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苦,把苦恼看作为自己的导师,并感谢它们,因为如果它们不出现的话,我们怎可以学习去对治它们呢?
还有其他问题吗?
问三:这是我第一次禅修。导师说坐禅的姿势自然便可以了,而我用传统的盘腿方法来坐,有时候双腿会发痲。当双腿痲痹时,我该立即停止还是继续下去呢?另一个问题是我怎样才知道应该要坐多久?要坐多久才足够呢?
导师: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曾说过,当你双腿痲痹时,只要觉知到双腿痲痹,跟它们说声OK便可以了;假如腿痲痹得不能忍受时,你可改变姿势。某程度上问题不是出在痲痹之上,而是在于我们怎样去与它相处,以及对它作出什么反应。所以我们应该对发痲感恩,因为它的出现使我们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即使发痲存在时也不对它生起情绪反应。所以我说一切不愉快的经验都是我们珍贵的导师,因为如果你没有痲痹,你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它,如何去对治它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事实上,禅修应该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这一点我将会在讲座里告诉大家。禅修是没有开始亦没有结束的,禅修不应局限于某个姿势或某个时段,因为从我们睡醒的一刻直至入睡,我们的内心都在活动,有各样的思想,产生不同的精神状况。所以,最理想的就是我们能整天都对这些心念保持正念、警醒和审视。这样子,如我先前所说,禅修就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生活和禅修不是两样事情,它们是同一回事。
问四:你提过我们要唤起一些不愉快情绪来跟它做朋友,然后送走它。所以在禅修时我尝试想起一个我十分憎恨的人,尝试去令愤怒出现,但结果愤怒却没出现。这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去吗?如果我继续禅修,到后来我会没那么憎恨那个人吗?
导师:好多谢你跟大家分享这经验。这就是我在说及情绪时所提供的方法之一。多么有趣,当我们邀请这些厌恶的情绪来时,它们偏偏不来;但当不想它们出现时,它们却出来了。这显示出心灵开放的重要。我们越是开放地等待这些情绪的出现,它们就不会出现。所以非常之高兴你有这份重要的内观。你可以应用同样的道理去处理思想。当我们不想有思想时,它们就会出现;但如果你去邀请它们,不论什么样的思想也好,你会发现它们偏偏不会出现。就如你所说的,我肯定这样的练习会使你对那人的恨意越来越轻。之前我谈过慈心禅,我建议你多去想起那个人,尝试去原谅他,接受他人性的一面;否则,你会继续背负那个人给你的伤痛。我们应该学习宽恕这一种重要的心灵质素——原谅自己亦原谅他人,因为一切都发生在过去,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为什么还要背负着过去的重担,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苦恼呢?
问五:今早禅修时,我发觉背部冒许多汗,整个人都湿了。第二个问题是,当我集中注意力在呼吸时,它就变得很急速;当我尝试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时,呼吸就回复正常了。
导师:关于背部出汗的问题,你只需觉知到它在冒汗就行了,跟它交个朋友吧。至于第二个问题,你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就变快;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去,它就回复正常。所以在刚开始时我便建议大家让身体自然地呼吸。无需在意呼吸,就只单纯地坐着,让身体爱怎样呼吸就怎样呼吸好了。这叫作“不做作”,请用一点时间去修习,让身体用它喜欢的方式去呼吸。不要视这为“禅修”,只把它看成是一个练习就好了。只是不做作,让身体自行呼吸就好了。有一位斯里兰卡的禅师说过:“当我们把坐禅看成是一项特别的事情,我们就会有特别的问题。”所以当你特别去注意呼吸时,它就表现得不正常,当你不理会它时,它就回复正常了。所以不要把禅修和呼吸视为一些特别的事情,内心只需安住在呼吸上就是了。即使你离开了这里,认为自己没有在禅修,你都可继续和呼吸保持连系,在其他的任何时候亦可对呼吸保持觉知。
十分感谢三组朋友问了很多实际和有用的问题,亦感谢那些和我们分享正面经验的朋友。能够这样一班善知识坐在这里,分享大家的经验是十分美好,十分珍贵的。
现在大家可以预备做瑜伽。希望你们在做瑜伽时会遇上挑战和困难,然后视它们为禅修的对象,就如我之前所说那样。同时希望你们做瑜伽时能使身体放松,那么到坐禅时,就能以放松的身心去坐,看看会怎样。多谢大家。
【瑜 伽】
【坐 禅】
〔在坐禅中的导引〕
现在请让我们的心喜爱怎样做便由它怎样做。任由思想升起,关于过去的也好、关于将来的也好。让我们学习去观察它们而不对它们评价,没有正面评价,也没有负面评价,只有思想的呈现和消失……
请时刻保持警觉和清醒。……
学习跟自己的思想交个朋友,学习给自己的思想一些空间。……
要是你被思想所困扰的话,请认识到若你能够有正念,若你能明白思想只是些生生灭灭的东西的话,那么有思想出现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一节禅坐中,不需要制止思想,也不需要控制思想;请腾出一些空间让任何思想升起。……
我们现在学习去培育一颗对思想不作反应的心。……
现在让我们学习去和不喜欢的情绪交朋友。请容许那些不喜欢的情绪出现,看看能否像和思想那么样,和它们交个朋友,腾出一些空间给它们,并容许它们的存在。……
