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戒的持守與違犯 持戒的功德

  持戒的功德

  佛說:「持五戒者,還生世間作人。」(《恒水經》(卷1))「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無所畏避。」(《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又說:「戒行之德,福應自然,天神擁護,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衆聖嗟歎,難可稱量。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知佛教,可得度世之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在《長阿含經》(卷二)裏說道:「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爲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叁者在所至處,衆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佛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爲五?一者諸有所求,辄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産,增益無損;叁者所往之處,衆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24.6)

  我們應常如此思惟:「(1)衰老是自然的法則,我們並不能超越衰老;(2)病苦是自然的法則,我們並不能超越病苦;(3)死亡是自然的法則,我們並不能超越死亡;(4)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論是喜歡或珍惜的,最後將會與我們背離或分散的;(5)我們是業的主人,是自己業的繼承人,由自己的業而生,是自己業的親族,依自己的業的支撐而活,不論我們造何種業,善的或惡的,我們必將去承擔,這是肯定的,我們應當天天如此的思維及反省。」(《佛教朝暮課誦》早課)

  隨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實無毀、無穿、無汙點、無雜、自在、智者所贊、無所觸(不爲愛與見所觸,亦不爲人責難),令起于定。隨念戒能得近行定,但它能令近行定、安止定、道定與果定生起。佛言:「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脫」。(《長部.涅槃經》)

  法增比丘謹識,澳洲佛寶寺。2010年5月9日

  

✿ 继续阅读 ▪ 正法的隱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