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往生的人,自然会放下这些不相干的习惯,自然没兴趣追求。愿生极乐的人只需用“阿弥陀佛牌”的化妆品,美化内心,令心喜悦、真诚,不会“迷失佛陀”,而能够开发佛性,这才是“MAX Factor”。
习惯障碍往生的实例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不放下也不行,为什么要抱到那个时候呢?我们“一看到不顺眼的人、事,就想要骂”的习惯,也要趁早放下,否则到临终就会受到习惯的牵引,失去往生西方的机会。
我在肿瘤科服务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位肺癌的病人,她是大约六十几岁的妇女,在她病况很严重的时候,连续有两个月的时间,完全不能躺下睡觉,一躺平就会喘不过气来。我看她很痛苦,就劝她念阿弥陀佛,她在很痛苦当中,也很发心念佛,希望能够早日解脱,去阿弥陀佛的世界。在快过年的时候,她的病情转坏了,就要求我请一些莲友来助念,助她去西方。那天我看病情已经危险了,就请莲友为她念佛,想不到大家集合来念佛,念到一半时,忽然间有一位年轻人喝醉酒,闯进她的房间,我本来是背向门,没注意到后面的变化,也没看到那个人走进来,只看到面前这位病患,她本来是在念佛,忽然间好像很生气,眼睛瞪得大大的,又举手起来指著对面,好像开口要骂人的样子,就在这个她要骂还没骂出来的时候,正好断气了!原来闯进来那个喝醉酒的年轻人是她的儿子,这个儿子很早就离家放荡流浪,她的内心一直气这个孩子,真想要当作没生过这个孩子,所以她从来不曾向我提起,我也不知该预先提防,也没先劝她趁早放下想开。她对儿子的心态,一直是“厌而不离”(讨厌又一直去想),常想起就气,那里晓得在最后一刹那,竟然是这个儿子现前,她一看到他,就把佛丢掉了!以前的愤怒,和“一看到他就骂”的习惯都现前,不由自主就举手起来指著他还想要骂他,当时虽然有那么多莲友在旁边为她念佛,她也一样,气起来控制不住!周围虽充满念佛的声音,但她忽然间好像一点儿都听不见,只剩下怒气。真可惜就在那个时候断气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万劫难遇的佛法救度,就此错过!这位病患菩萨的示现,给我们很大的警惕!让我们了解“习惯”的牵引力。
赶快自我反省
我们可以反省:平常我们是不是旁边虽有念佛的声音,我们也一样会生气?甚至也会“专心”去想一些懊恼的事情,都没听到佛号(没有用心恭敬地去听佛的声音),这就是我们烦恼的力量比念佛的愿力更强,所以我们会失败。我们想想看,是谁叫你爱烦恼胜过爱念佛呢?是谁叫你愿意生气,胜过愿意往生呢?我们如果甘愿留在这个世界继续和人理论、计较,不甘愿去西方过快乐的日子,阿弥陀佛也只好顺我们的意啊!为什么佛与圣众现前我们不看,偏要盯著仇人看?为什么佛声不听偏要听杂音?我们自甘堕落,和秽土、仇恨相应,不与净土、佛声相应,佛也只好十劫又十劫地等下去。
往生与否,该让谁决定?
其实临终的时候,什么冤仇人现前,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遇到他,自己是什么心念现前?是不是自己可以作主?我们先想清楚:要往生、不往生,到底是我们自己作决定,或是让他决定?冤仇人现前,我们也是一样慈悲念佛,不要让他拖下去生气,自己若坚持把佛再念下去,冤家仇人现前也没有影响啊!我们管好自己,不要让坏习惯、恶念头现前就好了,这就是我们平时须要用心锻炼的地方,锻炼做自己的主人,锻炼要往生快乐成佛由自己决定!一天念多少声的佛,这并不困难,而且念佛的数目,其实并不是往生的条件。我们应锻炼自己在动心生气的关头,可以静下来念十声佛,才是更重要的,才是真正有愿想要去西方。否则的话,就只好留在这个世界继续生气了!只好继续作生气习惯的奴隶了!
放下爱、憎,享受清净喜乐
为什么我们看一个人都不顺眼、很讨厌,又很爱去看他,看得让自己很不快乐,又不往生?
