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少做起 用心

  用心

  Intent

  1957年8月25日

  當一個人決定做一件事,轉身卻做其它不相幹的事時,他最初的動機根本不會有結果。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很愚蠢的: 他對自己忘恩、對自己背叛。就好比一個孩子向父母告辭,說他上學去了,可是卻出去遊蕩,看電影、看演出。父母不知情,以爲孩子在學校裏。等到發現真相,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這樣一來,孩子以四種方式傷害自己: (1)有欺騙父母的惡業。(2)浪費父母供他上學的學費。(3)本該在學堂裏學的知識不曾學到,他繼續無知。(4)死亡一日日逼近,孩子自己爲人父母,還是大字不識叁個。

  同樣地,當你不能一心一意修行時,也就是你來坐這裏禅定,心卻不跟身體在一起; 它出去遊蕩,想著與法不相幹的事,想家事、想兒孫、想這人那人、想身前身後的事; 你的心不能在寂止中確立起來; 眼閉著,心卻溜出去找各種念頭取樂; 看見貓狗,就逗一逗: 發生這樣的情形時,你也以同樣方式傷害自己: (1)你有欺騙老師的惡業,你告訴他打算禅定,結果卻不做。(2)老師不知情,作開示講到口幹,什麼結果也沒有。(3)你自己繼續無明。坐著修叁年,一點結果也沒得到。人們問你修得怎樣,你什麼門道也講不出,給老師造成壞影響。(4)死亡來臨時,你有痛有難,沒什麼內在財富帶去來世。因此你就繼續在輪回裏,再轉不知多少輩子,永遠不能達到涅槃。

  這一切,都來自不能一心一意。如果你做到一心一意修習佛法,無論怎樣,一定有果報: 或大或小,取決于你的能力。如果你打算修習禅定,要用心修。如果你打算聽法,要用心聽。如果你打算講話,要用心講。無論你做什麼,要用心做。那樣,你會從你的業中得到你要的果。

  要有果報,你用心時必須包括四個方面,才會成功。換句話說: (1)Chanda: 欲神足,指你想做的,如果你想禅定,要安于念住呼吸。(2)Viriya: 勤神足,要精進,不氣餒。即使身有痛感,要忍耐。(3)Citta: 心神足,做事全心全意。不戲耍。不讓心遊蕩出去想其它事。(4)Vimansa: 觀神足,當你真在禅定時,要觀察,看見是什麼使身與心升起甯靜與自在感。

  當你的禅定具備這四神足時,就好比坐在一把四腿堅實的椅子上。你不必擔心它會傾斜翻倒。這與坐在只有一兩條腿的椅子上不同。誰要是還在回想過去,可能會翻倒摔個仰面朝天。不過如果你坐在四腿堅實的椅子上時,即使誰撞了你,或者抓著椅子搖一把,你不必擔心會跌倒。即使他們搬起椅子挪到別處,你還是在上面坐得舒適。你根本不怕任何危險。

  你讓心堅定有力地專意于正在修持的善德時,就是這個情形。坐著、躺著,你有自在。在寺院、在家裏,你過得自在。吃、或者不吃,照樣自在。做許多事、做一點事,照樣自在。有一百億、一分錢沒有,照樣自在。死亡來臨時,你不受苦,自在地死。誰能做到這點,天神會拍手稱快。做不到這點,天神皺眉,魔羅與隨從會拍手大笑,因爲他們又打敗了一個佛弟子。想一想,你真要做成爲魔的弟子嗎

  我們必須以善巧與功德磨練自己,直到發光發亮。換句話說,我們以戒德、定力、明辨,擦亮自己的業。當你以定力訓練心智,直到把它調理得柔韌、強大,它會甯靜、清涼、明亮、閃光,好比深井中靜止的水,又好比天上的星。五蓋不能肆意踐踏你,因爲心的層次一直越長越高。它升得高時,會清涼起來。好比我們坐在這裏不覺得特別涼快,不過上升到離地面兩叁公裏高處,馬上清涼。不僅清涼,我們的眼睛也可以看得遠遠的。我們能看見人界獸界的生存狀態,看見下面世界裏生存的一切危險與困苦。我們對這些危險的理解深刻起來,于是再也不要回到下面去了。

  我們談到心處在高層次上,意思並不是它象飛機那樣升在高空,只是說,心的覺知由定力與明辨的訓練,提升到高層次。這時候,你會看見一切真假之事的因與果。你看見流轉輪回的危險,對于生老病死升起厭離感,把它們當成除了憂苦之外,什麼也不值。等到你這樣看待世事時,就對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失去一切挂念。你會專注于培養心智,從一切雜染與漏中解脫出來,再也不要在世間的生死輪回中遊來蕩去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