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十四課

  

第二十四節課

  

思考題

  107、判斷一個人修行好壞的標准是什麼?請說明理由。

  

108、怎樣做才不會草率進入形象上的修法?假如你周圍有人注重表面上的修法,你會如何引導他走出誤區?

  

109、在修行過程中,什麼才是真正的魔障?你對此有哪些認識?

  110、爲什麼說暇滿中只要有一種不齊全,就不具備真正修法的緣分?請用比喻加以分析。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這次講《前行引導文》,講得比較廣,時間上會很長,內容上,我也盡量增加一些自己所了解的,對你們修行有利益、有幫助的教言。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前行》放在重要位置來學,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實地修行。尤其在今年的學習中,務必要對共同加行部分生起定解。

  以前在藏地或漢地,雖然《前行》有人講,也有人學,但真正帶著實修的,卻比較罕見。因此,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後,我決定花一定的時間帶大家修行。否則,光是口頭上會說,而沒有將每一句貫徹到相續中去,想要調伏煩惱相當困難。所以趁這個機會,我再叁要求有機緣、有時間的道友,以閉關方式好好地修,尤其是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四加行,一定要打下非常穩固的基礎。當然,這個基礎能否打好,關鍵也要靠自己,而不是用一種製度約束你,用強迫的手段逼你——這樣或許有點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你能自覺修行。

  倘若沒有打好前行基礎,表面上修任何法,暫時可能有一些驗相、些許成就,但在今生來世的重大問題上,由于你相續與四加行不相應,故很難得到真實利益。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畢竟我們學佛那麼長時間了,就我個人而言,雖說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大成就者,但對佛教經論、尤其是甯瑪巴教法,算是比較了解的,有時候也觀過心。通過長期的經驗和觀察,我切實體會到,若沒有真正了解前行法,長時間串習每一個道理,修行不可能圓滿成功。如果離開了前行,你依止多少上師、看過多少法本、學了多少宗派,也只是在自相續種下善根而已,要斷除輪回之根非常困難。

  所以,這次有了修行因緣,大家千萬不要放過。你暫時不關注其他法也可以,但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放在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修法上。前段時間,我在二十幾堂課中,附帶講了《大圓滿心性休息叁處叁善引導文》的實修法。如今人身難得雖已觀完,但我要求再繼續觀修兩叁個月,此外磕大頭也在進行著。今年和明年中,我的原則是:專門給大家空出時間,讓金剛降魔洲和菩提學會的道友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修行上,同時也要不間斷聞思。

  人身難得,轉瞬即逝,希望大家用這兩年的時間,對共同加行真正有所體會。假如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不要說知識分子,即便是叁四年級的孩子,一看內容也講得出來。東北那一帶就有許多學佛的小學生,《大圓滿前行》可以隨便講,比我講得好多了。不過我相信,他們修行肯定不如我。盡管我修得很差,但至少一直在修,而他們只是口頭會說人身難得、八無暇是哪些,與內心卻沒有一一對照,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不具足,要想盡辦法使它具足;具足了,則要觀察它是暫時具足,還是有生之年不會離開。這些不共的觀修方法,有修行經驗的人才會有。

  因此,我近期要求你們,包括爲僧衆、爲衆生發心的道友在內,每天早上要觀修人身難得。這一點並不困難,只要對佛法生起了定解,就不會喜歡睡懶覺,也不會忙于其他瑣事。你過去之所以貪執那些,就是沒有對來世存在、人身難得生起堅定的信念,所以總找各種理由不學佛,即使學了,也只是敷衍了事。這是值得羞愧的。我就認識一些居士,天天用“忙”爲借口,把學習佛法推掉,既然他們沒有學,修行更不用說了。

  現在全世界學佛的本來就少,即使學了佛,大多數也是流于表面形式,真正依次第修行的屈指可數。很多人一開始就高攀大法,平時談論的也是:“你得過上師心滴灌頂沒有?得過大威德灌頂沒有?……”在他們心目中,獲得大灌頂就意味著即生成就,可馬上飛往清淨刹土,今天去極樂世界,明天去紅色銅山,這樣飛來飛去,非常快樂自在,卻根本不想從基礎修起,不知道前行法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不久前,我給大家傳了“項袋金剛橛”,很多人的信心倒不錯:當天,學院裏的金剛橛賣完了;第二天,色達縣的金剛橛賣完了;那時正好放假,據說成都武侯祠、北京等地流通處的金剛橛,也被統統請光了。甚至有些出家人,像康巴漢子別著藏刀一樣,把長長的金剛橛別在腰間——這說明你們在這方面很耽執。盡管金剛橛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有些人真的很可憐,什麼是金剛橛都不知道,如何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也不明白,只是覺得這個好看,用它可以降魔,凡對自己製造違緣的,就穿破他的肚子——是不是這樣想的?我沒有他心通,具體也不清楚。

