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寂靜涅槃
業的淨化就能達到業的止息,就不會産生惡業或多余的業,涅槃是寂靜,無爲,清淨,善。它是四究竟法之一(其它是二十八色法、五十二心所與八十九心),它是無爲法。它是出世間,熄滅了世間叁毒或叁垢之火,渴愛的熄滅。人們總是被渴愛所糾纏著,還未達到出世間,還陷在生死的輪回苦海裏,因此是不會明白涅槃的。涅槃是一個行者徹底的熄滅渴愛,解脫一切的系縛,從生死輪回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它是完全的出世間,是無爲的不死界,寂靜涅槃。
聖道的力量
聖道的力量來自那裏呢?它來自聖者對叁寶的信心,煩惱的斷除,惡業的淨化,以及培育以上的善根。五力是由五根的增長所生的力量,它維持修行,加強並成就道業而達到解脫。一個行者若有貪,或嗔,或癡,他的善根不會鞏固,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在修道的進度上,將會障礙重重。佛說:「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爲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龍藏.雜阿含]卷二十六,一零六頁。)又說:「何等爲信力?于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余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何等爲精進力,謂四正斷。何等爲念力?謂四念處如上說。何等爲定力?謂四禅如上說。」([龍藏.雜阿含]卷二十六,一一叁頁。)佛說:「聲聞(成就)五種學力,如來成就十種智力。」([雜阿含685經])因此我們都要具足這些力量。
佛說:「愚者雖終生,與智者親近,仍不悟法味,如匙不知味。」([南傳法句經新譯]) 佛又說:「猶如大海只有一味,即是鹹味;他的聖弟子在他的法中也只有一味,即是解脫味。」這只有靠行聖道才能到達。在[增支部3.32]裏佛說:「這,比丘們!這真實是寂靜,這是最高的,這是諸行的止息,諸界生的舍棄,貪愛的漸次息滅,出離,滅盡。」
在[律藏]的[附隨](12.2)裏佛說:「戒是爲了防護,防護是爲了免于後悔,免于後悔是爲了喜悅,喜悅是爲了輕安,輕安是爲了心靜,心靜是爲了心樂,心樂是爲了心定,心定是爲了正知見,正知見是爲了厭離,厭離是爲了不愛染,不愛染是爲了解脫,解脫是爲了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爲了完全無取無系縛。」「以何者爲達業滅盡之道?此乃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者稱爲達業滅盡之道。」([相應部]第五新舊品)要達到業滅盡之道,那即是苦的滅盡之道,這只有八支聖道。依修習止觀,觀照生滅的業,只是因緣連系的精神(心理,或名法)與物質(物理,或色法)的現象,佛說在這聖道上,並無造業者與受報者,只有業在運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