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少做起 (禅定)叁個原則

  叁個原則

  Three Principles

  1956年7月6日

  簡單地說,禅定有叁個極其基本的原則:

  1.正確的動機: 你必須下決心放下一切關于世間的想法與念頭。你不打算留著它們繼續思考。每一個關于過去、未來的想法與概念,都是俗事、不是法。要下決心,就做佛法修行這一件事,不做別的。換句話說,你打算在即刻當下修行。這就稱爲正確的動機。

  2.正確的目標: 這意味著心有正確的主題或者說聚焦點。這裏的主題是觀四元素[dhatuvavatthana,觀四大,四界差別],它是身念住[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的一個主題。簡要說,我們觀察構成色身的四大元素: 地、水、風、火。地元素包括體內堅硬的部分,比如骨胳。水元素包括液態部分,比如尿液、唾液、血液與膿液。火元素包括體內的熱量與暖意。風元素包括體內流動的能量感,比如呼吸。一切元素中,最重要的是風元素,也就是呼吸。如果色身其它部分有損傷──比方說,眼盲了、耳聾了、胳膊腿斷了,還可以活下去。但是如果呼吸沒了,活不下去,就會死。所以呼吸是一個重要目標,因爲它構成了我們覺知的一個基礎。

  3.正確的品質: 這個意思是,體內升起的舒適或者不舒適的覺受。當你照料出入呼吸,使它在色身各個部位自由流動時,會有好的結果。要仔細注意身與心從呼吸中所得的結果是好是壞。身體感覺開放、自在,還是緊繃、局促

   心感覺甯靜、安靜、愉快,還是煩躁、走神、混亂

   如果身與心有自在感,便是好結果。如果情形相反,便是壞結果。因此,你必須了解怎樣調整呼吸,使它舒適。

  至于心的正確品質,那就是念住與警覺。

  每次你修習禅定時,要試著遵守這叁個基本原則。只有那時,你才會獲得完整、正確的結果。至于定力的果報,有很多。它們隨禅修者心力的增長而升起; 以後我會作解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