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
1957年4月22日
『1957年4 月22日,阿育王寺: 我們聚集在禅堂誦經後,阿姜李作了一段開示。一開始我只聽見「禮敬阿羅漢……」,聽不清作爲開示主題的巴利經句,因爲他的話音弱,外面風大,我的雙耳嗡嗡作響。我靜心細聽,還是聽不清,直到他快講完時,我才聽清了以下這段話: 』
爲了淨化心,我們必須脫離對自我、對身體[色]、對心理現象[名]、對一切透過感官進入的對象的執取。要專心修定。隨時保持一心。不要讓它分成兩個、叁個、四個、五個等等,因爲你一旦使心合一,把它變成零就容易了。只要把小『頭』切掉,兩端一接就成。不過,如果你讓心分成好幾個,要把它變成零,就費時費力了。
還有: 如果你把零放在其它數字後面,就成了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幾百、幾千、直到無窮。不過,如果你把零放在前面,即使有千萬個零也不作數了。心也一樣: 我們一旦把它從一變成零,再把零放前面,其他人盡管批評我們,贊揚我們,再也不作數了。好也不作數、壞也不作數。這個心態,寫不出、讀不出,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不再有這種作數時,心就證得了清淨與至樂,如課誦本所說: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ññaṃ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涅槃爲至高空性。
涅槃爲至高之樂[34]。
這就是爲什麼經上教導我們,要隨時保持一心——這樣我們很容易把它擦了變成零。一旦能把它變成零,我們必然會放松一切執取。我們的心將證得清淨—— 這便是涅槃。
[34] 據英譯者,這兩句並列收錄于泰王拉瑪四世所編的巴利文課誦本。前一句源自中部121 《空小經》。後一句直接引自《法句經》203-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