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些地獄中。”(米拉日巴也說過:“惡趣主因爲嗔心,舍命亦應修忍辱。”墮入惡趣的因主要是嗔恨心,故甯舍生命也要修持安忍,不能隨便發脾氣。有些道友說自己十二年中沒發一次脾氣,這個很好!有些人一年發一次脾氣,有些是一個月一次,有些是一天一次,還有些是一小時一次,一會兒跟這個吵架、一會兒跟那個吵架,這是墮入地獄的因。)
接著觀想:“如今我已獲得暇滿人身,並有幸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師,聆聽了甚深竅訣,擁有行持佛法成就佛果的機會,此時此刻務必要下決心:爲了從今以後不轉生于那些惡趣,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修持!”每個人要有這樣的決心。這個也沒必要詳細解釋,只要你有心、有智慧,反反複複地讀幾遍,就會領悟到其中深意。假如你對華智仁波切的金剛語都沒感覺,那我這個凡夫的胡言亂語,你就更不會相信了。
總之,我們要再再思維上述道理,對以往所造的深重罪惡誠心忏悔,並立下堅定誓願:“今後縱然遇到生命危險,甯死也絕不造墮落地獄的惡業。”一方面這樣忏前毖後,一方面對現在身陷地獄的有情生起強烈悲心而發願:“但願這些衆生當下從惡趣中解脫……”
尤其是誠如華智仁波切所言,我們前世的父母親友如今正在地獄中受苦,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幾乎沒造什麼善業。看看今生的父母親友就知道,不要說往生極樂世界,就連下輩子獲得人身的善業,他們也沒造過,因此死後必定墮入惡趣。爲了救拔這些正在受苦的地獄衆生,我們共同念觀音心咒:
嗡瑪呢巴美吽……
給瓦德意涅德達我今速以此善根
賢瑞熱望拉措哲嘉內成就聖者觀音尊
桌瓦秋將馬利巴令諸衆生無一余
壇嘉德意薩拉括巴效悉皆安置于此地
以上的道理,要以圓滿加行、正行、後行來修持。在《前行實修法》中,每一引導文都要求以叁殊勝攝持,這樣的修法在《前行備忘錄》中也經常強調,但今天因爲時間關系,後面這一部分我不廣講了。
不過,你們每次聽到這些地獄痛苦,最好能去實地修持,觀想自己若真轉生于那些地獄,會感受何等的痛苦。然後看自己活著的時候,上述這些因造了沒有,如果造了,不忏悔就定會成熟。所以,該忏悔的有些業,必須要好好忏悔。
確實,忏悔相當重要。《長阿含經》雲:“雲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倘若你入佛門後破了戒,或者舍棄以前具有的正見,沒有好好忏悔的話,勢必會墮入惡趣。所以,我們佛教徒一定要相信因果,切莫因業力現前、環境影響,而造下可怕的惡業。當然,要想在什麼環境中都不動搖,前提必須要精進實修,比如這次修學了《大圓滿前行》,大家心裏要有一種轉變,這個很重要!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按照《心性休息》的觀點,近邊地獄中除了以下四個地獄外,還有一個無灘河地獄。
(2)有些佛經中,又稱之爲銅柱地獄。
(3)《觀佛叁昧經》雲:“所謂苦者。阿鼻地獄。十八小地獄。十八寒地獄。十八黑暗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镬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機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尖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如是等衆多地獄。”
(4)《明誓言續》雲:“失毀根本破誓者,不勤恢複之方法,下墮金剛地獄中,所有普通之地獄,痛苦合一亦不及,彼獄十萬分之一。”
(5)《佛說立世阿毗昙論》:十卷。陳·真谛譯。又名《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記經》。收在《大正藏》第叁十二冊。本書敘述了天地世界之建立,及有情世間之相狀。主要是宣說小乘的佛教觀,跟《長阿含經》的旨趣大同小異。
(6)《佛說立世阿毗昙論》雲:“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取有命衆生擲置火中。或熱灰中或熱砂中。或邪淫他婦過世法則入他境界。或出家破戒行住坐臥僧伽藍中……以此業報于中受生。”
(7)《佛說立世阿毗昙論》雲:“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取有命衆生。擲置糞坑或不淨處。乃至溝渎以此業報于中受……昔行何業受蟲食啖困苦果報。昔在人中或令蛇狗蜈蚣鼍鳄之屬。齧嚼有命衆生。或起惡心受用五塵。由此業報于彼中生。受鑽破食啖如是等苦。”
(8)《瑜伽師地論》雲:“次屍糞埿無間有利刀劍。仰刃爲路。彼諸有情爲求舍宅。從彼出已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筋血悉皆消爛。舉足之時還複如故。”
(9)《六道伽陀經》:宋朝中印度土沙門法天譯。宣說六道相之偈頌,與《六趣輪回經》類似。
(10)《瑜伽師地論》雲:“次刀劍刃路無間有刃葉林。彼諸有情爲求舍宅。從彼出已往趣彼蔭才坐其下微風遂起刃葉墮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
(11)《立世阿毗昙論》雲:“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行鬥戰事。與人刀仗遣令鬥戰。作如是言。汝等用此器仗取彼國土。長圍四合聚集多人肆意殺害。由此業報于彼中生。”
(12)地獄衆生若是女人,就會見到昔日苦苦愛戀的男人呼喚自己,下面也以此類推。
(13)《正法念處經》雲:“而此罪人。見彼樹頭。有好端正嚴飾婦女。如是見已。極生愛染。如是婦女。妙鬘莊嚴。末香坌身。塗香塗身。如是身形第一嚴飾。身極柔軟。指爪纖長。熙怡含笑。以種種寶莊嚴其身。種種欲媚。一切愚癡凡夫之人。見則牽心……然彼婦女以欲媚眼。上看彼人。美聲語喚。先以甜語作如是言。念汝因緣。我到此處。汝今何故不來近我。何不抱我。”
(14)《正法念處經》雲:“炎嘴鹫鳥。即啄其眼。火燃刀葉。先割其耳。如是被割。唱聲吼喚。刀葉炎燃次割其舌。次割其鼻。如是遍割。一切身分。欲愛牽心。如是到地。”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四十二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