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997年 禅修一日營﹙下﹚▪P3

  ..續本文上一頁如我之前所說過,我們必須從中學習,使這些不愉快的經驗成爲我們的禅修對象。

  

  在日常生活中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是我們的另一項挑戰。當你生活在這個富裕的城市裏,就無法分辨清楚亦不能知道什麼是自己的真正所需,什麼是自己的貪欲。因爲社會會替你製造出不必要的欲望和需要。在生活中禅修的另一個重點是學習過簡單的生活。過簡單的生活是一件美麗的事情。當有一種強烈的意欲感到有需要去買東西時,你應該先問自己:現在這東西對我來說真的有需要嗎?爲什麼我真的需要它呢﹖是因爲別人都在穿著它或正使用著它嗎?還是我真的需要它呢?當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吹消費的社會裏,實在需要認真地去問問這樣的問題。然後你會發覺你的喜悅、快樂及輕快不是源自于外在的東西,不是源自于商品,不是源自于你所擁有的東西,不是源自于你所購買的東西,而是源自于自己的內心。這就是禅修美妙之處。你對外物的需求會減薄,因爲你已經不再依賴它們了,就如我所說,喜悅和輕快都是源自內心的。

  

  慈心禅對禅修,尤其是生活禅非常重要。修習慈心的其中一點是學習去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能夠真的這樣做的話,你永遠不會對自己作出不恰當或不善的行爲,這些行爲是爲自己和別人帶來苦惱的。只有我們能夠對自己友善時我們才能真正地對別人友善。我們必須先開放心靈來對待自己,然後才能開放心靈去對待別人。慈心是有多方面要點的,我在談及慈心的講座中曾提及過這些要點。那天我們派發了一本《慈心的修習》,現在這本書仍可供你們索取,請大家讀讀這本書。現在讓我來說說慈心其中的兩點,一是原諒,二是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原諒自己及原諒別人。如果我們不能原諒自己和他人,那麼我們可能會緊執著某些經曆或某些心靈創傷不放,而這樣會令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苦惱。由于我們是凡人,就必然會犯錯。當我們犯了錯,我們無需要感到苦惱和內疚,也不用因此而斥責自己;而是要學習原諒自己並從這些錯誤中學習。其他的人亦都是凡人,亦不是完美的,也必然會犯錯。所以如果你無法原諒他人,你便會緊執著憎恨和敵意,這對你是極爲沒有益處的。我們越是對自己友善,就越是會對別人友善;越能夠原諒自己,就越能原諒別人。之後我們就懂得善待他人,與別人的交往就會充滿慈心了。世上有許多人在承受著不必要的苦惱。當看見別人受苦時,我們應嘗試柔和及友善地去對待他們。有時候一個微笑,有時候一個友善的舉動已經足夠使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了;要是你真把慈心散發開去的話,將會看到在生活上、在社會上你會有很多作出慈心行爲的機會,這能爲自己帶來許多快樂,也能爲別人帶來很多快樂。

  

  慈心的另一種重要的心靈質素是感恩。我們常把該感恩的事情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來這裏之前,我到過印度的菩提伽耶一段時間。在那裏我憶念佛陀在成道之後所做的事情。據流傳下來的記載,佛陀在那裏悟道後用了七天去凝視那棵給他遮蔭的菩提樹。試想想佛陀花七天時間去表示他對一棵樹的謝意,這顯示了感恩是何等重要的心靈質素。我們可有對事物感恩嗎?可有對別人感恩嗎?可有對能夠認識佛法而感恩嗎?可有對能認識一班善知識而感恩嗎?我們曾否作出努力去培育感恩這種心靈質素嗎?我們有否爲自己能夠看見東西而感恩嗎?因爲有些人是失明的。我們有否爲聽得到聲音而感恩嗎?因爲有些人是失去了聽覺的。我們有否爲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亳無障礙地禅修感恩嗎?這都是些微細而瑣碎的事情,我們往往認爲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到一些非常窮困的國家,例如印度和斯裏蘭卡去看看,就會曉得應該爲自己在這裏享用到的事物而感恩了。在那些國家裏,有些人是沒有東西吃的,所以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是否應該要感恩呢? 還有一點關于感恩的,就如我剛才在小組研討時說過的,當我們有不愉快的情緒時,我們亦應該感恩,因爲我們可以向它學習,它是我們的導師。

