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講演錄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法華經講演錄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太虛大師講述

  民國十年秋在北京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莊嚴王、即釋尊時華德菩薩遠劫之前身,夙具善根,中經一世著于邪見,幾不能複聞佛法。賴其王夫人及二王子善知識勝緣之力,得以往聽法華,重識本心,卒舍外道仍住正見。本品敘此,既顯善友之力,亦顯是經之力。以所敘皆王前世本因之事,故曰妙莊嚴王本事品。在禀命流通中,爲第四節;在全經品第中,則居第二十七。

  丙四 功德勝力以流通

  丁一 敘本緣

  戊一 敘述時人

  爾時、佛告諸大衆:“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

  此標舉佛世及菩薩父子。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謂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法時代中,有一國王,其名爲妙莊嚴也。彼王宿因中,修增上福德以爲莊嚴,故得王位果報,稱妙莊嚴王。夫人及二子,不昧于本來清淨心,並能轉變王之邪見,化染爲淨,故其果德之號均名爲淨。

  戊二 廣明由緒

  己一 贊二子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密、屍羅波羅密、羼提波羅密、毗離耶波羅密、禅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方便波羅密、慈、悲、喜、舍乃至叁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又得菩薩淨叁昧、日星宿叁昧、淨光叁昧、淨色叁昧、淨照明叁昧、長莊嚴叁昧、大威德藏叁昧、于此叁昧亦悉通達。

  此明二王子之德。是時、二王子尚未從佛出家,已具大神通力,且已久行菩薩道得諸叁昧等,顯爲夙植德本之菩薩而示現爲王子身也。方便波羅密、爲果後之利他智,合上六度爲七波羅密。愛衆生、令得法樂爲慈,憫衆生、欲令解脫爲悲,有所饒益、歡喜無悔爲喜,所作福祐、無所希望爲舍:此爲四無量心。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爲四念處。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爲四正勤。欲、念、進、慧、爲四如意足。信、進、念、定、慧、爲五根。此五轉生功用,則爲五力。念、擇、進、喜、輕安、定、舍、爲七覺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正定、爲八聖道。合爲叁十七品助道法。淨叁昧以下諸叁昧,皆其所分別修習諸法門功用成就之定相。

  己二 善友引化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衆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衆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此明時佛說法導王,二子啓母詣佛。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以欲引導王故,特說法華。顯王本具夙因,今當度脫,遂爲法華會當機之人矣。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爲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此釋母令化父。淨德獨憂念妙莊嚴王信受外道,心不清淨,深知其著于婆羅門神教之非。苟非夙具清淨本因,何足以知此?顯二子爲大智心增上,而淨德則爲大慈心增上,所謂本爲菩薩、而示現王後宮女身者是也。淨德以王爲家國之長,若著此邪見不能信佛,則將爲一切之障,不聽我等皆往佛所。以王素信神教,故欲以示現神通爲方便教化,遂令二子試爲之也。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湧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于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複現小,小複現大;于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此釋二子現神通行化。念父、謂憂念妙莊嚴王著于邪見、心不清淨也。湧虛空、出水火、現大小等事,皆神境通十八變所攝。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爲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間天人衆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此釋時王慕通向佛。因信神通故信其子,因信子故信子師,遂委宛而入佛門,赴法華之會,作當機之人矣。

  于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我等爲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于彼佛所出家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諸佛甚難值,我等隨佛學。如優昙缽華,值佛複難是;脫諸難亦難,願聽我出家”!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此釋二子化成修道。因已信解,故堪任發無上心。可知以佛道化人,但使其確能了解、決定生信,則度生之佛事已畢。是以昔日示現爲二王子者,今複欲示現出家。既示因緣已畢,兼勸當時四衆,應于佛作難遭之想也。沙門、息滅諸惡,淨受自在之義。優昙缽華、值轉輪王出世,始出應瑞,喻不常有。脫諸難亦難,謂解脫八難,既生人道,複得遇佛甚難也。總言:值佛在世,從佛出家,必可成道,此爲甚難遭遇之美事,故二子啓求而淨德亦遂許之也。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昙缽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此釋子請父母、及時詣佛。龜豈易渡海,必匿居浮木之孔,始可隨流飄渡。然以一眼之龜,覓浮木之孔,甚言其難值。今生值佛法,皆由宿福深厚,故不可負此難遭之遇也。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于法華叁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于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叁昧,欲令一切衆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叁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于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叁匝,卻住一面。

  此釋王及眷屬、同詣佛所。諸佛集叁昧、謂集一切佛功德。王宮八萬四千人,皆能持經。二王子及王夫人,悉久證甚深叁昧。顯此眷屬之因緣,今正美滿成熟,盡是彼佛法華會上應受度脫之人也。

  爾時、彼佛爲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璎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跏趺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衆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衆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此釋時佛爲王說法授記。示、教、利、喜、即開示正見,教以修行,令獲利益,大生歡喜。此時王始見佛,一聞說法,即大歡悅,斯所謂發起宿世善根,堪任發無上心者矣。

  始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爲授因記。作娑羅樹王佛等,爲授果記。

  己叁 出家獲益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爲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妙莊嚴王出家以後,經八萬四千歲始證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發宿命通之智。始知二子來生我家,爲作佛事故,爲轉我邪心令住佛法故,蓋已悟知善友之增上緣矣。法性體本具一切淨功德,以修習此經故,即以令自清淨及令人清淨爲莊嚴,盡得自在,是爲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何沙諸佛,親近恭敬,于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衆生令住正見”。

  此釋時佛證明善友因緣。能遇善知識者,皆由曾種善根,能種善根者即可遇善知識,二者互爲因緣。而善知識所作之佛事,皆爲衆生令得見佛,令發無上心,令離邪見,令住正見。而所以得成爲善知識者,則又由于無量佛所受持法華經。由是可知法華經者,即衆生之大善知識,而衆生欲種善根以遇善知識者,亦正當于法華經中求之種之矣。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绀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果”。爾時、妙莊嚴王贊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于如來前一心合掌,複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複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嗔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此釋贊佛歎法、永離邪見。甚希有、未曾有,均不易形容而力爲贊美之極詞。功德圓滿、智慧究竟者,始得具足叁十二相,成佛報身。王略舉佛相數事以爲贊,蓋贊相即所以贊佛,故次即歎佛法有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謂教理,所以生善;戒、謂戒律,所以遮惡。如說而行者,身心俱泰。王既證知,故複謀利大衆示現宣言,謂當隨佛正法而行,不當隨自心之業力而行致生諸惡也。

  丁二 會古今

  佛告大衆:“于意雲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丁叁 勸歸禮

  “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衆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丁四 結勝益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遠塵離垢,就小乘人言爲斷見惑,應得初果。就大乘人言,爲證我法二空,應證初地。法眼淨,謂照了一切法悉皆空相,而惟是一相無相之法也。

  

  

《法華經講演錄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