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安般念到涅槃 安般念

  從安般念到涅槃

  法增比丘

  安般念(anāpānasati)也叫作入出息隨念,是十隨念之一,隨念(anussati)是隨適而念,數數起念,對于十隨念,在應隨念處就隨念。安般念也是四十業處之一。修安般念得定之後,心意純淨,就能觀照。

  安般念

  佛陀教導羅睺羅(Rahula)修習安般念的十六次第([大羅睺羅經]Maha-RahulovadaSutta,以下括號內的是從[大羅睺羅經]引的。):

  (1)正念入息,正念出息。

  (2)知長息,知短息。

  (3)知入息的全部過程,知出息的全部過程。

  (4)知緩慢入息,知緩慢出息(覺知寂止身行出息,身行入息)。

  (5)體驗喜入息,體驗喜出息(知喜)。

  (6)知念生滅入息,知念生滅出息(知樂)。

  (7)知念止息入息,知念止息出息(知心行)。

  (8)有全知覺(受與想)入息,有全知覺出息(知寂止心行)。

  (9)知樂入息,知樂出息(知心我將出息,我將入息)。

  (10)知定入息,知定出息(令心喜悅)。

  (11)知心解脫入息,知心解脫出息(令心等持)。

  (12)知幻化入息,知幻化出息(令心解脫)。

  (13)知欲解脫入息,知欲解脫出息(觀無常)。

  (14)知滅入息,知滅出息(觀離欲)。

  (15)知寂滅入息,知寂滅出息(觀滅)。

  (16)最後一息的入息,最後一息的出息(觀舍)。

  修安般念,能得定,盡諸漏,能由初禅修到第四禅,然後再由第四禅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修到四無色界禅,乃至四禅八定具足。依自己觀修斷除叁結:身見,疑,戒禁取而證初果,再削弱貪、瞋二結而證二果,再滅除貪、瞋二結而證叁果,然後斷除五上分結的色愛、無色愛、掉悔、我慢、無明,得諸五神通力,修至漏盡而證阿羅漢果。

  從四色界定出來後才能入四無色界定,然後入無想定或滅盡定。無想定者則是以強大的正念,使意門不起想(不去識知目標或法塵)而達到心定。入滅盡定者是想也息滅、知也息滅,修滅盡定者心裏確定入定時間然後把有分心(Bhavanga生命流)切斷,因此不會造業。能修到滅盡定者一定能入涅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