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4· 怎樣判斷真法?

  怎樣判斷真法

  

   “喬達彌,你了解的素質(dhammas) 中,“這些素質趨向欲求、非趨無欲;趨向束縛、非趨解縛;趨向堆積、非趨褪脫;趨向自大、非趨謙虛;趨向不滿、非趨滿足;趨向糾纏、非趨退隱;趨向懶惰、非趨勤奮;趨向沈贅、非趨輕松”: 你可以確認“這不是法(Dhamma),這不是律,這不是師尊的教導。”

   “至于你了解的素質中,“這些素質趨向無欲、非趨欲求;趨向解脫束縛、非趨束縛;趨向褪脫、非趨堆積;趨向謙虛、非趨自大;趨向滿足、非趨不滿;趨向退隱、非趨糾纏;趨向勤奮、非趨懶惰;趨向輕松、非趨累贅”: 你可以確認“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師尊的教導。””

  ——AN8.53(增支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

  

   “優波離,你了解的素質中,“這些素質不趨向徹底的厭離、無欲、止息、甯靜、直觀智、自覺醒、也不趨向解脫”: 你可以確認:“這不是法,這不是律,這不是師尊的教導。”

   “至于你了解的素質中,“這些素質趨向徹底的厭離、無欲、止息、甯靜、直觀智、自覺醒、解脫”: 你可以確認:“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師尊的教導。””

  ——AN7.80(增支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