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幕演說

  [法的真實本質/開幕演說]

  

  開幕演說

  

  S.N. Goenka

  

  

  各位尊貴的法師與同在法上的朋友:

  

  這兩天我們聚集在這裏來了解什麼是法(Dhamma,Dharma),和如何將法應用到生活中。

  

  

  法的人生

  

  法是一種健康、和諧、健全的生活方式,是道德、倫理的生活。法是生活的藝術:如何生活得內心平靜和諧,如何帶給周遭平靜和諧的氣氛,而使周遭的人也能沈浸于平靜和諧中。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從事任何身體或言語上的行爲,不傷害或危害其他的生命。

  

  戒殺是因殺生會傷害他人及幹擾社會的和平;戒偷盜,戒邪淫,不說謊,不說負面的話,不在背後道人長短或造謠,不說無意義的話浪費自己與他人的時間。除了不做這些不當、不道德行爲外,也不應該飲酒和用麻醉品。一旦開始沈迷于酒中,就變成酒醉的奴隸。在麻醉的狀態下,即使你的理智非常清楚你不應該做,你仍會不停的做著不善的事。因此應戒除所有的麻醉品。

  

  在表面上,過著不傷害他人的道德生活,你帶給社會平靜和諧。也許你就認爲已經幫助了他人,但這並不正確。事實是當你身體或言語上不從事不善的行爲,是對你自己有利。

  

  法會幫助你了解爲何戒律這樣製定,因爲法是適用于每個人的普遍通用之自然法則。你不能只是透過參加類似這種的研討會或在知識層面去了解,或在信仰、情感層面去接受,而必須自己親身去體驗實相。

  

  

  

  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

  

  一旦你開始發掘自身內的實相,自然的法則就會顯現。也許是因知識上的了解或出于對覺悟者教導的信仰,你提醒自己不該傷害別人。但當你深入內在,透過體驗而了解到你不傷害別人,事實上就是不傷害自己。

  

  除非你先傷害自己,你無法傷害他人。除非你先殺害自己的平靜和諧,你無法殺害他人。除非你累積許多憤怒、憎恨、惡念與敵意,你無法殺害他人;當你産生這些負面情緒,你是第一個受害者,因爲你變得如此的痛苦。

  

  你無法實際的了解,除非你開始觀察自己身體範圍內身與心的互動。當你心中升起任何的負面情緒時,會影響到身體(物質),就一定會産生不愉悅的身體感受。這不愉悅的感受會再度影響你心中的負面情緒。當你産生更大的負面情緒,身體就會有更多不愉悅的感受;而身體中有了更多不愉悅的感受,會讓你再升起更多負面情緒。你是這惡性循環的犧牲品,結果是無盡的苦。

  

  如同佛陀說,Pubbe hanati attanamµ, pacchaŒ hanati so pare【殺別人之前,已先殺害了自己】。

  

  不要因爲解脫者、或老師說了這些話就全盤接受,這樣一點也沒有幫助。當你開始親身體會到身心互動的實相,事實變得如此清晰。你會了解傷害別人之前,你已先傷害了自己,沒有人會希望這樣做的。

  

  如果不小心將手放在火上,會燙傷你。重複犯幾次同樣的錯誤後,你不會再這樣做,因爲知道這會傷害自己。

  

  同樣,如果開始經驗到內在實相,不是在知識、感情或信仰上的,而是在實際層面上,了解到當産生憤怒、激情、或自我中心時就受苦。如果不斷重複的體悟,就會開始戒除這種行爲,因爲知道對自己不利。

  

  我們不想傷害自己,但出于無明我們卻不斷的傷害自己,因爲不了解內在實相。外在的實相只是表面實相,只是實相的一面。也許你認爲不快樂是因爲外在的事物,別人不對的行爲,或是不如意的外在環境。這全是表面實相。換言之,只是從一個角度或一面看到的實相而已。並非是整體的實相,只是部分事實,而部分事實是扭曲的事實,離實相很遠。當你能從不同角度見到實相,你開始了解實相的全貌。而當你如此做時,所做的每項決定將會是健全的決定;對自己或他人都有益。

  

  

  

  在實際層面發生了什麼

  

  如果有人咒罵、羞辱或對你做出不當的行動,你會痛苦。也許你認爲是別人的咒罵、羞辱或不當行爲帶給你痛苦。表面看來是如此,但在最深層面卻非如此。

  

