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戒,在元嘉初年,被強盜誣攀,所以在外避難,官府捕其妻系于監獄,既而縣府失火,將囚犯拖出放置在大路旁邊,她會見融翼一同行走,偶爾經過囚犯旁邊,張的妻子驚喊,法師救我!融答她說:“貧道沒有力量可以救你,但願你精勤的誦念觀世音聖號,你或可獲得免于罪。”張的妻子便晝夜祈禱誦念,經過了大約十天,忽然夢間夢見一個和尚以腳踢她說:“快!快!你可以起來!”當她驚醒過來,枷鎖自行解脫了!然而牢門卻關得很緊,沒法逃出去,又恐怕被人查覺,反而不妙,不如仍然帶著枷鎖去睡吧。又于睡夢中見到先前那和尚對她說,牢門已經打開了,等她跑出去,看守的衛兵都還在酣睡,所以她安然的步行而逃了。但是尚在黑夜,只好暗中摸索不分東南西北的行走了幾裏路,忽然遇到一個人,因此害怕的仆到地上,彼此互相問訊,才知道是她的丈夫,彼此相見悲喜交加,乘此夜間一同投到昙翼和尚的住處,翼又極力設法掩護他們,于是他們都免于危難。(冥祥記)
★劉宋時代有位姓張名叫暢的人,平常很敬奉受持觀世音,南谯王想造反,暢不服從他的命令,王就想害他,夜間王夢見觀世音對他說:你不可以殺暢,于是王不敢害他,後來舉事不慎而失敗了,暢也同時被捕關到監牢裏,暢誦念觀世音經約有壹千遍,鎖鏈寸寸的斷了,獄吏又爲更換一根後,複斷,吏將這種情形報告上司,于是就把他釋放了。(談薮)
★劉宋時代有位姓韓名叫徽的,居住在支江地方,和他的叔父都被關到牢獄裏,枷鎖得很緊,惶恐逼迫沒有計策,徽本來事奉佛陀,多誦念觀世音經,于是他不分晝夜的誦經,達到數百遍,天將要亮的時候,他的枷鎖忽然自己響起來了,好像燒炮瓦石的爆炸聲音,枷鎖自行脫落,徽又懼怕獄吏謂他擅自截斷解脫的,大呼獄吏當面告他這種情況,獄吏雖然很驚奇怪異,還將他的枷鎖更加釘鎖固定牢些,徽仍如平常誦經不停,又經過了一日之後,鎖又自己叫響脫落,和上回情形一樣,獄吏將這兩次的情形都告訴上司,上司取下他的鎖來詳細查看後,佩服他能夠通達聖靈感應,于是也就把他釋放了。(冥祥記)
★南朝箫齊時有位姓彭名叫子喬,湖南益陽人,擔任本地主簿(官名)侍侯該地太守(官)沈文龍,他時常誦念觀世音經。在建元元年的時候,因爲犯了罪,被關到監牢裏,太守文龍大怒之下必定想把他殺掉,子喬憂愁恐懼,沒有法子計劃可以逃罪,只好至心誠意的誦經到了一百多遍,尚在白天裏疲倦的就睡著了。當時湘西縣官杜道榮也關在這個牢獄中,好像睡著了,又好像是醒著,忽然看見有一雙白鶴,站在子喬的屏風上面,一會兒一只白鶴下來飛到子喬的身邊,那時又覺得像一個美麗的人形。道榮起來一看,見到子喬的雙械(枷鎖)都已脫落在腳外面,腳上的械痕還在,道榮正在驚訝注視的時候,子喬也醒了,同時見到頗爲奇怪,便問子喬做過夢沒有?答沒有,于是將所夢見告訴一番,子喬知道他必定得救,惟恐看守的人疑惑,他仍將枷械戴起來,經過了四、五天之後,果然的蒙上方釋放了。(法苑珠林)
★元魏時代有位姓孫名敬德的人,在天平年中,是一位直隸定州地方的居士,信奉佛法甚爲虔誠,時嘗建造觀音像,早晚都要敬禮,後來被搶劫賊犯牽連下獄,頗受惡刑。忽然夢見一和尚,告訴他誦念觀世音經一千遍,當臨到行刑的時候,恰恰千遍經數圓滿,刀砍到頸項,刀自折斷爲叁段,頸上的皮膚一點沒有受傷,叁次更換刀,刀叁次都折斷,主行刑的官奏禀到上司,當時丞相(官名)高歡(人名)奏表皇上免除他的死罪。等到他回到家裏看見家中所供的觀音像,項上有刀砍的痕迹叁處。(冥祥記)
