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居士禅修讲录
1997年10月14日晚上 大屿山地塘仔华严阁 南传佛教丛书编译组译
禅修营第二天
导师:在研讨的时候,我想在这个研讨大家来互相分享今天的体验。无论是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经验,和一班善知识坦诚地分享是十分重要的。当开放地说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我们会变得很紧张,认为别人会批评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担心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确等等。其实我们是无需害怕的,因为大家所分享的是一些事实。让我们从4:45起床来开始,在今早起床时大家有些什么体验呢?
NA:我并没有起床。
导师:是因为整晚没有入睡吗?。
NA:是的。
导师:很好,很好,多谢你坦诚地和大家分享。
MC:我感到很困倦,因为昨晚睡得不好,我想在床上赖多一点时候。
导师:但结果你还是来了禅堂坐禅。还有别的分享吗?
NB:昨晚我亦睡得不好,因为我睡在隔邻的寺院,很早便被楼下诵经的声音弄醒,但我起床来禅修。
导师:也许我们该用念诵来代替敲起床钟吧﹗还有没有人有东西和大家分享呢?
YC:我们应该要多谢AL,因为她要比我们更早起床来敲钟叫醒我们。
导师:〔问AL〕你起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
AL:今早我起床时十分开心,因为我看见天上很多星星和其它的东西。
导师:这带出慈心的可贵,亦带出服务精神的可贵。
大家轮候洗手间时又怎样呢?是否有人会感到不高兴、不耐烦或苦恼呢?......
我来分享我的体验吧,我也是很早醒来的,我亦能够欣赏到那时候外间的宁静和美丽。
在 5:00 禅修时,有什么关于禅修的体验吗?对于修习“只是知道当下在发生的事情”这简单的禅修方法会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吗?
KT:今早坐禅时我是半睡半醒的,只是模模糊糊地度过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发觉刚才的一节坐禅和今早的感觉不一样,今早的像是要花很多气力,像要费尽气力去觉知自己身心的活动,就好像等待着它们来而它们偏不来似的;但刚才的一节坐禅,当我感到静止下来后,便知道怎样去做,知道老师所教导的如何去觉知自己身体,同时知道得十分清楚。
导师:谢谢你的分享,很高兴听到关于你在早上的不愉快经验和刚才视为是愉快的经验。因此,若我们没有不愉快的经验就不会发现刚才的愉快经验,这表示我们可以从愉快和不愉快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开放地面对愉快和不愉快的经验。
还有其他人要分享今早禅修的经验吗?
NC:请问在家里禅修时,是否应避免在太疲倦的时候坐禅呢?因为今早我太困倦,没办法集中精神。
导师:不论是在这里或家里,不论是感到疲倦或其它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尝试去做做实验,否则很容易便会对自己说:“我很累,即使禅修也没有作用,还是去睡觉好了。”我们就是这样溺纵自己,总是依从身体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以友善、柔和的方式来突破这种情况,意思是有些时候对身体说“可以”,有些时候对身体说“不”。若明天早上你仍感到疲倦,你要对身体说:“昨天我依了你,今天我会说“不”了。”和身体有这种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对身体说“不”然后到禅堂来坐禅,之后看看会怎样。
在佛经上提到,佛陀教导一位在禅修中提不起劲,昏沈和困倦的比丘时,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建议来对治这类情况:
第一个建议是转换姿势,若你在坐禅的话,便做些站禅和行禅。
我个人建议,在这时候做些急促的步行或是倒后步行,因为倒后步行你必须要很警觉和清醒,当你倒后行走时,马上会清醒过来。这令我想起泰国一位很严格的禅修大师,在他的禅修中心里有一口很深的井,他建议禅修者坐在井边来禅修。若那禅修者昏倦的话,便会失去性命。很可惜这里没有井!
若转换姿势不奏效的话,佛陀另一个建议是去揉搓耳垂,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唤醒身体。
佛陀说若揉搓耳垂也没有效用的话便到外面去看看星星。在有星的晚上,也许我们的研讨也该改在户外进行吧!
若用外在的东西来激发内心不奏效的话,可尝试思惟佛法中一些激励的说话,让自己培育出一种精进的意识。
若这不奏效的话,请点着明亮的灯光,对着它来禅修。有些禅修者以明亮的灯光作为禅修的对象,可能这位比丘以前曾经修习过这个方法,所以佛陀建议他点着明亮的灯光来修习,这能唤醒他。若也不奏效的话,便去睡觉。为什么佛陀建议这比丘去睡觉呢?
