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個浪,其中的一個水泡,只要有執著,執著著這一浪是我自己,那麼就和別的浪劃分了界限,這一浪拍打那一浪,爭個你高我低,你死我活,結果原來大家只是一片水啊,根本沒有什麼勝負和高下,全是白費力氣!而歡喜菩薩她真是暗合真理的道妙,她都不動幹戈就致太平,不但省力氣,又有好結果。我們一般人是爭得面紅耳赤,你一句罵過來,我一句罵過去,結果一個高血壓,一個睡不著,也沒有得到什麼啊!
記得曆史上有一個宰相,他在朝爲官,他家鄉的子弟因爲家園被鄰居侵占了叁尺地,心中實在是氣不過,覺得鄰居把牆建得侵占叁尺地,心簡直是太不把當朝宰相放在眼裏了!于是就趕快寫信,古代沒有郵差,寫好信還得派人趕快跑千裏路送信去向宰相爸爸告狀。宰相爸爸果然很高明,回一封信,只有四句話。第一句話說:“千裏捎書只爲牆”,你派人跑了千裏路,寫信給我,原來只是爲了一道牆這種小事啊。第二句說:“讓他叁尺又何妨”,讓給鄰居叁尺地又有什麼妨礙呢?第叁、四句說:“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果然是宰相,看得又高又遠。他叫孩子要思索,不要說是一道小牆,是短暫不值得生氣去爭取,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圍牆——萬裏長城吧,萬裏長城雖然今天還在,當年威風凜凜的秦始皇早已不在,早已不知在哪裏了!我們何必浪費短暫的生命,爲了叁尺地冤枉的跑千裏路,去計較,自討苦吃,自找疲勞,自找氣受呢?
歡喜菩薩一家常常歡喜禮讓布施,結果不但不會比較貧窮,根據因果的道理,家境反而愈好,而且“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有肚量的人一定有福報,其中他們內心歡喜清淨的念佛,就是最大真實的福報。
當她第一次告訴我,她先生有八個兄弟,她說:“我們有八個妯娌,大家都心連心,我們的房子是互通不關門的。”我聽了肅然起敬,八個妯娌能夠心連心,這是多麼了不起的道場啊!她常告訴人們說:“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是有緣,大家要心連心,天天歡喜。”
有時候村裏的農人爲了想要使自己的土地能夠加大一點,就往公共的路上擴充一些,于是田中的路變得很小,有時再加上老鼠鑽個洞,當人挑著很重的東西走過去時忽然路就塌下來了,人就掉到田裏面,于是大家就吵起來,怪對方把田開太大,把田埂路給變窄了。當有人這樣吵起來時,歡喜菩薩就跑到中間說:“阿彌陀佛!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是要很歡喜的哦,我去挑土幫你們把路修補好,那就不會跌倒了。”然後她就真的很歡喜的去挑土。大家看到她這樣也不好意思再爭執了。
有一天她在路上掉了伍仟塊錢,她發現錢丟掉了,第一句話就告訴我說:“這樣撿到的人也可以用,這樣足歡喜耶!”撿到的人也可以用,這樣真歡喜,還是照樣歡歡喜喜騎著摩托車,到處去幫忙慈濟做資源回收。她隨時都歡喜的布施,根本沒去找那伍仟元是在那裏丟的。當她到農會提起這件事真歡喜的時候,恰好是農會的人撿到那伍仟塊,一知道是她丟的,就趕快要還給她。她卻說:“你撿到就是你的啊。”那些人看她天天都不辭辛勞,爲了環保,爲了幫助慈濟建醫院,天天自動的到各學校各處去整理垃圾,也勸大家收集資源回收物,然後整車的載回去處理,大家看了都感動,堅持不要那伍仟塊,非還她不可。她就說:“不然大家公分好了,你叁仟,我兩仟。”。對方還是不肯,于是她就把那伍仟塊買了很多東西,和大家分享,大家皆大歡喜。她的作風和一般人都相反,相反得很可愛,一般人都喜歡爲我來爭,要別人給自己歡喜,而她,專門給別人歡喜,大家歡喜、她就歡喜,結果世界上她最歡喜!
