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暫
“比丘們,過去曾經有名爲阿羅迦的一位導師、一位宗師,已脫離感官貪欲。他擁有數百位弟子,他對他們如此傳法: “婆羅門啊,人生微不足道─—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日出時草尖上的一滴露水,迅速消失,不能久住,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露水─—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雨神降大雨時泛起的一個水泡,迅速消失,不能久住,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水泡─— 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木棒在水面劃出的一條水線,迅速消失,不能久住,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水線─—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遠行、急行、下行的一條山溪,沖走所載,無一時一刻一瞬的靜止,淌流、湍流、奔流而去,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山溪─—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壯漢在舌尖蓄起的一滴唾液,不費氣力一吐而棄,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唾液─—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火燒整日的鐵鍋裏投入的一塊肉片,迅速消失,不能久住,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肉片——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如被牽向屠宰場的一頭母牛,每走一步,是在趨近宰殺,趨近死亡,同樣地,婆羅門啊,人生如母牛─—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然而,比丘們,在那個年代,人們的壽命有六萬年,姑娘們五百歲可以出嫁。而且那時(只)有六種病: 冷、熱、饑、渴、排糞、排尿。然而即便他們如此長壽、如此久住、如此少病,那位導師阿羅迦對弟子如此傳法:“婆羅門啊,人生微不足道 ─—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 ”
“比丘們,如今,一位正語者當然可以說:“人生微不足道─—有限、微小、苦多、絕望多。人當如聖賢一般,接觸這個真相,行善巧,修梵行。因爲凡在那裏出生的,逃脫不了死亡。”比丘們,如今一個人長壽也就是活一百歲或者略多。活一百歲,等于活叁百季: 一百冷季、一百熱季、一百雨季。活叁百季,等于活一千二百月: 四百冷月、四百熱月、四百雨月。活一千二百月,等于活二千四百雙周: 八百冷雙周、八百熱雙周、八百雨雙周。活二千四百雙周,等于活叁萬六千日: 一萬二千冷日、一萬二千熱日、一萬二千雨日。活叁萬六千日,一個人吃七萬二千餐: 二萬四千冷季餐、二萬四千熱季餐、二萬四千雨季餐─—把母乳與飲食有障礙的餐數也估算在內。飲食有障礙是指這些: 當他因嗔怒而未吃、當他因痛苦而未吃、當他因患病而未吃、當他守布薩未吃、當他因貧困而未吃。
“因此,比丘們,我把百歲者的一生作了估算: 我估算了壽命、估算了季節、估算了年、估算了月、估算了雙周、估算了夜、估算了日、估算了餐數、估算了飲食的障礙。凡是一位導師─— 爲著弟子的福利、出于對他們的慈悲─—應做之事,我已爲你們做了。那裏有樹樁; 那裏有空靜處。比丘們,去修禅那。不要失慎。不要以後有悔。這就是我們對你們大家的告誡。”
——AN7.70(增支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