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證悟初果的方法 邪見行邪道

  邪見行邪道

  在[南傳法句經] 70偈裏有一個故事:閻浮車因爲邪見邪思惟的緣故,而采取修苦行,他白天一腳獨立,張開大口,並騙人說他永遠不用睡覺,和以空氣爲食。晚上他則躺在地上睡,他的邪思惟使他以爲吃糞可以清淨自己,因此每夜他以糞爲食。

  佛陀以天眼觀察知道他的波羅蜜成熟,能夠證果,就去找他,閻浮車對來訪的世尊,把他住的山洞讓給佛陀過夜。當夜諸天神來向佛陀頂禮問訊,閻浮車看了很驚訝,次日向世尊問明真相,他很是欽佩佛陀,並向佛陀說他苦行了五十五年都沒天神找過他,佛陀于是就指出他修行的錯誤,並向他開示佛陀法,閻浮車聽完後就證了阿羅漢果,並加入僧團。

  迦葉叁兄弟帶領了一千個徒衆拜火修行,修到皮膚焦黑,面色枯黃,結果長期修行,一事無成,只是叁盲領導著一千個盲愚的人,以邪精進盲目不知所向。佛陀來到他們修行處,降伏了噴火的毒龍後向他們開示[一切都在燃燒經aditta Pariyaya Sutta];在經中佛陀說:「梵行者啊!一切都在燃燒!是什麼在燃燒呢?眼在燃燒、色相在燃燒、眼識在燃燒、眼觸在燃燒、眼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在燃燒。它是如何點燃起來呢

   我宣示它是由貪欲、瞋恚、愚癡、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而點燃起來。

  梵行者應如是觀;聖弟子于眼生厭、于色相生厭、于眼識生厭、眼觸生厭、眼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識、意觸、意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生厭。生厭故遠離,遠離故解脫,解脫故自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他們聽完後都證得阿羅漢果。

  世上的人們身受了這麼多苦,但到修行時還沒學乖,遇到惡知識,聽到邪法,起邪思惟,結果因爲邪見邪思惟的緣故,以邪法邪精進去修,執著六根門及六根所觸的境界不舍,耗盡精力與時間,毫無成果! 在衆多的善法裏,唯有一法能使人迅速到達解脫境,這就是精勤不放逸,未生的惡法不令生起,已生的惡法迅速滅除,未生的善法能令生起,已生的善法速令增長。世間凡夫俗子,整天爲俗務所累,心系于衆多人事應酬,及維生之計,以及浪費時日于電視娛樂,尋找美食,飲酒賭博,聽歌跳午,一天天的過去,人漸漸的老去,不知死之將至。實在是可悲!

  世上的人們都在日夜祭祀各種的天神,爲了祭祀供奉,甚至造了衆多殺業。他們不論順境或逆境,都在向神明禱告,祈求平安吉祥,但幾乎沒人會想,這些天神也是貪瞋癡跟人一樣的嚴重,他們一樣會死。佛陀在未涅槃前,有善根的衆天神尚且從天上下來向佛陀求教,因爲他們知道佛陀的偉大,是大智大覺者。天神們雖然壽命極長,在死的時候,會出現五衰耗之相:頭上花萎,衣裳垢穢,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衆天女遠離)。我們在這裏生死了好多世,天神看我們的生命就像我們看昆蟲一般,朝生暮死,實在可憐!

  修行最重要的條件是應親近智者,詣沙門僧伽,適時聽聞法,請教于佛陀法,和易受教這幾項,這在[吉祥經]裏佛陀曾經開示過。佛陀說的入道修行次序是: (一) 親近善士, (二) 聽聞佛陀法, (叁) 如理思惟, (四) 法次法向(依循正確的修道次第)。 這是極羅輯性的指示。因此漢譯的[吉祥經]裏指出: 「欲求吉祥福,當信敬于佛陀!欲求吉祥福,當聞法句義!欲求吉祥福,當供養衆僧,戒具清淨者。是爲最吉祥!」 這就是皈依叁寶的意思,這是世上最吉祥的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