  當我們開始了解身心互動的實相,如果我們像科學家、研究學者般去分離、剖析、分解、溶解,就會了解身與心如何交互影響。這樣,我們就會看到發生于內在的過程。有人咒罵,有些字眼進入耳朵,心的一部份會立刻認知這聲音。

  

  接著,心的第二部分依據記憶或以前的經驗認識到這聲音:「字眼,什麼字眼?啊!咒罵的字眼」,這同一部份的心下評估:「咒罵的字眼—這是很壞的」。

  

  然後,心的第叁部分,感覺到感受或波動的部分,開始運作。聲音只是一種波動,當咒罵的字眼一進入耳朵,它們就在全身産生波動。整個身心結構只是一團波動。如佛陀所說,Sabbo pajjal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pakampito【整個宇宙只是燃燒與波動,沒有別的了】。

  

  字眼不過是一種波動。但當字眼與同樣也是一團波動的身心結構接觸,,一種新的波動開始了。

  

  這就如同敲擊鑼的某一點,整個鑼開始震動。聲音與耳朵接觸,整個身心的結構開始産生中性的波動,當心的第二部分開始評價:「這是咒罵的字眼—這是壞的」,原本是中性的波動立刻變的非常不愉悅,而且心的感覺部分就感覺到這種不愉悅的感受。

  

  接著,心的第四部分立刻開始運作,它的功能是去反應:「非常不愉悅。我不喜歡。停止這一切。我不喜歡。」它開始以瞋恨及厭惡去反應。

  

  每次升起瞋恨、厭惡、惡念或敵意,你就受苦。你的心失去平衡,你的心失去平靜。

  

  

  

  法是普遍通用的

  

  這是法則,這是實相,這就是法。不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回教、基督教、波斯教、或是錫克教的法,這純粹只是法。

  

  法若專屬某特定宗派,法就不再是法。變成宗派就會有傷害。你必須了解法是普遍通用的。法不是佛教、印度教、回教、或基督教的法。法是自然的法則。

  

  例如我們說火的本質是燃燒,這是火的法則。如果它不燃燒,就不是火。如果是火就必須燃燒。

  

  當火燃燒時,你難道會說這是印度教的、回教的、佛教的、或耆那教的燃燒?或是印度人、歐洲人、美國人、蘇聯人的燃燒?燃燒就是燃燒,這是自然的法則。

  

  同樣的,當心中生起任何負面或不淨染汙的情緒,一定會燃燒。不淨染汙的本質是燃燒。當産生憤怒情緒,沒有人能讓你不燃燒。你可以堅稱自己是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耆那教徒或錫克教徒---沒啥差別;或自稱是高貴的人(brahmin)或低賤的階級(sudra)---並沒有分別。這是法則,這就是自然本質,這就是法。

  

  我們已遺忘了法。某人屬于某宗派,且從事某種儀軌或儀式,或擁有自己的信仰,覺得他自己很如法。另一人屬于另一種宗派,且從事另一種儀軌、儀式或典禮,或相信另一套哲學,他也覺得自己很如法,但是兩者都在欺騙自己。

  

  法與這些無關。它們只是各種宗派,而法是普遍通用的。不論是否從事這種儀軌或那種儀式,如果我們消除負面情緒,心就會純淨。根據自然法則,當心能消除不淨染汙,就自然會充滿慈愛(metta)、悲憫(karuna)、隨喜(mudita)、與平等心(upekkha);此人就立刻能享受到平靜與和諧。

  

  儀軌和儀式,哲學或教條都與法無關。我們已忘記內在深層的實相,普遍通用的自然法則沒有差別待遇,任何人將手放入火中,一定會燒傷自己。

  

  這與屬于什麼宗教,從事什麼儀軌或儀式,或信仰什麼哲學都無關。

  

  

  

  體驗法

  

  我們如何了解法?聽開示,可以從智識層面上說,這個法似乎很合乎邏輯、理性或科學。我們也許認爲法應該應用到生活中,不該有負面情緒,不然一定會受苦。

  

  但僅靠舉辦法會所得的智慧,一但離開會場立刻就遺忘。如果光靠法會就有效,印度應該是世上最如法的國家,而不是變成宗派主義的最大犧牲者。不再有人對親身體驗了解法感到興趣。除非親身體驗,所有說教都沒有用。

