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1997年 禅修一日营﹙下﹚

  葛荣居士禅修讲录

  1997年10月12日全日   志莲净苑   南传佛教丛书编译组译

  

  禅修一日营﹙下﹚ ——葛荣居士主持

  

  ﹝与乙组的研讨﹞

  

  导师:我想知道大家今早坐禅的情况怎么样。

  

  问一:我一直在思惟着焦虑的问题。我的焦虑情绪已有好一段时间了。但当我想请焦虑的情绪出来观察时,它却不出现;或是出现了却没有平日那么强烈。这是我第一个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假如一个人对某些难题感到焦虑,但当主动去面对那个难题时焦虑却不呈现,那么当那难题突然出现时,岂不是没有时间去练习,亦没有足够的经验去面对难题和审察焦虑,也不能正确地面对难题及消除焦虑吗?

  

  导师:你想焦虑出来时它却不来,这有什么问题呢?当有焦虑时我们觉得有问题,当没焦虑时我们又觉得有问题,这不是很有趣吗?

  

  问一: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当我们有像焦虑这些问题时,它会不时地出现。我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如何去处理它们的经验,但当我想要拿它来作练习时,它却不像平时那样出现,于是我就没足够的准备和经验去解决这困难了。

  

  导师:上次我讲述对治情绪的方法时你也在场,我看见你做了笔记。请你回家翻翻笔记,然后把答案找出来,并去试试那些方法,去看一下你能如何对治焦虑。因为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没有出席那次的讲座,现在就让我在这里简略地说一下,当这些情绪出现时该如何去对治它们吧。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件事:无论是焦虑也好,恐惧也好,愤怒也好或是身体上的痛楚也好,只要知道它们的存在就够了。就如我建议大家去处理身体上的痛楚一样,学习对这些焦虑或恐惧说OK,学习友善地面对这些不愉快的情绪,这能帮助我们去对治它们。这是对治情绪的其中一个方法。如果你们对其他方法有兴趣的话,或者可以拿一份讲座记录的副本看看。

  

  问二:这是我自己个人的经验。一次我读完佛经后去坐禅,大概过了十分钟,发觉眼睛里有些金光在闪动。然后无论我睁开眼睛也好,闭上眼睛也好,那光都在闪动,维持了半个小时有多。对这个现象我感到有点儿害怕,不知道这种现象是正常还是不正常,我想知道该怎样去处理它。

  

  导师:看见一些境象或类似情况是禅修的不同的阶段。有时所看到的境物或图象是令人十分愉悦的,有时是十分不快的。今天我提及过多次:不论它是愉悦的还是令人不快的,只要知道自己见到这些光,自己有这样的体验就行了;而不用去想:这是异常吗?这是正常吗?如果你这样去问,你便是纠缠着所发生的事情。你需要做的只是去知道它而不是去和它纠缠。对它说声OK,然后过一会儿,那些光或是其他东西便会停止下来。

  

  我想听听你们做瑜伽的体验。

  

  问三:我觉得有些姿势难度比较高。今早做瑜伽时,由于太多人挤在这个礼堂内,空间不够,当我身旁的人把腿伸到我的身边时,我心里就会不满,对自己说:“为什么他要把腿伸得那么开呢!”

  

  导师:就是这原因,所以今早我跟大家说,我们必须开放地从各种的事情中学习,学习去把一切事情都看成是禅修的一部分。当你愤怒、厌恶,或是有情绪反应时,只需去观察我们是怎样因为别人的行为而为自己制造苦恼。在这情况下愤怒就成了禅修的对象了;你把愤怒作为禅修的对象,然后看看自己能够放下多少的愤怒。之前我亦说过,这些不愉快的身心体验,不单会在做瑜伽时出现,也会在其他的情况下出现。所以,只是去觉知它们并和它们交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修习。若你能这样去修习,任何事情都能变成一个学习经验、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禅修了。假若你抱持这种开放的态度,你不单不会生旁人的气,反而会感激他,因为他给了你一个机会去对治愤怒。那时候,那个使你讨厌、令你生气的人就变成了你的老师。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讲座时我会谈及这方面的。

  

  还有其他吗?或许大家可再说说瑜伽及和它有关的体验吧。瑜伽导师亦在这里呢。

  

  问四:我想问在修习瑜伽或出入息念时,应该用肺部的呼吸还是丹田的呼吸呢?

  

  导师:我说过让身体自然地呼吸。如果你尝试用身体某个部位去呼吸,那就是不让身体自然地呼吸了。让身体自然地呼吸是十分重要的。当身体自然地呼吸时,你只需觉知着呼吸这就行了。就好像我们行禅时会让身体步行,然后对步行保持正念那样,我们不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步行。在禅修中,无论步行也好,呼吸也好,学习让它自然地进行,不干预自然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这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其他问题吗?

  

  问五:大约在七八年前我的肺部后面有轻微痛楚,过了一段时期后便没有了。这星期我在这里修禅,昨夜和今早它又痛了。这是不是旧患?这是不是由于呼吸所引起的?还是我做得不对呢?

