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講演錄 (法師品第十)

  法華經講演錄 (法師品第十)

  太虛大師講述

  民國十年秋在北京

  法師品第十

  本經序分──序品第一,爲通敘一經之大意。自方便品以下八品,爲正明權實,叁根得記,茲已講竟。本經顯一乘之境,顯一乘之行,及顯一乘之果者。依玄贊科判,正宗分爲十九品;實則方便以下八品,可謂爲正宗分之正宗。蓋自此以下法師品等,已于正宗之中寓流通之意矣。在顯一乘境之中,共分叁章:其第一、爲正明權實叁根得記,即方便以下八品。其第二、爲歎人美法勸募持行,謂贊歎信持妙法之人,嘉善人所信持之法,與勸募信持妙法之人也。在此章中共有叁品:其第一、即爲法師品。但在本經各品之中,則位居第十耳。

  法師之義有二:一、能信解受持並爲人解說此妙法者,即爲修行者之軌範;是人即爲奉佛法者之師,此名人法師。二、妙法即諸佛菩薩及未來學者之師,以一切功德皆由此妙法而生;此妙法即爲奉佛法者之師,此名法師。

  依法華論十無上中,第十爲示現勝妙力無上。力者何?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五:一、證,二、信,叁、供養,四、聞法,五、讀頌持說。修行力有七:一、持力,二、說力,叁、行苦行力,四、教化衆生行苦行力,五、護衆生諸難力,六、功德勝力,七、護法力。持力攝叁品,本品即叁品中之第一持力也。

  丙二 歎人美法勸募持行

  丁一 人法可師

  戊一 明人法師

  己一 長行

  庚一 對佛現前法師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衆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于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此謂現前值佛受持妙法之人,即是法師也。藥王久持是經,燃身供養,能醫法身之五住煩惱病,以其當機,故呼而與言,因以正告現當受記之人也。八萬、即下天龍八部之衆。言萬者、舉其大數也。大士、菩薩之稱,就法華會言之,所有發心求道者,不拘所求之果大小,均爲菩薩,均堪稱爲大士。以聞此經一偈、一句者,皆當究竟成佛。經雲:“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雲:“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葦,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何況現在值佛信受此經,而有不由信生解,由解起行,卒能因行證果乎?蓋此經專顯如來種種說法,無論爲小、爲大,爲頓、爲漸,無不爲大乘,即無不爲使衆生逐漸成佛。法法雖各差別,一經融會佛之方便妙用,即知無有一法爲二乘說者;故于佛前聞是妙法華經者,佛悉許爲受記也。隨喜、即隨順歡喜,謂只隨順衆人而生歡喜,並未信受奉行。隨喜乃至一念,亦獲受將來作佛之記,以喜則不拒,喜則能信,信爲功德母;此一信喜之念,即爲領解此妙法之金剛種子也。

  庚二 不對佛前法師

  辛一 聞己隨喜法師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此謂佛滅度後受持妙法之人,即是法師。約分爲二,此釋聞法隨喜法師。

  辛二 正行六種法師

  壬一 明悲願

  “若複有人,受持、讀、頌、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于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于諸佛所成就大願,愍衆生故生此人間。

  六種,指受持、讀、頌、解說、書寫、供養此妙法也。佛滅度後,能正行此六種之人,即是法師。此先釋受持供養是經乃至一偈者,由于夙世悲願。受持、謂信受執持此經義于心,使不妄失。讀、謂朗讀此經。頌、謂背頌。解說、謂解釋演說。書寫、指寫經、刻經等事。供養、即以華、香、璎珞等供養此經。蓋此經爲描寫法界之影像,一切衆生可由此以證于法性,故供養此一偈之妙法,如供養一切佛之法身也。合掌恭敬、亦爲身、心二業之供養。言此正行六種之法師,遠劫以來,實已承事諸佛,夙植德本。然不生淨土,不住諸天,仍隨逐于人間穢土者,實以愍念衆生,欲爲化度,故示現于此也。

  “藥王!若有人間:何等衆生于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于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頌、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哀愍衆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

  此複釋受持供養是經乃至一句者,來世必當作佛。是諸人等,既曾多劫奉佛,今以悲願生此人間,正行六種,能使人聞其言而領解,因其行而觀感,此即爲廣演是經。能使人因正行六種之故,知是經較余經爲勝,此即爲分別是經。此人來世必得作佛,今即當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也。

  “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于我滅度後,愍衆生故生于惡世,廣演此經。

  此複釋生于惡世受持供養全經者,更顯是人悲願。以上于受持供養或爲全經,或爲一偈、一句,較量多少,實則經義無多少之可言。說遍十方塵刹,未足雲多;說僅一偈、一句,豈容言少?于此特顯行者之功德愈多耳!

