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課
思考題
80、什麼叫做根德圓滿?諸根不全之人對修法有何影響?請一一說明。
81、“業際顛倒”主要是指什麼?間接可引申爲什麼意思?要想不成爲業際顛倒者,在實際行動中應注意些什麼?你是怎麼做的?
82、怎樣才能對如來教法生起不退轉信心?通過聞思修行,你在這方面有哪些轉變?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我們學《前行》一定要修。講“人身難得”時,對每個引導文應再叁思維,之後真正體會到:人身極其難得,尤其是修習佛法的人身,更可謂寥若晨星,自己如今遇到佛法和上師,懂得取舍的道理,現在不修的話,死後墮入惡趣或轉生天界,就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生活中要常常這樣想。
以前甯瑪派、噶舉派、嘎當派的許多大德,對人身難得的修法非常重視,始終把它當作長期的修行內容,以此修法,最終圓寂時示現了種種成就相。大家如今也需要加行的基礎,從開頭到現在,我反反複複說過許多次,但今後還要不斷地說,只有說得多了,你們才有一些印象。
上師如意寶在世時,基本每年都要講《前行》,以至于當年跟隨上師的老弟子,對佛法的定解、信心,現在的修行人望塵莫及。學院如今有很多年輕人,有些沒見過上師如意寶,有些雖然見過,卻在他老人家身邊呆的時間很少,平時跟他們聊天、接觸可以看出,他們對佛法的誠摯心還是有差別。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過去上師特別強調加行,很多弟子在這方面下了一定功夫、花了一定時間,最後修行上取得相當的把握。
要知道,高深莫測的修行境界,不可能平白無故就産生,尤其是末法時代的衆生,不說無始以來,僅僅是這一輩子,從小到大就造了許許多多惡業,對貪嗔癡等五毒煩惱熏習得太久,若只是偶爾想想佛法的內容,得一點上師加持、佛法開示,就希望一反常態,以前的習氣立即斷掉,這很困難。凡夫人心態的改變要一步一步來,不能一下子立竿見影,除了極個別印藏漢的大成就者,因前世的善根非常深厚,遇到有緣上師稍加指點,當下即可開悟見性外,通常而言,大多數人還是要下一番功夫。因此,每個道友無論在家還是出家,修行上必須增加力度,要勇猛精進,時間上也是越長越好,在正規的佛學院或佛教團體中呆得久一點,否則,只學幾天幾個月就想改頭換面,肯定難于上青天。
你們有緣修學《前行》,應當值得非常歡喜。就我而言,每次要講這部法,都特別高興。此法確實特別殊勝,而且是傳承上師的教言,雖然我修得不好,但對它信心極大,這不是口頭上說,而是把上半生的時間、精力都用在這上面了。現在也有很多人對希求解脫興致勃勃,你們依靠這樣的法,哪怕得到少許利益,我付出一切也心甘情願。
希望道友們理應發願,有生之年盡量地聞思修行,這樣對衆生有利,對你個人也有利。作爲修行人,就是要調伏相續、幫助衆生,我前兩天也發了這個願:在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以聞思修行來度過,調伏自相續,以佛法饒益衆生。除此之外,作爲凡夫人,雖然遇到好吃的也會歡喜,得一件漂亮衣服也會高興,但並不是永遠的目標,這些就像是孩童的遊戲,再過幾十年看,全是假的。現在人對錢財、地位特別耽著,但幾十年後回顧一生就會發現,確實沒有什麼實質。其實人生要有一種目標,假如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其他什麼都不管,就跟旁生沒有差別了。
因此,對于加行,大家一定要時時串習。現在雖然零下20多度,但也不算太冷——上師如意寶曾求學過的石渠,比這裏冷多了,我有一次去那裏,當時還是夏天,感覺都寒風刺骨。在學院,我幾乎沒有這種感覺,即使有,也是初來求法的那段日子。那個時候的聞法條件,比你們現在的條件差多了。每天早上七八點鍾,我都在院子裏輔導,大家坐在冰凍叁尺的地上,個個穿得很單薄。我的院子只是一塊平地,沒有什麼墊子,大家都坐在地上學習,到了十點鍾左右,太陽才出來。接著又講第二節課、第叁節課……一上午都是這樣。
平時吃飯也很簡單。拿我來說,五六點鍾起床後,吃點糌粑,燒壺茶,把暖瓶灌得滿滿的,一天就不用生火了。到了中午,再吃點糌粑,喝一半瓶裏的水。下午一兩點鍾,上師如意寶傳法,多年保持不變——現在每每回想,心裏都很空,那樣的時光一去不複返了。上師下了課以後,有時跟弟子開玩笑,我就在上師身邊呆很長時間,有時我回去輔導,下午再講一些課。到了晚上,把瓶裏的另一半水喝光。所以,我每天通常只燒一次水,這種生活對修行確實很好。學院有些道友,生活上也比較困難,但這對修行幫助很大。否則,條件特別好的話,不管住在城市裏還是山上,對修行都會有影響。
我們現在這種學習機會,只是偶爾的,能否長期很難說。所以,對上師如意寶的許多教言,大家務必要認真對待,對佛法也要生歡喜心,天氣冷一點、生一點病、家人說這說那,沒必要特別去管,心要全部用在佛法上。只有清淨、平靜的心,才能對佛法全盤接受,就像鏡子擦得纖塵不染,影像才會一點不漏地顯現,不然,鏡子上沾滿油漬汙膩,什麼也顯不出來。因而,你們聽受甚深佛法,必須以信心、恭敬心專注谛聽,時間也是越長越好,別認爲學一年就夠了,假如對聞法得過且過,對吃穿卻要求很高,就純粹成了世間人,不是求解脫的修行人。
