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998年 禅修營第七天▪P2

  ..續本文上一頁許是這個原因,在禅宗裏有句說話,就是“佛心即是衆生心。”

  

  如果大家已經發現了這個方法,如果大家已經找到了藥物,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身體上的痛楚或內心的苦惱時,便會少受一點苦了。重要的是,當我們有了這些經驗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自信,這亦即是我們對佛陀和他所發現的藥物有信心。當我們有這種自信,當我們有這種信心,當我們能夠依靠自力的時候,那麼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讓它生起,因爲我們知道怎樣對待它。

  

  P.B.:你教了我們很多方法,正念能令我們記起及應用這些方法。如果說正念是修行的秘訣,這樣說正確嗎?

  

  導師:正如佛陀說:“正念是唯一的道路。”有了正念,我們能夠去觀察事物,我們能夠去探索事物。有一篇有趣的經論指出正念和智慧的關系:正念好比外科醫生所用的探測器,用來探查病人傷患或需要施手術的位置;智慧就好比一把手術刀,外科醫生用它來切除患處或需要切除的部分。所以,運用正念,我們可以探查病患的所在,而運用觀慧或智慧,我們可以把患處切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生氣時,我們可以嘗試用正念去探索自己爲什麼會生氣,之後我們會發覺,生氣的原因是我們要求事物要符合自己的意願,于是我們便看到問題是出于自己本身,這時觀慧或智慧便生起來了。這聽來雖然很簡單,但這正是佛陀的教導。

  

  P.B.:這是我提出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爲我留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正念的時間越多的話,我的生活便越多困擾。我覺得這有點可惜,因爲雖然我懂得一些對治煩惱的方法,但我卻忘記去運用它。

  

  導師:有趣的是,正念的巴利文是“sati”,它其中的一個含義是“憶記”和“憶持”。中文的正念是否也有憶記和憶持的含義呢?

  

  S.K.:有“不忘”的含義。

  

  導師:所以,我們需要記著。假如我們病了,但忘記藥物放在哪裏的話,我們還是治不了病的。所以,我們需要記得在適當的時候服藥。我亦需指出:有些時候修行是不好受的,就正如有些時候吃藥是不好受的那樣。有些藥物是非常難入口,完全不好味的,但有時這些藥物是十分有力量的。像打針那樣,打針是十分難受的,但非常見效。

  

  J.C.:像面對蜜蜂的經驗那樣。

  

  導師:是的。很奇怪,經過昨天的討論之後,今天我再沒有看到蜜蜂了。

  

  E.L.:我有反思過怎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我所學到的方法,但有一兩件事情我還找不出解決的方法。在辦公室裏我一定要對同事的工作有所期待,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我叫一位同事送一封信到一個地方,他已經做過相同的事情數百次了,所以我預計這位同事今次也能同樣完成他的工作。我知道人偶然是會出錯的,但是錯誤還是錯誤。當我知道他沒有適當地執行他的工作時──那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我發覺自己便會立刻激動起來,因爲當我分配這件工作給他時,我預計這是一件十分簡單的工作,他應該能夠處理得當,不會出錯的。我還發覺,經過多年的修習,我能從激動之中很快回複過來,因爲我明白每一個人都會犯錯,如果我在犯錯時希望別人會原諒自己,那麼當別人犯錯時原諒別人也是應該的。但是因爲那是我的工作,期待心仍然是存在的。身在這個處境之中,你有什麼建議呢?

  

  導師:我喜歡這種跟實際處境有關的問題。我有幾點建議,第一點是,有期待心是沒有問題的,因爲在那種情形之下生起期待心是自然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理解到,期待心是一回事,事實又是另外一回事。

  

  第二點建議是,如果當這類事情發生時,學習不要感到驚訝,因爲我們不免要和善忘的人相處,我們不免要和沒有責任感的人相處。如果和我們相處的人沒有一個善忘,沒有一個不負責任的話,我們才應該感到驚訝呢。我們應該常常記著,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人類世界之中。

  

  第叁點建議是很重要的,你必須表現出你是一條“眼鏡蛇”。但你要像玩遊戲那樣:現在我要叫這個忘記送這封重要信件的人來見我,我會用很嚴厲,很堅定的語氣和他說話,但是我很清楚知道我只是假裝而已,在心內我沒有憎恨他。有些人只會明白這種強硬的語言,所以你可以像斯裏蘭卡人一樣很嚴厲地說:“下一次你再這樣的話,我會扣除你五成薪金!”

  

  另一個有趣的建議便是嘗試和那人交談。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做法,只是向對方發問有關的問題:告訴我你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爲什麼你會忘記?是因爲你對這工作沒有興趣嗎?還是因爲你有更重要的東西要記著?你常常都忘失嗎?這樣做的目的只是讓他反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他反思自己的行爲。有時這樣做是非常有幫助的,也許能夠令他看見一些他自己以前沒有看到的東西。祝你好運!

  

  S.H.:我在學校裏工作。每位老師都會對小孩子說應該怎樣做,應該怎樣去遵守規則。我們希望孩子們長大後有責任心。

  

  導師:無論是成年人、小孩子還是我們自己,我們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與對方或自己交談。假如自己犯了錯誤,與其給自己一個減號,不如跟自己來一個這樣的對話,這可以是非常有幫助的,可能會揭示出很多自己以前沒有看見的東西。而在某程度上,這也是和成爲自己最好的朋友有關的。

  

  【錄音記錄到此爲止】

  

  念誦及慈心禅

  

  

《1998年 禅修營第七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