要是你感到睡意或昏沉,请张开眼睛,因为保持警觉和清醒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不去推开,不去控制不愉快情绪,容许它们的出现,和它们交个朋友,给它们一些空间这是十分重要的。就让我们来作这项重要的修习吧。……
现在让我们学习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包括刚才在研讨时提到的感受。容许不愉快的感受在身体出现。……
让那些你认为是奇怪的,不寻常的或不正常的感觉生起。在身体任何部位生起都可以。……
我们可否不给这些感受负面评价吗?我们可否视它们为只是一种感受吗?……
学习看待思想、情绪和感受就只是思想、情绪和感受,不给与它们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这样是学习以慈心去对待自己的思想、情绪和感受,使它们不再是我们的难题而变成了我们的朋友。这亦是在这一节禅修中我们所做的事情。……
〔响 磬〕
现在我将谈及如何把禅修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请用心细听。
我们必须弄清楚在日常生活之中重要事情的优先次序,并认清楚禅修是放在这次序中的哪一个位置。一个人若下定决心去禅修,就决不会说没时间去禅修。所以请先弄清楚这一点。
第二点是对身心上所发生的事情保持觉知,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尝试去做的事情,亦是我今天一直所强调的。否则你会愈来愈像机器。机器亦可以十分有效地运作,但是机器不知道自己正在运作,对自己全没理解,也没有认识。要知道和理解自己的身心如何运作,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那些我们惯性、机械式地做的事情,例如擦牙、梳头、打扮等微细的动作,请大家都用心、有觉知地做,全心全意地去做这些事情。不论你在家中,或是在车上,或是在工作间里,都尽可能持续地觉知自己身心当下所经历着的事情。这是把禅修融入生活中的唯一方法。
另一点我要强调的就是思想。在一日当中我们要觉察到:现在我有些什么思想?是关于过去的还是关于将来的?是关于自己的还是关于别人的?从醒来后直到入睡,这些思想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出现,从不间断。所以我们必须作出努力去从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了解自己是哪一种性向的人,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禅修中这是极之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情绪。不愉快的情绪为我们带来苦恼和冲突。除非我们是禅修者,否则我们不会知道这些情绪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对于那些正在受情绪困扰而受苦,但却不知道自己怎样受苦及为什么受苦的人来说,他们将一直在这世界继续受苦。假如你明白了这些情绪产生的模式,当中的关系和条件,以及它们是如何直接和思想有关的话,你就能够对治情绪。令情绪成为你的禅修对象了。
我一直强调的另一点,就是去找出和认识那些使你不愉快和困扰着你的事情,并使它们成为你禅修的对象。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之重要的。或许你仍记得今天我们禅修时外面有些很大的声响,那时候我建议大家细听那些声响,就如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响一样。否则,如果我们视它为噪音或是骚扰,我们或许会变得愤怒,会因外面的声响而受苦。当我们将它看作是禅修的对象时,我们就能从生活里任何的情况和经验中学习。我们亦可以把这个道理应用在跟我们相处不来的人身上。人际关系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在家里有人际关系,在工作的地方也有人际关系,我们逃不开人际关系。就让我们拿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令自己生苦恼的人来做实验吧。一个有趣的和他相处方法就是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导师。利用他去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对他的反应。然后你会发现问题不是在那人的身上,而是在于你怎样看待他以及你对他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就是佛陀教导的美好之处,假如苦是外在的,我们就永远不能摆脱它了;正因为苦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所以我们才能够将自己从苦恼之中解脱出来。有时候我形容禅修为“替自己制造出来的疾病寻找药物”。既然病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就必须自己去找解药了。当发现了禅修就是解药之后,我们就得服用它,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都知道,药物不一定是甜的、好吃的,有时是会很难入口的,但如果你要治疗自己的疾病,就得要吃下去。这些不愉快的经验——身体上或心灵上的痛苦一定是不好受的,正…
《1997年 禅修一日营﹙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