順便講這些,也許跟法義無關,可還是要提醒大家:冬天雖然寒冷,卻不要退失信心,對佛法的信心要穩固,否則得不到真實法義。只有得到法義,這輩子才不會退轉,不然,表面上學得再多、聞思得再久,心若沒有調化過來,就算暫時跟佛教徒一起生活,但過段時間遇到違緣,還是會激流勇“退”的。
己叁、根德圓滿:
學佛法要諸根具足,這裏的“諸根”不包括意根,主要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有色根。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爲出家持戒的法器。出過家的人知道,釋迦牟尼佛曾規定,出家必須要諸根齊全,否則,沒有資格加入僧團。之所以如此限定,一方面是爲避免招致外道、非佛教徒譏毀,令人對佛教不起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其本身無法圓滿地接受佛法。所以,不攝受這些殘疾人,並非是佛陀不慈悲。其實考公務員也是如此,要一一觀察智慧及不及格、面試過不過關、體檢有沒有問題,假如你眼睛不行、耳朵不行,則很難被錄取。(鼻根和舌根好像不怎麼用檢查,這方面得病的相對較少,醫學儀器的檢測能力也不太發達。)
具體而言,
(一)眼根不具足
如果眼根不具足,則無法親見上師、佛像、佛經、論典等。盲人真的很可憐,現在國家雖然想辦法爲他們找出路,辦些按摩學校,以令其有一技之長,但仍有諸多困難和不便。他們連白天還是晚上都不知道,親人還是仇人看不見,白色和紅色也分不清,且不說聞思修行,即便是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
(二)耳根不具足
如果是耳聾之人,則無法聽受傳承上師的教言、竅訣,聞思修中的“聞”與自己無緣,不要說有意義的佛號等聲音,甚至世間的唱歌、說話也聽不見。就算是聰明一點的聾子,懂得看口型辨別發音,仍和正常人有很大差距。記得小時候,我家旁邊住了一位老喇嘛,他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不過有時會讀唇語,我總喜歡故意逗他:“你好不好?”他回答:“好。”爲了看他能不能反應過來,我大聲地喊:“我要殺你。”他點頭說:“好好好。”——我小時候很壞的!所以,如果轉生爲聾子,恐怕沒辦法學習佛法。
(叁)身根不具足
倘若身根不具足,像臥床不起的植物人或癱瘓者,身肢麻木,對各種刺激無反應,大腦也喪失了意識活動,只能維持心跳和呼吸,則不可能聽聞、思維佛法。
2005年,美國發生了一件備受廣泛矚目的事情:女植物人泰裏多年處于腦死亡狀態,長期依靠進食管維持生命。她丈夫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停止給妻子進食,對其實施安樂死,但她父母堅決反對。從此,雙方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泰裏的進食管曾兩度被拔除,隨後又被恢複。關于她的生死權問題,國際上多次引發了激烈爭論。後來泰裏第叁次被拔除進食管,她雙親提出上訴,結果法院做出裁決,拒絕爲她插上進食管以維持生命。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國會通過的法案,要求聯邦法院重審此案,但聯邦法庭拒絕了這個訴請。最終,在進食管被拔除13天後,泰裏停止呼吸而死亡。(根據醫學經驗,一般人不進食只能生存7天,她卻活了13天。)當時,有些基督徒等宗教人士認爲,不管怎樣,她畢竟是一個生命,有自由生存的權利。但有部分不信宗教的人覺得,最好讓她早點死去,以免拖累家庭。
所以,我們平時應當發願:臨死前不要變成這樣的植物人,否則,不但給家人朋友添麻煩,自己也是生不如死,到那時,可能對叁寶起信心的念頭也生不起來。
當然,成爲植物人或癱瘓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某些疾病引發,有些是車禍、地震等意外事故所致。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些人被斷壁壓傷,半身喪失了知覺;我認識一個藏族人,前不久發生車禍,脊柱受損而下半身癱瘓,但上半身跟正常人一模一樣,反應、思維相當敏捷。
現在有些人偶爾生個病,就覺得特別痛苦,其實你能看、能聽、能活動,想到哪裏、想做什麼都自由自在,有什麼好抱怨的?若把那些病痛觀到自己身上,就會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苦,否則,你若眼睛看不見了,肯定會感到雙目失明之前的生活多美好;身體癱瘓了的話,就會知道沒有癱…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十八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