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毛毛蟲變蝴蝶—缺陷變寶蓮▪P9

  ..續本文上一頁路,難免委屈和坎坷,別退心!

  念佛給自己快樂,也爲他祝福

  我們反省自己,我們發願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像他們那樣,在路上有委屈和坎坷?我們有沒有受到影響,改變我們的心情?或忘記了我們本來的目標?我們如果要等全世界的人都變成很有修養的聖人,而且人人都懂得先對我們很好很有禮貌,我們才能夠快樂的話,這樣我們就永遠不可能快樂了!人家對我們不好時,我們也可以念佛給自己快樂,也爲他祝福一下,幫助他變好。如果爲了二件事情就起懊惱改變路線走回頭,或者整個假期都用來回想、討論這些不高興的事情,您覺得這樣有沒有價值呢?

  退轉之路,更挫折更苦,不如一心走到底

  話又說回來,難道把車子掉轉開回頭,在路上就不會遇到不如意嗎?說不定開回頭時心情不好,反而出車禍去住院也不一定!結果清境農場也沒去成,反而更苦......很多人修行遇挫折,就灰心走退路,後來才發現退轉之路,更挫折、更苦。不如一心走到底!

  ◎您覺得您是屬于這叁位蓮友當中那一位蓮友的典型呢?

  您感覺他們當中,誰比較快樂呢?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雜音變佛聲—在種種背景中“歡喜念佛”

  阿彌陀佛活潑可愛,祖師也通情達變

  有人說:學佛的人,看起來都很嚴肅呆板,令人覺得很有壓力、很拘束、不自在。其實您看佛經就知道,阿彌陀佛是很活潑可愛的,祖師也是很通情達變的。

  阿彌陀佛最了解教學藝術—順情而化,令歡喜故

  阿彌陀佛是最了解教學藝術的,所以極樂世界采用鳥的歌聲來說法,用風吹樹葉來演奏百千種音樂。蕅益大師解釋,爲什麼要用鳥音說法,這其中有四層普度衆生的因緣—

  第一層:是因爲凡夫之情喜歡各種鳥鳴,所以阿彌陀佛就順大家的喜好化作衆鳥來說法,讓大家生起歡喜心,在歡喜聽聞當中,一入耳根永爲道種,歡喜地接受度化。

  蕅益大師很簡要地用八個字—“順情而化,令歡喜故”來表達阿彌陀佛柔軟通達凡情的慈悲。您想想當您走在極樂國的樹下,迎面飛來一只鳥,停在您肩膀上,對您唱歌說法,唱了半天原來那一只鳥竟然是“阿彌陀佛”,是我們慈祥的彌陀爸爸變的!您看阿彌陀佛多麼天真可愛,爲了度化孩子們,可以完全“無我”地,把自己變成小鳥!

  第二層的因緣:是鳥尚且會說法,令聽聞的人能夠生起善心,這就是啓發善念。

  第叁層的因緣:是要對治衆生的分別心,不要對各種的鳥生起下劣不好的心念。

  第四層更深的含義:是衆鳥既然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鳥也就是阿彌陀佛,爲了讓我們進一步去領悟—一切衆生都是佛的法身,一切音聲也都是佛的法身;所有的現象“相狀”雖然不同,但“本體”是平等的,法身、佛性也是平等的。阿彌陀佛變成鳥天天唱不同的歌曲,變成樹天天演奏百千妙音,就是要引導大家領悟、體證實相的妙理。所以蕅益大師說:“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阿彌陀經上說:“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對極樂世界的菩薩來說,各種音聲都自自然然使他們念佛,我們有願力要往生極樂的人,也要練習各種音聲都自自然然使我們念佛。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寺廟的念佛韻調,因爲使他們想起死亡辦喪事,所以他們內心有排拒的感覺,而且重病病人氣力很衰弱,呼吸尚且很喘根本沒有辦法拉長音來唱念佛號,所以通常我只能夠和著病人的呼吸速度,直稱“阿彌陀佛”,就像一般講話的速度,念“阿彌陀佛”,他們比較用得上。爲了要順應病人的需要,我就試著錄這樣的佛號給他們,而且爲了要避免初學的人覺得氣氛太沈悶,或感覺太單調,沒有興趣學習持念,于是就試著采用他們喜歡的音樂作背景,這樣聽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節奏比較清楚,比較有韻律感,他們念起來感覺輕松快樂,就歡喜繼續念下去。我行醫時傻傻地嘗試勸導每一位病人都念佛,中間曾碰了很多釘子,遇到很多失敗和考驗,也慢慢地了解病人的心情需要,試著做改進。後來才發現這種念佛方式是病人最歡喜接受的,而且是最容易上口、容易跟著念的,我用這種方式陪病人念佛,代替了很多安眠藥和止痛藥。說實在,念佛重要的是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用什麼調子、用什麼韻律都無妨。一個能夠靜心專注的人,怎麼念都能夠靜心專注;不能夠靜心專注的人,就是自己跑到深山的古廟去唱某個特定傳統的調子,也照樣會打妄想的。

  調柔自心,無成見—無量光明照耀無量衆生,

  怎麼念都“無礙”、“解脫”、“歡喜”

  當年佛教在印度,當然順衆生,用印度風味的韻調;而傳到中國就變成用中國韻味的調子;傳到美國,自然會變成美國的風味。其實只要能念佛號就好,用哪一種文化作背景都無所謂。因爲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明照耀無量的衆生,所以可以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又因爲阿彌陀佛也叫做無礙光佛,所以用什麼方式,對他都沒有障礙都不妨害他的弘傳;而且阿彌陀佛是歡喜光佛,所以怎麼念都應該歡歡喜喜;又阿彌陀佛是解脫光,所以怎麼念都應該解脫自在、不起煩惱。