★元魏時代有位姓盧名景裕,在節闵初年是國子博士(官名)因案被牽連,關到晉陽(地名)監獄裏,他一心至誠的誦念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有時也誦念全經,忽然枷鎖自己脫落,主其事的人,奏聞到朝廷,特爲他寬宥。(北魏書及法華感通)
★元魏時代有個和尚名叫超達,頗有學問並有智識見解,時魏帝禁止圖忏很急迫,到處搜查訪尋,有人誣超達也有,于是把他收進榮陽監獄裏,以車輪系到他的頸項上,嚴爲防衛他,超達自己忖度必死,不能夠有生還的希望,他一心一意的專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消災免罪,到了夜間四更的時候,忽然不見車輪所在的地方,守衛防護的人都在大大的昏睡,因此他逃出獄外,將想要遠遠的躲避,但是以關到牢獄很久,兩只腳沒有力氣,不能行走的快,即到天一亮,騎兵四出來追他,超達只好埋伏在草叢中,騎兵來到不僅是踏草邊而過,對面也不能夠看見到他,他仰起頭來看見追他的人,都有牛皮把他們的眼睛遮蔽,超達也只好一心等待著死,他仍然至誠稱念聖號,到了夜間,追的人都已經回去了,于是他安然的脫出險境。(高僧傳二集)
★元魏時代有個和尚名叫僧明,北臺(地名)石窟寺的住持,當時魏帝疑惑忌妒沙門(出家人),收集了幾百個和尚,相互捆綁,一個連一個,僧明是被綁在裏頭,用繩子從頭到腳都被纏縛得不能動,限即日斬決,明一心至誠念誦觀音,到了半夜覺得繩子寬松了,他私下心裏很欣喜慶幸,越發精誠祈禱彌笃懇切,即天方曉,繩索全部都斷了,因此得以脫逃,待天明亮了,獄中監守來見不著其人,只見斷繩在地上,知道這是神力所做,當即奏明皇上,魏帝始相信和尚不會造反,于是一時將所拘縛的和尚一起釋放了。(高僧傳二集)
★唐朝有位姓董單名叫雄是河東地方的人,在貞觀年中爲大理丞(官名)從小信奉佛法,吃素很多年,和他同伴李敬玄、王欣等人,因爲坐李仙童事,都被關到監獄裏,上方震發雷霆大怒,使命侍禦(官名)韋淙的審訊很利害,毫不放松一點,雄專心至誠的誦念普門品,每日叁十遍,枷鎖夜間忽然脫落,雄很驚訝的告訴欣玄兩人,欣玄兩人也看見鎖仍然堅固全好的在地上,而鎖鈎相連不開,相離約有數尺,即忙告訴監守的人禦史(官名)張守一正值夜班,命獄官以燭照察看,也很奇怪叱異,重行封鎖而去了。但雄誦經不稍停一下,到了五更的時候,枷鎖又解脫落到地上很有聲音,封鎖的封條仍舊無損,然而鎖自相脫離,欣玄兩人,平素不信佛法,及見到雄這回事,深深的感到不信佛的罪過,後來欣玄誦念八菩薩名號,滿了叁萬遍,青天白日的鎖自解脫落,和雄一樣,不久之後他們都免了罪。(法苑珠林)
★明朝有位姓熊名叫開元別號魚山,在朝廷上指責周延儒,廷杖後下到監獄裏,當他受杖打的時候,默誦觀音大士聖號,打得血肉都模糊糜爛,毫不覺得痛苦,在獄中講說“心經”,以佛法來感化所有獄中的人,過了一年,遣罰他駐杭州,國破後剃度爲和尚,法名正志,後來就隱居州靈岩以終了。(居士傳)