为什么我们不要用这个眼睛来看佛,看得清净、欢喜、自在往生呢?我们要了解看人会觉得很讨厌,这并不是“厌离娑婆”的意思哦!我们详细看祖师的开示:“厌离娑婆”是厌离我们自己内心不好、不清净的念头,并不是去讨厌别人、看人不顺眼;会有这种念头就是我们心胸狭窄,慈悲又不够,才会看人不顺眼。黄念祖老居士有一句很重要的开示,我们一般人都以为讨厌和贪恋是相反的,其实讨厌就是贪恋,是一种反面表现的贪恋—因为先有某种的贪恋,但是情形不如意,所以生起反面的心情就叫作讨厌。比如前面所讲那位病患菩萨,她本来一定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对她的孩子有贪恋的心、有要求,所以当她的孩子不能够如意时,她才会生起讨厌、生气的心。如果是别人的孩子,她就没有要求,没有贪恋,再不好她也不会费心去讨厌,也不致于气得在往生的时候影响她。我们想要往生西方的人,平时要下功夫,先仔细来检讨自己,我们如果不动心、不贪恋的事情,应该会觉得很平常,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如意。如果我们曾动心去在意、贪恋,才会有不如意、讨厌的心。我们要往生西方的愿,是放下自己内心这些贪恋、讨厌,放下“忽爱忽憎”、“由爱变恨”或“又爱又恨”等种种不清净的念头,才是真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
委屈变自在—一样境界,异样心境
遇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在考试
有一次恰好有一段假期,三位莲友就讨论要一起去清境农场度假,大家一大早不须闹钟叫,自己就起床准备便当,带著点心、饮料,就非常快乐出发了。一路一面吃早餐,一面想著农场那么美好的风景,大家心情非常愉快!他们一面开著收音机,收听电台讲佛法的节目,更觉得自己是一个精进又法喜充满的修行人。
忽然间,一部卡车猛地由旁边驶过去,那位司机又探头出来骂说:“少年仔,你是刚学开车吗?技术那么差也敢开上路!”然后又对他们吐了一口槟榔汁,放一阵乌烟扬长而去。那位开车的莲友,忽然间被人家骂,不禁生起懊恼,心想:我已经开车开二十年,怎么说我刚刚学!我开得好好的,是他乱撞,还反过来骂人,真是没道理!想起来心头就一团乌云。本来很欢喜的心情,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想著那个人的无理取闹,连广播节目也没心情好好听清楚了。
另外一位莲友就说:“那个人可能是昨晚没睡觉,早上又被老板骂,心情不好,我们念佛为他祝福一下,免得他一路危险!“阿弥陀佛”。”
还有一位莲友本来是在吃“寿司”,看这个情况也说:“像这种人根本就是违反交通规则嘛!警察也不管,实在没意思,看了令人火气上升。真是五浊恶世多恶人!”一人一句一直批评下去。本来法喜充满的心情就变调了。精进、听佛法的发心,也渐渐丢了......心中一旦充满了一件突然发生的不如意,连清境农场美好的风景也似乎没那么吸引人了。
顺境考
忽然间他们又看到外面有卖蜂蜜的招牌,因为其中一个人很爱吃蜂蜜,他就提议说:“我们去买”,大家心想难得出来嘛,所以就干脆多买几瓶,买好放在车内,然后话题就转到讨论那一种蜜比较好、比较纯正。(又把佛抛在脑后了!)
逆境考
说著说著,忽然间发现好像开错路了,打算下车去问人家,刚刚要停车的时候,后面有一部车,竟然就撞过来,还好没有完全撞上去。但是车子相碰,难免磨擦,车表面的漆有些损坏,对方就很不高兴地下车,很不甘心他新买的车有伤痕,就气呼呼地说:“你必须要赔偿我,否则我不放过你。”那开车的莲友实在觉得很委屈—一大早就被司机无理骂了一顿,现在他来撞我,又叫我要赔他。啊!这是什么世界呢?真想回骂他,又想:“我们是佛教徒不可以骂人”,硬把这怒气压下来,压得心头好像有一块石头一样,眼泪快要流下来,本来很快乐的希望都破灭了。
另外一位莲友就向对方说:“照理是你不对,竟然没道歉,反而叫我们要赔,来来来,我们请交通警察来理论,我这一辈子最不喜欢惯坏恶人,你不要以为你较凶我就怕你!我是怕好人不怕坏人!”这样一说大家就越生气、越冒火,几乎要卷袖打架。
另外一位莲友就劝大家说:“我们在路上相遇是难得的因缘,大家看阿弥陀佛的面上结一个好缘,车子相撞擦伤是难免会发生的事,我们要很欢喜感谢佛力加被我们大家都很平安,我们如果互相体谅互相道歉就没事了。因为车子已经擦伤,不管我们多生气、多心疼,也是要送去修理才能够回复啊!并不是我们去打官司,车的擦伤就会恢复,我们如果吵架损精神、损和气,就比车子擦伤更严重、更可惜!我们欢喜把车修好,也许比新的更漂亮呢!”
对方听了这些话,怒气就比较平息,掉头就把车子开走了。
勿因他人过失,改变自己的快乐和目标
片刻的不如意,无须在心中延长
这三位莲友上车一看,刚才因为撞车那些蜂蜜的瓶子竟破掉了,所有的蜜都流出来,全车都黏腻腻。开车的莲友就摇头说:“今天实在真倒楣,我不想去清境农场了,一路这么坎坷!”另外一位莲友就说:“就是嘛!够扫兴的啦。”第三位莲友就再劝大家说:“这只不过是一、二件意外的事,其实世间本来就无常,“无常”应该是意料中的事情,也不能算是意外。我们不管一路上遇到什么因缘,都不必要改变我们本来的心情和目标。别人要怎么开车,要怎么行动都是各人的修养,我们不要为了别人一时的过失来改变我们的快乐和度假的计划,我们要照常过我们快乐的假期。刚才只不过是几分钟的境遇不如意,我们不要在内心把它延长变成几个钟头,或者变成好几天,使自己多受苦。我倒觉得方才的广播节目很好,那才是值得让我们用心去思惟的。像刚刚那种事情,我们实在不必浪费我们的心念和宝贵的假期去想它,我们要照常念佛去度我们快乐的假日。”
修行…
《毛毛虫变蝴蝶—缺陷变宝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