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境界
在《經集》5.7《烏波濕婆問經》中烏波濕婆問:「我將去到那裏?識還否存在?我是消失了還是健康地存在?」
佛說:「如風熄滅火,空寂無可名,牟尼除我執,離相亦離名。」
又說:「彼滅色無有,論彼無依據,諸相無有時,諸辯、論亦無。」
因此在《自說經》中佛言:「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無限空間、非無限意識、非空無一物、----- 非此世、非彼世、非此彼二世、非日月之界。」
涅槃是有的,就好像未生之火、風等等,不能因爲見不到,就說沒有。佛說:「開始是有人走在這聖道上,越走下去,人就越少,最後就沒有人,只有業在進行著。」證悟聖道者已經舍下重擔,放下身與心,連我是“阿羅漢”或是“聖者”的念頭都放下,那當然在聖道的終點就沒有了人,只有業在繼續著。
涅槃的境界是與凡夫的錯誤觀念(四顛倒)相對。凡夫把世間的事物的無常看成是常,這叫常顛倒;他們把涅槃想象成是一種境界國土,修行完後去到那兒享受長生不死的快樂。凡夫把世間的衆苦當成快樂,這叫樂顛倒;成天到處看得到的生老病死苦都視若無睹。凡夫把身體與種種不淨之物看成是淨,這叫淨顛倒;天天洗啊抹啊掃啊,要把身體與地方整理幹淨,卻忘了思惟這些身與物的本質是不淨。凡夫把無我的事物當成有我,這叫我顛倒;這個邪見與六十二邪見把我們緊緊地束縛在叁界裏,不得出離,也無能證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