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二部 神通大師 馬哈摩嘎喇那 第七章 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第七章 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關于憶念自己的前世,馬哈摩嘎喇那只說過一次,在《魔诃責經》(Maratajjaniya Sutta,MN 50)中。那部經我們稍後會提到。

  在關于佛陀前生故事的《本生經》中,裏面提到菩薩(佛陀)與馬哈摩嘎喇那經常住在一起。兩人相遇不下叁十一世,而其中有叁十次馬哈摩嘎喇那與沙利子都住在一起;這叁人的聯系在前世就已非常的緊密。在無數世的輪回中,雖然這叁十一世只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但它們卻讓我們得以一窺馬哈摩嘎喇那的生命與性格。

  從《本生經》中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是,他和菩薩關系密切。馬哈摩嘎喇那與沙利子經常是菩薩的兄弟(Jat.488,509,542,543)、朋友(Jat.326)或大臣(Jat.401),有時是他的沙門弟子(Jat.423,522),或甚至是他的老師(Jat.539)。有時,沙利子是王子,馬哈摩嘎喇那是菩薩王的將軍(Jat.525)。當佛陀是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時,他們分別是月神與日神(Jat.450)。

  與沙利子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第二點是,沙利子和馬哈摩嘎喇那的關系。在《本生經》中,當兩人上下流轉于輪回中時,在故事裏通常僅扮演較不起眼的角色。他們在故事中總是扮演正義的一方,只是程度有別,當轉生至較低層次時,都比較偉大,當轉生至較高層次時,則顯得渺小。

  當轉生爲動物時,他們很少是相同的(只有成爲天鵝時,在Jat. 160,187,215,476),通常沙利子會轉生成較高種類的動物。例如他們是蛇與鼠(Jat. 73)、鳥與龜(Jat. 206,486)、獅與虎(Jat. 272,361,438)、猴與象(Jat. 37)、猴與豺(Jat. 316)、人與豺(Jat. 490)。

  當轉生爲世俗中的人時,沙利子總是比馬哈摩嘎喇那高一階級,例如王子與王臣(Jat. 525)、王臣與奴隸之子(Jat. 544)、菩薩王的駕駛與阿難達王的駕駛(Jat. 151)。有一次,馬哈摩嘎喇那是月神,沙利子是睿智的那拉達(Narada)沙門(Jat. 535)。但當兩人都是沙門或天神時,他們的地位通常是平等的。不過也有例外,有一次,沙利子月神,而馬哈摩嘎喇那則是較高的日神(Jat. 450);還有一次,沙利子是龍王,馬哈摩嘎喇那則是他們的天敵——大鵬金翅鳥(supanna)之王(Jat. 545)。

  在《本生經》中,唯一一次出現馬哈摩嘎喇那卻不見沙利子的是,他擔任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時。那時,身爲沙咖天帝的馬哈摩嘎喇那也曾在人間示現,勸一個守財奴要布施,如此才能轉生善趣(Jat. 78)。但有一次,當沙利子與馬哈摩嘎喇那都生在人間時,他們是吝啬的商人,埋藏了許多財寶。死後,他們則轉生到埋藏的寶藏附近,成爲蛇與老鼠(Jat. 73)。

  還有一個故事,那次馬哈摩嘎喇那轉生成一只豺狼,看見一只死象,它貪愛它的肉,便一頭鑽進象腹的腸孔中,開懷大吃,但之後卻出不來,而陷入極大的死亡恐懼中——象征縱欲的危險(Jat. 490)。

  最後,在關于古盧(Kuru)人法律的著名本生故事中(Jat. 276),馬哈摩嘎喇那是個谷倉的看管者,而沙利子則是個商人。兩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不偷盜的法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