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住呼吸與禅定開示 直路

  直路

  1956年9月14日

   你在觀呼吸時,必須試著切斷一切外緣。否則,讓自己散亂走神,是不可能覺察呼吸與心的精細層次的。

   體內的呼吸能量[氣能]可分成叁部分: 一部分位于心肺、一部分位于腸胃、第叁部分位于全身的血管。這叁部分都是連續動態的呼吸;不過還有一種呼吸——一種明亮、空性的靜態的氣——集中在心肺與腸胃之間的橫隔膜部位。不同于心肺中蒸發的呼吸,這類呼吸是靜態的。它不對身體的任何部位施加壓力。

   至于動態的呼吸,當它碰撞血管時,會有暖感或者熱感,有時導致鼻水的分泌。如果呼吸[風] 製壓了火元素,就會使血液清涼。如果火元素製壓了呼吸[風] 元素,就會使血液發熱。如果這些元素以恰當的比例組合,就升起一股舒適自在之感——放松、寬廣、寂止——好似有了觀察天空的無礙視野。有時,又有一種自在感——放松、寬廣、但有動態: 這叫做喜[piti] 。

   最適于專注的呼吸,是那種空性、寬廣的呼吸。使用這種呼吸,意思是,使用其中最占主導的覺受,例如當你有極其放松、極其空性、極其舒適之感時。不過如果有動感,就不要用它。只用那些空性、放松、輕質的覺受。用的意思是,擴大它們的範圍,使你的全身各部位都有空性的覺受。這就稱爲懂得使用現有的覺受。不過在使用這些覺受時,必須保持全然的念住與警覺。否則當空性或輕感開始出現時,你也許以爲身體消失了。

   在讓這些覺受擴展開來時,你可以一次傳播一種,也可以一起傳播。重點是使它們保持平衡,而且,你要同時把整個身體作爲覺知的單一專注對象。這就稱爲直道 [ekāyana-magga,一乘道] 。掌握了此道,就譬如你能把一塊白布,或者藏入拳心,或者展成兩米。你的身體也許有五十公斤重,卻感覺只有一公斤那麼輕。這就稱爲大念處[mahā-satipaṭṭhāna] 。

   當念住飽和全身,如同火焰飽和了汽化燈燈頭的每根燈芯時,全身的元素協同工作,好比一夥人協同做一件事: 各人在這裏那裏出點力,用不了多久工作就輕松完成了。正如燈頭的根根燈芯被火焰飽和時發出明亮的白光,同樣,如果你把你的心,浸沐在念住與警覺裏,使得它對有全身的意識時,身心兩者會輕起來。當你想用這股念力時,你的身感會立即大放光明,有助于培育身心兩者。你可以長久地站坐,不覺得吃力; 走長路,不覺得疲勞; 長期只吃少量食物,不覺得饑餓;一連幾天不吃不睡,也不失精力。

   于心,它將變得清淨、開放、無染。心也將變得明亮、無畏、堅強。信力[saddhā-balaṃ]: 你信心十足,好比一輛車開足馬力奔馳不息。精進力[viriya-balaṃ]: 你的精進將會加速、提升。念力[sati-balaṃ]: 你的念住與警覺力量強大,能知過去、未來。舉例說,宿世智與生死智: 這兩類直覺,基本上是念住的不同形式。你的念一旦充分培育,它會使你知見人們的舊業與宿世。定力[samādhi-balaṃ]: 你的定力強大,不可動搖。沒有什麼活動會殺死它。換句話說,無論你在做什麼: 坐著、站著、講話、行路,一想練定,心馬上收攝。任何時候你要入定,一想就有。等到你的定力強到這個地步時,修觀毫無問題。明辨力[pañña-balaṃ]: 你的洞見會像一把雙刃劍,對外在事件有敏銳的洞見,對內心事件也有敏銳的洞見。

   當這五力在內心出現時,心將會圓滿成熟。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明辨根[saddhindrīyaṃ viriyindrīyaṃ satindrīyaṃ samādhindrīyaṃ paññindrīyaṃ] ,將會在各自的領域中成熟、主導。成年人自會相互合作。當他們一起做一件事時必然成就。因此,等到有這五個成年人爲你做事時,任何工作你都能完成。你的心將會有功力摧毀內在的一切雜染,好比核炸彈能夠摧毀世上任何地方的任何目標。

   當你的心有這等功力時,解脫洞見將會升起,好比一根四面鋒利的長矛。它又好比一把周邊帶齒的電鋸,身就像那電鋸的支架,心就像那圓形鋸片: 轉到哪裏,它能把輸入的一切都給鋸開。這就是解脫洞見的本質。

   這就是當我們懂得如何使呼吸更精細、如何使靜態呼吸擴展開來利益身心兩者時,所能得到的果報中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把這些事牢記在心,盡量把它們運用于禅修,使我們能共享這些善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