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佛教在中華大地上,至今流行已2500多年,爲推動社會發展,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今黨和政府認真落實了宗教政策,使佛教事業得到了超速的發展,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求請經書的信衆更是越來越多。學佛拜佛成爲當今社會的時尚,成爲構建和諧社會一支強大的生力軍。
佛教的叁藏十二部乃爲至極的經典,是佛教徒的本經,是信仰佛教善男信女的教義,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遺産,更是國中瑰寶。少人知道經典來之不易,多少高僧大德,爲了求得經書法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唐代高僧玄奘大法師去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的磨難,九死一生取回了七百多部真經,使世代的後人聞到了佛法,看到了經書。他留下了一首讓後人知道今天看到的經典是先人用生命換來的感歎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千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河沙遮障力疲悼;
後賢若未聞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誠編《佛識慧集》這份學佛資料,目的是使道友在誦讀經書時,遇到一些不明的問題,它能幫助你了悟,起到助學的作用。更加激起你學佛成佛的信心。對于所節摘出於高僧、明師、仁德、智士之手的資料,真誠的恭敬致謝!我們將懷著崇敬的虔誠心,學習你們的弘法精神,贊頌你們無量的功德,阿彌陀佛!
注:主要資料來源:妙樂恩師的開示、陳義孝居士編的《佛學常見詞彙》、茗山法師《注音備要》、《念經儀規》、趙金桃居士著的《妙樂法師》、廬山鐵佛寺信衆弟子敬印的《釋妙樂恩師啓示》等。
——編者:慚愧弟子梵心
二00七年初夏于南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