★明朝有位姓姜單名采,與熊魚山同時下獄的,他以大暑天熱保釋出來,采的母親趕到京城來一求相見。在未到京城前一天,又被還關進監獄裏,采心中大爲悲恸,問魚山有什麼方便方法見到母親,魚山說:叩求觀音菩薩必應,何不去誦念普門品。采因此每日誦念普門品叁十遍,過了一個月後,果然得以出獄見到他的母親,後來他也在黃山剃發做和尚了。(居士傳)
★明朝萬曆年間,浙江平湖陸尚書(官名)名叫五臺,他有一個男仆,和別人爭吵打架,誤傷將人打死了。恐懼向公(指陸尚書)求救,公對他說,殺人的人應當抵死,這是國法所規定的,我那能夠爲你來說情?爲你將來求免罪的話,你在監獄中,應當專心念誦觀音菩薩名號,叁年後我來救你,這個仆人只好奉命守法,他在獄中時時刻刻的持念,毫不怠忽一下,才過一年的光景,果然被赦而出獄了。(觀音感應記)
★清朝江蘇省金壇縣有位孝廉(科學時代稱舉人亦稱孝廉)姓虞名叫庶顔,全家的人都奉佛,每天要敬禮大悲忏和誦念金剛經,時常布施所刊印的觀世音經,並且勸人持誦免劫。在丁酉冬天,因爲仇家所誣告陷害,被逮捕送往江宵府,衙門遠近的人們無一個不謂他是冤枉的,但是庶顔默持經忏不稍停辍。既而下到監獄,嚴刑拷打,痛楚備嘗,如入禅定,獄卒極力打刺他的股胫,竟沒有一點受傷,不過只有黑痕幾點而已,不久得到昭雪無罪。他的兒子名叫山修也很孝順,每夜都爲他的父親祈禱,雖然在嚴寒的冬夜都不停止,直到事情解決了方罷。(觀世音持驗記)
★倪樸老,本姓倪,人稱他爲樸老,名叫佳慶,因工部(當時中央機關六部之一)爲人所欺蒙牽引,誤被下于監獄,他不論日裏夜裏很精勤虔誠頂禮觀音大士,持誦忏經。忽然監獄裏牆壁上長出蓮花,不久得以釋放他,後來出家,在浪人座下剃度,住持青原(寺名)號爲嘯峰和尚。(現果錄)
★杭州有位姓王名叫兩峰,說上虞地方有個米商賈某,性情是個樂
善好施的人,家裏供奉觀音大士的畫像,頂禮有很多年了,一天,他將要遠行外出,夜間夢見大士告訴他說:“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鬥谷叁升米,青蠅捧筆頭。”當他醒來還能記得這四句偈,明天早晨登舟出發,遇著了暴風,架舟的人匆匆忙忙的避到橋下,賈忽然想到前夜所夢,他令舟子冒雨而行,剛剛過了橋,轟然一聲把耳朵都震動了,回頭一看橋從中間斷了;過了一個月返回家裏,叩謝大士,忽然觀音像前所懸的神燈自己墮落下來,油淋淋漓漓遍滿一地,猛然之間,又想到大士的話,急忙就將地上的油,用手摸起來抹到頭上,滿頭都是油。當那天夜裏,他的婦人無故斷頭,死在床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是因爲他的妻子不貞,當賈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和隔壁鄰居的兒子私通,聽聞賈已經歸來,鄰居的兒子頓然一時起了殺心,在那深夜裏,拿著刀子偷偷的跳牆過來,想將賈殺掉,他把帳子扯開聞到賈頭上油的氣味很薰人,以爲是婦人頭發上的氣味,于是舍棄,誤將其婦殺死。待第二天天亮,賈奔告妻子的家裏,嶽父罵其婿無故殺妻,訴訟到縣衙門,誣控他畫了供狀,忽然有青蠅飛到筆尖上,…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