  壬二 明尊重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爲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遺,行如來事,何況于大衆中廣爲人說!

  此釋說者爲佛使。竊說此經,即爲行如來事,即爲佛之所使;而廣爲衆說,功德尤多。蓋此妙法華經,爲諸佛如來秘密之大悲方便,所以曲順衆生導令作佛,惟如來能行之,亦唯如來能說之。故知能說此經之一偈、一句者,皆爲如來同體大悲願力之所加被也。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現于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頌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此釋毀者之罪甚于詈佛。蓋雖有惡人,未必常有惡心。今假有惡人,即以其不善之心當面詈佛,且久至一劫,此已顯其罪重,而猶不若以片言毀訾四衆讀是經者之罪甚。良以佛不因毀罵而有所動,毀罵亦無能有傷于佛;若毀訾讀是經者,則自損即以損他,容可以一言妨阻無數行者自利利他之功德。且此經爲叁世諸佛之法身,一切佛功德之父母,毀是經與毀讀是經者,是即毀壞一切佛功德之種子,故其罪莫重于是而甚于詈佛也。

  “藥王!其有讀頌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爲如來肩所荷擔。

  此釋讀頌是經者之莊嚴同佛,爲如來荷擔,即蒙佛加被之意。

  “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贊歎。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蓋、幢旛、衣服、肴馔、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

  此釋讀頌是經者,普受贊禮,人天供養。

  “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此釋讀頌是經者說法利生,由能讀頌此妙法華經,故其說法之利益,能使聞之者獲登上覺以至究竟,此人法師所以爲可尊重也。

  己二 重頌

  庚一 敘尊重之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當受持是經,並供養持者。

  自然智、即任運而得之者,如八地以上菩薩念念任運流入般若海是也。欲住佛道以成自然智,但當勤供養此受持法華之人。蓋能供養此人法師,即爲能以法供養于法也。一切智、即佛之究竟智,即無上正等正覺。欲疾登無上正等正覺,但當自爲正行六種之人法師,並供養一切人法師。由上兩義觀之,凡能受持是經及供養受持是經者,已可決其漸能成就自然智而終得證于一切智也。

  庚二 頌法師之德

  辛一 悲願殊勝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衆生。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舍于清淨土,愍衆故生此。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惡世,廣說無上法。

  自在所欲生,明由其悲憫之本願,示現受生,非由業報致生惡世。蓋有一人及多人能受持是經,是即能以法寶流通于世,減一切惡,增一切善,並成就一切出世善根,使佛種常出興于世而不斷也。

  辛二 可尊可重

  “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上馔衆甘美,及種種衣服,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聞。若能于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于如來事。

  以真能受持是經之正行六種法師,爲如來使,行如來事,故爲人天所應供養。須臾聞、言所得聞之經,只在須臾之間。

  “若于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其有讀、頌、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複過彼。

  此頌毀者罪重。

  “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無數偈贊,由是贊佛故,得無量功德。歎美持經者,其福複過彼。于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及與香、味、觸,供養持經者,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

  以此妙法爲一切佛功德母,故一歎美之詞,一須臾之聞,均足發起自利、利他之無量饒益,其福利非可等同也。

  庚叁 頌法最第一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于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此經、謂此諸經。諸經之法,或大、或小、或虛、或實,皆隨順衆生之機而說爲各各差別法。唯此經之妙法,自開顯以後衆皆領解,于是爲人天八部授記,爲二乘授記,爲菩薩授記,悉以成就此一乘妙法也。以此經法之妙,故能妙一切諸經之法。若無此經,則諸經之法,不過各爲相對之妙,非究竟妙。…

《法華經講演錄 (法師品第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