  

  關于在生活中禅修的另一點,就是跟善知識一起,這也是很重要。很高興在這裏有好幾個禅修的團體,大家可去到這些禅修的團體裏,花點時間和他們一起,一同去禅修和討論。所以我們應爲能夠有這些互相幫助的善知識而感恩。

  

  你若能在日常生活裏這樣修習,就能夠看見成果,你會明白到佛陀給我們的藥物是真正可行及有療效的。之後你會對這藥物有更強的信念、更大的信心,亦會對自己會越來越有信心。你會對發現這藥物的人——佛陀感恩,亦會爲自己認識到這藥物、懂得用它和見到它的效用而高興。佛陀的藥物最美妙之處是它適用于生活中的任何情況,遇上生病時可用它,在死亡時也用得著它;在我們傷心的時候、沮喪的時候或是失望的時候都可以用它;當我們遇上非常重大的困難或是非常嚴厲的沖突時也可以用得著它。只是一件事情,正如在開始時我說過的,就是對于修行我們必須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下了決心去禅修呢?是否下了決心去服用這藥物呢?當我們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亦應該透過分享去鼓勵其他人服用,這亦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我現在所做的事情,請你們自己去體會吧。

  

  到現時爲止,我給大家如何將禅修融合到日常生活去的建議會不會太難呢?會否不合理呢?會否超出你們的能力範圍呢?佛陀從來不說普通人做不到的事。你只須弄清楚一件事就夠了,就是對這些教導有一份清晰的理解,並知道如何把它應用到生活中的不同情況裏去。我所強調的就只有這一點,關于這一點我認爲沒有更多東西需要再說明的。希望你們現在花點時間去思考一下我所說過的東西。這樣的反思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禅修。反思一個特定的題目能幫助自己及他人,能夠幫助我們審視自己,找出自己在人生路途上的位置,能夠幫助我們找出自己是否正在浪費人生。根據佛陀的教導,能夠生而爲人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有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寶貴的人身呢?我們可以怎樣去利用它呢?讓我們用一些時間去反思這個重要的題目吧。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下決心:從今以後我定要服用這藥物,使我從自己所製造出來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同時亦要有這個志願:讓我亦有機會與人分享這藥物,讓別人得到快樂。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反思吧。

  

  希望你們繼續使用這藥物,從自己製造的病苦之中解脫出來。

  

  

  

  【反 思】

  

  這是最後的一講了,我想感謝所有有關的人。首先我要感謝主辦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非常出色,所安排的各項事情都是那麼恰當和美好,這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感謝傳譯人員,他們的工作十分不容易。我覺得有時候他們翻譯的比我說的還要好。我亦要謝謝我們的瑜伽導師,感謝他教導我們瑜伽。對于這樣好的工作人員,我們實在要心存感恩。我們亦應該感謝志蓮淨苑讓我們使用一個這麼好的地方。最後,感謝各位用心聆聽和參與今天這個活動。看見大家對佛法和修行的熱誠和決心,實在令我感到高興。希望大家繼續保持這種決心去禅修。現在就讓我們來一些念誦,並以慈心禅來完結今天的活動吧。

  

  【念 誦】

  

  現在我們以慈心禅作爲完結。

  

  〔在慈心禅中的導引〕

  

  請感覺一下你心房的一帶,請用一點時間只是去感受這個部位。……

  

  你能否感受得到你的內心像花朵一般地開放嗎?能否感受得到那份柔和、柔軟和溫柔嗎?……

  

  你能否感受得到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嗎?你能否真正在身心的每一處都感受得到嗎?……

  

  既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能否真心原諒自己過去所犯的一切過錯呢?假如你不用原諒自己,就爲自己沒有背負著任何創傷而感到高興吧。……

  

  作爲你自己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原諒他人嗎?不論他們曾犯過什麼樣的錯,是否可以放下對他們的憎恨和敵意呢?……

  

  願大家健康、快樂和平靜。願一切衆生健康、快樂和平靜。…… ﹙完﹚

  

  

《1997年 禅修一日營﹙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