)《阿彌陀經》雲:“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11)別解脫戒,必須要以出離心爲基礎。但是天人貪著妙樂,恣情放逸,無法生起出離心,故而不能受別解脫戒,不能成爲別解脫戒的法器。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十六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