  

  导师:我感到你禅修时用力太猛,或许你用不同于平时的方式来呼吸吧。当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来呼吸时,可能会带来肺部紧张。所以要用一种很放松的方式去禅修,切勿太过着力,这是很重要的。假如着力过猛,身心都会紧张。下次禅修时请尝试以放松的姿势去坐,不要让身体任何部位过份紧张。无论怎样,假若你的痛楚再次出现,就停止去觉察呼吸,转而对你的肺部散发慈心、善意和温柔吧。

  

  还有其他吗?

  

  问六:坐禅、站禅或行禅时,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妄念有觉知和正念。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能够做得到呢?

  

  导师:在今晚的讲座中,我将会谈及到在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问七:我想回应刚才那位女士提到肺部痛楚的情况。在两年前,我也曾因病导致背部有痛楚。最初我在这里坐禅时,那部位也是痛的,但我忍受了几天之后,现在已经不再痛了。所以我想这或许只是一个旧患而已,和禅修没有关系吧。

  

  导师:很多谢你和我们分享了你的经验。这带出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经验时,去经历它们,对它们抱开放的态度,它们可能便会消失。你跟我们分享的实在是一个很珍贵的经验,谢谢。

  

  问八:我坐禅时身体会前后左右地摆动。我曾问其他人该怎样做,他们教我不要理会,继续坐好了。我不知道这样是对或错。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坐禅时背部不直,当我想把背部伸直时,那些摆动就会加剧,在这情况下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导师:当身体开始摆动时,正如我曾经说过的,只需去知道身体正在摆动就可以了。你也可尝试去控制那些摆动,看看它能否停下来。就如刚才所说,这不过是修习过程中的某一些阶段。假若你把它看成是问题,你就会被它卡住了。若要进入下一个禅修阶段,就如刚才那位女士所说,我们要学习对这些情况说OK,友善地对待它们,而不是问:这样是对吗?或是错吗?这样是正常吗?或是不正常吗?这样做只会令我们被这些问题缠上了而卡在那里。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至于你想把背部伸直,那是很好的尝试。但请放松地去做,自然地去做,无需紧张。请找出一个你觉得舒适及自然的姿势,而不是一个紧张和不舒适的姿势。因此你需要对坐姿进行多些的尝试和探索。

  

  十分感谢大家。现在到最后一组了。

  

  

  〔与丙组的研讨〕

  

  导师:我想知道你们吃午饭时的情况。静静地、醒觉地进食,可有什么深入的发现吗?

  

  问一:很感激为我们预备饭菜的人,我事前是不知道有午膳供应的。当我正念及不说话地吃饭时,觉得饭菜特别好味。这是第一点。另外,我亦想分享我的禅修经验。我禅修不是很久,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初开始禅修时,身体有些部位可能会痛,特别是一些曾经受过伤的部位。另外禅修也可能会见到一些境象,若果我们不贪着亦不憎厌这些境象,它便会逐渐离开的了。若果想对治身体的摇摆,你是可以试一试控制身体的摇摆的,假如你想停止摆动,只需叫你的身体停下来便可以。多练习便成了。

  

  导师:十分感谢你跟大家分享以上的两点。第一点很有趣,当我们有正念地吃东西时,才能真正尝到食物的味道,这样的话,进食便会成为另一种的体验,否则我们会像机器那样地进食,甚至完全不知道在进食时所发生的事情。很高兴你提出了这一点,亦很高兴你提到那份感恩的心意。感恩是我们必须培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质素。事实上,在传统的佛教国家里,我们进食前都会花点时间去感恩,感谢为我们预备食物和提供食物的人。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进食前用几分钟或几秒钟去感谢为我们预备和提供食物的人,为自己能够吃食物而感恩。

  

  你说的第二点正就是我指出应该控制身体摆动的意思。我们可和身体有一个很好的连系——给身体一个非常友善和温柔的指令:现在请你停止摆动。当我们这样作出指令时,身体是可能会停下来的。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时候由得身体去摆动,只要对它保持正念和友善就可以;有时候则可以对身体说:现在你已经摆动够了,请停止吧。它也许会停下来。不过若要它停下来,就必须先跟它有一份很好的连系,及体贴照顾它的感受才成。十分多谢你提出这两点。

  

  问二:多谢你这几堂内教了我们很多面对情绪和不愉快经验的禅修方法。这些情绪和不愉快的经验出现的时候,我曾尝试开怀和善待它们,之后它们便消失掉了,这种感觉非常好。你亦提及到我们要从不愉快的情绪那里学习一些东西。但是我怎样才知道自己所学的是否正确呢?

  

  导师:若简单来说:能没有抗拒,跟它说OK,跟它交朋友这就是了。若从另一角度来说,在佛教中提到:当我们有不愉快的情绪出现时,我们是自然地连随生起苦恼的,但现在我们令不愉快的情绪变成学习经验,我们学会不去受…

《1997年 禅修一日营﹙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