  遺憾的是,沒聽說誰對《大圓滿前行》有這麼重視,覺得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法本,出門時也隨身攜帶,有時間就翻一翻。這樣的人恐怕沒有,不信可以舉手看看。所以你們對前行的重視程度不夠,跟我們學佛完全不同:你們是利根者,從果往下來;而我們是鈍根者,最初遇到《大圓滿前行》,就從人身難得開始修,讓這些境界一點一滴生起來。但事實證明,由于有了前行的基礎,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還是呆在學院中,而當年和我們共同出家的,因爲喜歡高攀大法,最後修行一敗塗地。

  所以,大家應當把握好這次機會。我自己雖然修得不好,但還是決定親自帶你們,安排的時間也相當長。在這麼長的時間裏,希望每個人對共同加行打下穩固的基礎。人身真的很難得,在這麼短的一生中,有多少機會修這個法?恐怕並不多。也許在你們這輩子中,廣修前行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而我帶你們修,也是如此。

  在修的過程中,大家要真正生起一種覺受,明白人身確實難得,這不是假裝的,要從心坎深處有感而發。若能産生這種感覺,看到芸芸衆生不學佛時,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憐,自己也會利用這個人身精進修行,不會讓它白白空耗——這就是我的目標。我自己是低劣的凡夫人,不敢承諾你們修了前行後,幾百人會當下開悟,馬上成爲一地菩薩。再說末法時代,果期早已經過了,也不可能如此。但只要每個人打下紮實的基礎,修行在有生之年就不會變來變去、退來退去,這對生生世世也是極殊勝的緣起。

  在漢地,我有時跟學佛多年的居士、出家人交談,往往聽不到對來世的關心,聽到的只是今生利益,或者神通神變,甚至一講到政治,他們許多術語就自然流露出來,而提到佛法,尤其是甚深因果,基本上都不說話了。這種現象不太可取。因此要知道,我們學習佛法,爲的是把佛法融入內心,而這一點,也正是曆代上師傳承佛法的目的所在。

  下面開始講課。《前行》每天講得不一定多,講的過程中,我經常在中間順便發揮,可能有內容不通順的,也有次第不連貫的,但華智仁波切的《前行》具有相當殊勝的加持,希望你們常常帶在身邊。如果說學習《入菩薩行論》,讓我們從總體上對大乘有所認識,明白了發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那麼學習這部《大圓滿前行》,將會令我們在對治煩惱、斷除我執方面,更具有實修性竅訣。同時,依靠傳承上師的無形加持,因緣聚合之時,我們相續中必定會生起慈悲、智慧等一些暖相。

  接下來繼續講:

  如果沒有善加觀察無垢光尊者講的十六種無暇,那麼在當今烏煙瘴氣的五濁惡世,衆生的見解、行爲日趨低劣,表面上看很多人暇滿無不齊全,也持有出家人或居士的外相,然而,包括高高座上的大法王、精美傘蓋下的大上師、久居深山的苦行者、雲遊四海的舍事者等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內,一旦落入了這些無暇的控製中,即使矯揉造作地修法,也終究不能邁入正道。

  這一段非常的重要!倘若沒有好好觀察,許多修行人會自欺欺人。他們自認爲不一般——不是一般的居士,不是一般的出家人,而是高高在上的大上師、大法王、大活佛、大成就者,一生處于衆人的恭敬、贊揚、鮮花和掌聲中,被視爲真正的善知識。可是,假如自相續被十六種無暇所束縛:要麼愚昧無知,要麼五毒粗重,要麼失壞律儀、毀壞叁昧耶戒……那不要說度化衆生,他自己都沒有步入正法之門。

  現在漢地有些居士對我非常恭敬,但我時時觀察自己,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所以,那些人很可憐,我也很可憐。類似的事情肯定還有許許多多,只不過自己沒發現而已。例如,我們住在僧團中,戒律卻不清淨;坐在法座上,對僧衆的事情安排不好……在這種情況下,來世勢必只有一條路,就是墮入惡趣,也許是地獄,也許是餓鬼、旁生。

  其實,修行人墮落的現象非常多。《五臺山志》中就有一則真實的故事:在唐朝,五臺山有位叫法愛的和尚,他做監寺二十年,私下以僧衆的財産買了一大片地,留給弟子明慧。法愛死後,生在明慧家做牛,力大能獨耕。叁十年後,牛老了,莊頭准備賣掉它。當晚明慧做夢,夢到去世的師父哭著說:“我用常住僧物爲你置辦田地,現在墮落爲牛,既老又瘦。願你剝我皮做鼓,再把我的名字寫于鼓上,凡有禮拜念誦,當擊這面鼓,我的苦才有解脫之日。不然,這塊地變成滄海,也未必能脫免。”

  第二天,那頭牛自己撞死了。明慧非常害怕,馬上集聚僧衆,把事情具體向大衆說了。並按夢中囑咐,把…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二十四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