  無量壽經上說:“應常念佛而生喜。”生喜就是生起歡喜心。只要聽到佛號,就要生起清淨歡喜心、生恭敬心,才能夠和清淨快樂的世界相應。只要我們能夠調柔自己的心,不要有成見,以願意往生極樂的心來念佛,怎麼念都能夠往生。如果念佛生煩惱、嫌東嫌西、怪東怪西,怎麼念佛都不能往生。我們自己念佛只要老老實實念下去就好,千萬不要故意去找花樣聽音樂,而勸導幫助別人念佛,就以柔軟慈悲的心,順應衆生的興趣須要,他們喜歡怎麼念,我們就怎麼念。如果心中有成見,認爲念佛一定要怎樣才可以,不怎樣就不行,萬一臨終的時候別人不能了解您的意思,不能順您的心,那時您心裏鬧意見、生氣、起懊惱,豈不是障礙了自己往生嗎?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念佛

  阿彌陀佛—無上妙藥,弄什麼湯都好吃

  別人念佛不管怎麼念,無論好聽、難聽總是在念佛,我們如果聽了不念佛,而生種種“意見”,那就是自己不老實!別人念佛都往生了,我們還在鬧意見、輪回六道。說實在,念佛是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論遇到什麼因緣,都要能夠適應而隨順,心中保持著念佛。在車站吵雜中也要甯靜念佛,馬達很響也是要歡喜念佛。換湯不換藥,湯怎麼變換,藥都不換,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萬病總醫,弄成什麼湯都好吃。

  聽什麼聲音都歡喜念佛,快樂往生

  任憑塵世喧囂吵鬧,心中永遠蓮花綻放

  很多人經常抱怨環境太吵不能專心念佛,或是埋怨周圍傳來的音樂或噪音幹擾了自己,使得念佛心靜不下來。確實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真的是充滿了各種聲音,我們雖然不能像觀世音菩薩由“觀聽聲音,反聞聞自性”證得耳根圓通,但是可以練習聽聞各種音聲都提醒自己念佛,不管是順耳的,或是逆耳的聲音;不論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音樂,都把它變成“阿彌陀佛”。任憑塵世種種喧囂吵鬧,我們心中都保持蓮花開放!因爲我們不能保證臨命終的時候,正好隔壁沒有人娶新娘放鞭炮,沒有人蓋房子敲敲打打用電鑽、沒有人按喇叭。我們也不能保證旁邊正好沒有人放音樂大聲唱歌跳舞,更不能保證臨終那一天不打雷下雨,而且小狗、小鳥都不亂叫,小孩也不亂哭亂跳,所以平常就要練習聽什麼聲音,都歡喜念佛快樂往生。

  境不順,心順;“吵死人”,也無礙

  去年家父往生之後在殡儀館舉行告別式,我發現殡儀館的寄棺室,每一間大約只有兩公尺寬,各間各個喪家舉行不同的超渡會—有人是請道士打鑼、打铙钹;有人是請歌舞團又唱、又跳牽亡的歌舞;有人是請五子哭墓又哭又講;有人是請法師念佛經,大家都用很大的喇叭放最大的音量,每個時候幾乎都有十多團一起在進行節目,聲音大到連講話時都幾乎聽不見自己的聲音。舍弟剛由美國回來,很不習慣臺灣殡儀館這一種妨礙別人安甯的作風,便設法去勸導大家把音量放低一些,但是收效不大。我忽然想起家父生前的教訓,就笑笑向弟弟說:“老爸如果從棺木中出來會說“你連這樣都不能專心念佛,你還能做什麼?””弟弟聽了也笑起來,還好家父生前經常鍛煉,在吵雜的聲音中精神統一專注,假如一吵就無法靜下心來的人,命終送到殡儀館,恐怕會覺得“吵死人”而大受幹擾、生起煩惱。所以最好我們能夠鍛煉聽到各種聲音,無論是合意的、不合意的,都自然念“阿彌陀佛”無障礙。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作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一切都幫助我們憶佛念佛—周圍環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

  各種聲音 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各種聲音 都提醒我們念佛

  ※※※ ※※※

  百千種樂 同時俱作

  聞是音者 自然皆生

  念佛 念法 念僧之心。

  ※※※ ※※※

  不管外界是什麼音聲

  都要聽內心的佛聲

  ※※※ ※※※

  境界好壞都念佛

  睛天念佛

  打雷下雨也念佛

  ※※※ ※※※

  宛如站在寬闊的海邊 面對一片天空

  念佛的心 也要這麼開闊廣大

  任憑塵世 滔滔濁浪

  我心永遠 蓮花綻放

  ※※※ ※※※

  念佛

  念出極樂國民的歡喜

  念出阿彌陀佛的慈悲

  ※※※ ※※※

  生病躺在床上

  身體雖然不自由

  要念佛 給心自由

  念得平靜歡喜

  念到健康有力

  ※※※ ※※※

  阿彌陀佛是清淨光

  仿佛清徹的流水

  洗淨我們的煩惱

  ※※※ ※※※

  遇到什麼事

  都是阿彌陀佛在考試

  ※※※ ※※※

  心花開放

  蓮花開放

  裏裏外外都芬芳

  ※※※ ※※※

  佛聲像海浪

  一浪接一浪

  湧向西方

  ※※※ ※※※

  阿彌吃佛是歡喜光

  …

《毛毛蟲變蝴蝶—缺陷變寶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清蓮飄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