有一回,村子裏受到偷車集團的騷擾,有好多人的摩托車都丟了。當她的大公子首先發現她車子丟掉的時候,就向她說:“媽,恭喜啊!”她回答說:“我叁天前就當祖母了,你怎麼現在才恭喜,是恭喜什麼事呀?”她的大公子說:“媽,恭喜您要騎新車了啊,因爲舊車被偷走了。”她竟然回答說:“阿彌陀佛,好佳載(臺語),我剛剛花了壹仟多塊,把它修理好,連後面的箱子也換新的,這樣騎去的人也可以騎得很安全哦!”那種安慰又歡喜的表情,仿佛是爲自己的孩子去修車子一樣。她真的是歡喜平等的布施,不管布施給好人或壞人,她都一樣歡喜。她將偷車的人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會因爲境界的順逆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她也不會因爲對方的善或惡,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這真正是叫做:“如如不動”,她安住在慈悲歡喜不動搖。一般人在這種狀況,即使是經濟沒有困難,能夠想得開,多少也會覺得“好可惜哦,這個小偷還蠻可惡的”。她竟然是想:“阿彌陀佛,好佳載。”她的心真的是一顆慈母的心,想想小偷也有母親啊,他的母親也希望他能夠騎車平安,不要出車禍。她就是用這樣的慈母心、菩薩心,在背後也是很寬厚的愛護人。這並不是呆板的像木頭那樣的如如不動,而是安住在慈悲上不動搖。我們平常人都是遇到好人好事也會發起好的心,如果遇到壞人壞事也就會跟著起惡的心。可以說我們心念的好壞是由別人來作決定,而她是很安定的一直安住在慈悲歡喜的心,用慈母的心來待人處事、不動搖。我想偷車的人,如果知道她這一片心,背後裏這樣默默的愛護他,一定會慚愧的。其實衆生都有佛性,而所以會去行惡,一定是有讓他不能夠歡喜的苦衷。我們如果多學歡喜菩薩,給人歡喜的生活態度,人人在歡喜中,就容易發起善良的心。
如果你聽到很多小朋友放了學,到她家說:“阿婆,我今天又來種一朵蓮花。”你也許會以爲她家屋子後面有一片蓮花池。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確實是有一個蓮花池,這個蓮花池是什麼呢?就是她捐給慈濟的資源回收場。
有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呼籲大家共同來從事環保,多回收一些紙板,就可以少砍一棵樹。資源回收所變賣的錢財,還可以幫助建醫院來救助病苦的衆生。她聽了以後就說:“因爲我不識字,所以不能把法師講的話,每一句都記下來,但是記得的我就可以來做。”她當天首先就把自己的院子捐出來,來堆回收的垃圾。她先生說:“院子裏堆垃圾,恐怕鄰居妯娌不贊成。”她說:“垃圾都可以變黃金,救人建醫院,我會設法告訴鄰居妯娌們,讓大家都很歡喜。”真的,她以身作則,自己種田之余,就到各學校勸小朋友們一起做環保。她說:“小朋友們,小朋友們,我來告訴你們,你彎腰撿一個鐵罐,同時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很多小朋友們真的都發心一起種這種美妙的蓮花,大家一起種這種慈悲歡喜的蓮花,真的是出汙泥而不染。表面上這是處理肮髒垃圾的事情,但是卻以最清淨的心;愛護整個地球,以無私的慈悲心,難怪人家尊稱她爲“地球褓姆”。
最令人驚奇的是,全村無論是七十歲的老婆婆,四、五十歲的婦人,乃至小孩,幾乎都會異口同聲講這句話:“彎腰撿一個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
歡喜菩薩的爸爸,年紀上了七十之後,因爲還執意要耕耘兩甲田地,總覺得心中沈重,身體無力,時常上醫院,要求打點滴,打得眼皮浮腫,四肢也浮腫,心常常憂愁,煩躁不安。歡喜菩薩了解爸爸是年老壓力又大,心中沒有光明目標才苦的,就天天盡心安慰老爸爸,讓他歡喜。當歡喜菩薩開始作環保之後,有一天,她用可愛童子般的表情,伸出兩只手指,問爸爸說:“爸爸、爸爸,這兩種,您要選那一種呢?”爸爸道:“你只伸兩個手指,我怎麼知道你要我選什麼?”歡喜菩薩笑著說:“一種是甜蜜的生活;一種是痛苦的生活。”爸爸答:“當然要選甜蜜的生活,誰要選痛苦的生活!”歡喜菩薩說:“我來教您做環保,資源回收,您就可以不必打點滴,而過甜蜜的生活,您會越做越歡喜!”爸爸說:“你要害我被人笑是撿垃圾的!”歡喜菩薩就向爸爸解釋環保的意義,以及垃圾變黃金,建醫院救人的慈濟偉業,還鼓勵爸爸說:“如果有人笑您,就是他不了解其中意義,您可以解釋給他聽,他了解就不嘲笑,也可以加入參與。”爸爸的慈悲心深重,聽到要參與救人,保護地球,就欣然接受。歡喜菩薩又很快樂地勸爸爸:“每撿一個罐子,都要念一聲阿彌陀佛,念佛做環保,是清淨我們的身心世界,也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因爲她從小孝順,所以爸媽都歡喜接受她的建議,也踴躍投入這清淨身心世界的工作。果然,她的爸爸專心投入之後,生活由“爲私”,轉成“爲公”,由憂慮一己一家,變成爲救人而工作念佛,他生活充滿了光明的意義,精神奕奕念佛,保護地球。他不再執著要自己拖命耕耘兩甲田,而捐出部份土地作資源回收場,其他田就讓別人承租耕種。他很開心放下了,就自在歡喜。心一開朗,身也康健,他真的再也不須打點滴了。人家訪問他時,老人家興高采烈地說:“我女兒教我邊做邊念佛,越做越甜蜜歡喜!”
他們這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婦,每天各自騎車到各處機關團體整理垃圾,收集紙板、保特瓶、金屬罐,親自載回家整理分類,堆成一個個小丘。七十多歲年邁的腳,賣力地踩著腳踏車,來往在鄉間的道上,風雨無阻,日日相續不疲不厭,踩出愛護衆生、地球的偉大行徑!歡喜菩薩向爸爸媽媽說:“您們每天一大早起床,面對這一大堆的回收物,就是見到一朵大蓮花!您們邊做邊念佛,蓮花就越開越大朵!”心淨便見國土淨,垃圾也看成蓮花。
歡喜菩薩的媽媽,一生雖然吃了很多苦,可是洋溢著一臉慈祥歡喜又堅強的笑容,她還開玩笑說,軍營、飛機場都是她的回收“地盤”呢!軍中的長官,實在敬佩這位無私奉獻的老婦人,常發心幫她捆綁回收物,看她一輛小車,載那麼多東西,就形容說:“您是用一只小羊,載著一頭大水牛!”
有一天歡喜菩薩在路上看見前邊有一輛腳踏車,載了好多罐子在行駛,罐子堆得由後面看不見駕駛人,她趕上前去看,竟是自己的媽媽!皺紋的臉上還…
《歡喜菩薩真人真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