MC:因为当身体疲倦时是需要休息的。
导师:对,这些方法和实验在某程度上是帮助他去找出究竟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因素令自己昏沈的。有时候或大部分时候我们感到疲倦是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是生理因素的。佛陀鼓励这位比丘利用这些不同的方法,去找出昏沈是究竟来自心理还是生理的,当这些方法都失败时,这表示是生理上的原因,那么我们便要学习善待自己身体了。
在佛陀的教导中,他鼓励比丘或禅修者自己去做实验、探索和认识事物。我也是在鼓励大家透过观察和学习来找出自己的发现,了解自己的身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身心虽然是和自己这么接近,但在某角度来说,因为我们不去认识它们,不去探索它们,身心和我们的距离又是那么遥远。所以,我们该把禅修视为一种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去追求某些的心理状态。以这种态度来禅修是十美好的。
清晨禅修后6:00-6:30我们有茶水时间,我建议大家到外面去,尝试很锐利、很清晰地去看看四周的事物。在这方面有没有人要分享一些体验呢?
HK:我想分享一些今天你所教导的体会。我发觉你教导的禅修方法很有用,你教我们要像母亲看顾儿子般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当我用这心态来禅修时,我的感觉真的很好,无论是呼吸或任何思想、感觉和感受等,我都可以像母亲看顾儿子的心态来看着它们,我感到是可以和思想分离和感到平静的。
导师:友善、柔和地只是知道有什么出现;无论所生起的是什么也不去抗拒它,只是友善地对待它。以这种态度来禅修是很重要的。若我们能有这善意的态度,正如HK所说的,我们马上会得到一点舒缓和释放。苦恼是由抗拒所引起的,无论是抗拒内在或外在的事情都是一样,当我们抗拒一些外在的事情时,苦恼也是会生起的。这种态度是不作抗拒,只是友善地知道当下在发生的事情,这样并不是对事情退让,而是以友善、温和的态度来对待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要知道它们两者的分别。明白这不是退让而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方式,这是十分重要的。
从 6:00 至 6:30 的时段,有没有人有任何的体验呢?
KT:当我吃东西时,所有正念都失去了,我的心全都放在食物上。
导师:但我们在谈论着6:00至6:30的茶水时间,那时并没有食物啊!让我们返回茶水时间吧!
SK:他在茶水时间吃面。
导师:啊!他已经开始吃东西了!
在那时段,我建议大家尝试锐利地、清晰地去观看和聆听事物的。谁人有关于大自然的体验呢?
SK:那时候我尝试跟着你的指引去修习,但无论我怎样去尝试,一切都如同我平时所见的一样,并没有觉得锐利些或清晰些。
导师:很好!明天我们该再次尝试。我来说一下如何清晰地去观看事物吧,例如我们去看一颗树,在看的时候可否全心全意地去看呢?是否可以像是第一次看这颗树地去看呢?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能否少些思想或没有思想地去观看事物呢?当内心被思想占据时,我们便不能真正清晰地观看事物。这表示我们要学习唤醒自己的感官,我们是没有培育过唤醒视觉、听觉等的官能的,有时候这是需要用心地付出努力来培育的。另一个我们所忽略的感官是嗅觉,明天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唤醒我们的感官,清晰地去看,清晰地去听,同时让嗅觉升起。这里有一些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非常芬芳的气味。让我们一点一点地作出努力,像是做实验和游戏般来唤醒我们的感官。你亦可尝试用这里的佛像来修习,看看能否少些思想或没有思想,全心全意地去看佛像。
接着是瑜伽的修习,做瑜伽的时候你们定会有一些体验的。
MC:那时有很多蚊。
导师:很好,有很多蚊,重要的发现呢!那么在做瑜伽时单是只有蚊吗?
YM:还有很多蚁。
导师:有很多蚊、很多蚁。
YM:它们在操兵。
导师:还有操兵。
ND:这是我第一次在大自然之中做瑜伽,亦是我第一次将心念放在身体上。做瑜伽的时候我感到很平静和安宁。
导师:还有其他人要说说在做瑜伽时所发生的事情吗?那些式子难做吗?
MC:我觉得很难做。
导师:不单只是知道蚊和蚁,你们还知道那些式子,很高兴听到这点。
YM:由于我享受做瑜伽时的气氛,所以忘记了那些式子的困难。事实上做那些姿势似乎有些困难,但我享受那气氛,因此没有想过困难与否。
导师:因为你享受瑜伽。有趣的一点,当我们享受某一样事情时,实际上是不会想到它是困难或是容易的。你的身体有感到痛楚吗?
KT:有。
导师:很好,这表示瑜伽是有效用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一个身体,同时这个身体是会痛的;这亦表示你需要继续做瑜伽,因为你没有做这些练习。
还有其他人想说说关于瑜伽方面的事情吗?
NE:那些姿势转换得太快,所以我感到做得断断续续和不畅顺。
导师:那瑜伽导师该要顾及一下这情况,还有其他人有同样的经验吗?…
《1997年 禅修营第二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