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丘的職責(羅睺羅法師)

  

比丘的職責

  

羅睺羅法師 講演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比丘的職責》。也就是說,根據佛法,一個比丘應該對佛教、對社會盡到什麼樣的責任。

   當初,佛陀建立僧團,曾經告誡弟子:比丘應爲人類謀福利。」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比丘要進行自我修持,要修戒、定、慧,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還應具有豐富的知識,深刻的理解佛法。比丘要對別人進行教誨,自己首先要做出典範。這是出家學佛所必須具備的最根本的一條。菩薩要修般若波羅蜜多達到解脫的彼岸,從而爲人類做出貢獻。一個比丘要想很好地爲人民服務,他自己就要有理論修養和品德修養。

   佛陀創立的僧團組織並沒有自己的私有財産。比丘得到某一樣東西的時候,這件東西是屬于整個僧團的,比丘個人只是爲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而得到他應得的一部分,誰也不許謀取自己的私利。

   當時佛陀有六十名大弟子,他們經過佛的教誨,成爲適合于弘傳佛法的有知識的人。佛陀對他們說:「我已得到了解脫,你們也應得到解脫。你們還應使更多的人得到解脫。爲此,你們應到各個地方去弘傳佛法。一個人到一個地方去,不要兩個人在一起。因爲僅有六十名弟子,一人一處,就可以到六十個不同的地方去。」爲了整個人類的福利,他們到各地弘傳佛法。這是佛教誕生後,第一批弘揚佛法的僧伽。因爲他們所宣傳的教義適合于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佛教很快得到了發展。

  佛陀是反對神的。大家知道,當今世界上有許多宗教,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主張有一個造物主,有一個神。他們認爲世界是神創造的,有神的存在,才有這個世界存在。佛陀反對這種說法。他主張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有情,創造世界、統治世界的神是不存在的。我們的人類社會不是由神來統治,而是由人自己來管理自己。社會的進步或衰退,發展或消亡,不是取決于別的,而是取決于人類本身。

  佛陀在世的時候,印度盛行種姓製度(現在也還有)。在當時的印度,一個人生下來就屬于一個種姓。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受人供養,專修淨行;第二個種姓是剎帝利,掌握政治大權,統治人民;第叁個種姓的吠舍,是從事商業、農業、畜牧業的人;第四個種姓是首陀羅,他們是奴隸,最貧窮,最卑賤,沒有社會地位。種姓製度規定一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決定了他一生高低貴賤的社會地位。佛陀堅決反對這一套理論。他認爲一個人的出生,完全不能決定他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人的高低貴賤是由他品德和行爲決定的,不是由他的出身決定的。所以佛陀是印度第一個反對種姓歧視、反對階級歧視的人。

   佛陀還教誨大家,一個人的進取有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經濟方面的富裕是外在的,精神方面的修養是內在的。佛教認爲一個人應該有一定的經濟力量來維持自己的生存,具備衣、食、住、行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條件,一個人應該依靠自己的勞動獨立生存于社會,不應欠外債。如果能賺取些錢財,也不應該專爲自己享受,專爲自己發家致富,應該拿出來發展社會生産和興辦社會事業。這是講的外在的、經濟方面的進取。一個人的心靈純淨比起經濟富裕更爲重要。《長阿含經》裏有一部《善生經》,這部經講的是做一個在家佛教徒應該具備的道德規範,子女對父母和父母對子女,師長對弟子和弟子對師長各應盡怎樣的責任,親戚朋友之間,主子和仆人之間各應保持一種什麼樣的關系,都講得非常透徹、非常清楚。

   爲了佛法住世,佛陀派了不少弟子到各地去弘揚佛法。他們用這些樸實的處世做人的方法在人群中進行教化。因爲這些道理,能夠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所以能夠對社會起促進作用。直到現在,那些佛教國家的比丘都還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們生活在人民群衆之中,給人們指出高尚的精神生活道路。他們是人們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的指路明燈。比丘的責任很重大。他們首先應該加強自己在戒、定、慧叁個方面的修養,否則就不能勝任弘傳佛法、教化人群的工作。指導人們過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是人們進取的內在層面。就生活方面來說,道德生活的充實比經濟生活的富裕更爲重要。

   中國是個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要達到勸人改惡從善的目的,中國需要有很多良好修養和知識豐富的優秀比丘。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佛教可以適應社會主義的條件。一個比丘能盡到自己的責任,將有助于社會的發展。佛陀的教導和社會主義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是沒有矛盾的。中國需要有這樣一些比丘來進行工作。現在中國佛教界已經開始積極培養有知識的比丘,不久還將派五名學僧到斯裏蘭卡去學習佛法,學習巴利語。現在僅僅是開始。佛陀初轉法論時也只有五名弟子,現在你們也派五名學僧到斯裏蘭卡去學習,回來以後,可能擴展到五十、五百、五千‥‥。寺廟裏僅僅搞一些佛事活動,是不能體現整個佛教的精神的。要達到佛陀救世度人的目的,需要一批有知識、有修養、有道德的比丘進行工作,進行宣傳。青年僧伽對佛教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如果認爲佛教僅僅是念念經、拜拜神,那麼他們的認識就錯了。我們應當明白地告訴他們,佛教還有它更高超、更深奧的理論。比丘要把這些高超深奧的理論隨時隨地向信衆們進行宣傳,這是比丘義不容辭的職責。

   所有這些職責都落到你們青年學僧的肩上。所以,你們應該好好學習,既要學習佛法,還要學習現代科學,特別要著重修養,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

   上面講的這些,就是比丘應盡的職責。

  (轉載自《法音》1986年第4期。斯裏蘭卡羅睺羅法師于1986.5.5在南京棲霞山寺傳戒法會上的講演,由鄧殿臣譯語,釋淨根整理)

  (1991.2.《新雨月刊》第42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