  

  我自己由親身經驗得知,說教是沒有用的。我出生在充滿了所謂如法氣氛的家庭,但家人都不了解真正的法。我們不知道任何可由自身體驗法的方法。

  

  幸運的是,我重生過。第一次誕生是肉體從娘胎出生,第二次誕生是從無明的盔殼中剝落,感謝我的老師烏巴慶,經由他的指導得以經驗內在的實相。

  

  

  

  當下法就有效

  

  當心中産生不淨煩惱,你立刻受到懲罰。如果你觸犯國家或地方的法律,或許還可以逃過懲罰或延遲數年。

  

  但在自然法則下,你無法逃脫製裁或獲得緩刑。自然不會等待到死亡時。一但違反正法,立刻就受處分。當心中産生負面情緒,自然絲毫不耽擱就處罰你。

  

  如果不違反正法,依著自然法則生活,並保持內心的純淨,就産生愛與慈悲,自然當下立刻就回報你。不會等到你死亡。當下就經驗到平靜與和諧。

  

  一但開始在經驗的層面上了解這自然法則,就開始走上正法的道路;開始實踐法,體驗法,在這一生就得到法至高、甜美的果實。

  

  但首先須將法從宗派的束縛中解脫。宗派只會帶你遠離正法。了解正法的真理,就不會再是宗派主義者。不再分別這個人或那個人,這規則適用每個地方每個人。

  

  如法的人,對于他人的咒罵,只會憐憫這個不幸、生病的人:「這個可憐的人産生憤怒、憎恨,所以非常痛苦。我該以什麼回報呢?不應該在熊熊燃燒的怒火中加更多油,反而應該報以愛、慈悲與善念。這是一個生病的人,爲什麼要讓自己也染同樣的病?爲什麼對他産生憤怒?」

  

  這雖容易在智識層面上了解與接受;但事實上,當有人罵你時,仍會回罵。你只是在智識層面而非經驗層面了解法時,就會如此。

  

  

  

  正法人人適用

  

  內觀不屬于特別宗派、地域或階級。正法人人適用,每人要透過體驗內在實相開始了解正法。

  

  就如同醫院、學校,我們也同樣有禅修中心,提供人們去了解並經驗內在的實相。之後就可以過著較好較恰當的生活,不再傷害別人---亦即不再傷害自己,所以可過著平靜和諧的生活。

  

  禅修者亦可釋放純淨的波動到周遭環境,任何與他們接觸的人也可以過著平靜和諧的生活。這就是正法。

  

  

  

  建議

  

  我希望已經參加正法課程的人,能更深入去發掘內在實相。你已開始搔到表層的內在實相。但越深入,你越能在非常微細的層面上了解實相,心也會越淨化。自然地,心完全淨化,充滿愛與慈悲的時刻將到來。但必須先深入內在,開始淨化的過程。你必須自己努力。

  

  我建議已經完成課程的人能繼續深入。十日課程只是一個獲得正法概念的開端。你應該參加二十天,一個月,一個半月的課程,甚至有機會的話叁個月的課程,才能真正了解正法。努力前進到大學的程度,不要老是停留在幼稚園階段。

  

  而連幼稚園都未進入的人,我建議來試一試,看看真理實相爲何,看看這個國家的聖人、智者、賢能者、解脫者所教導的實相爲何。

  

  不要將正法當成一種智識、情感或信仰上的遊戲。讓它是一種實際的經驗,爲你自己的好處、利益、平靜與和諧。

  

  我會如此建議是因爲我曾經曆沒有法的生活,但當時卻覺得我是一個非常如法的人。我捐獻許多錢,我自豪的說:我是慷慨的捐獻者,或是某個寺院的董事等等,我應該是一個如法的人。但事實上我沒有一絲的正法、沒有一絲平靜和諧。然而當我真正踏上體經驗正法的第一步,我整個觀感改變:我開始感覺到內在的平靜和諧,也才體會到什麼是真正如法的人。

  

  因已體驗過不同的兩種生活,我才建議你撥出十天。你不會浪費這時間的,你會發現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天。

  

  而當你找到正道,一步一步的邁進,達到完全解脫的最終目標,解脫使你``兔痛苦的不淨煩惱與負面情緒的束縛時,你就能享有真正的平靜,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快樂。

  

  

《開幕演說》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閉幕談話的摘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