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许是这个原因,在禅宗里有句说话,就是“佛心即是众生心。”
如果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个方法,如果大家已经找到了药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身体上的痛楚或内心的苦恼时,便会少受一点苦了。重要的是,当我们有了这些经验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自信,这亦即是我们对佛陀和他所发现的药物有信心。当我们有这种自信,当我们有这种信心,当我们能够依靠自力的时候,那么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让它生起,因为我们知道怎样对待它。
P.B.:你教了我们很多方法,正念能令我们记起及应用这些方法。如果说正念是修行的秘诀,这样说正确吗?
导师:正如佛陀说:“正念是唯一的道路。”有了正念,我们能够去观察事物,我们能够去探索事物。有一篇有趣的经论指出正念和智慧的关系:正念好比外科医生所用的探测器,用来探查病人伤患或需要施手术的位置;智慧就好比一把手术刀,外科医生用它来切除患处或需要切除的部分。所以,运用正念,我们可以探查病患的所在,而运用观慧或智慧,我们可以把患处切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可以尝试用正念去探索自己为什么会生气,之后我们会发觉,生气的原因是我们要求事物要符合自己的意愿,于是我们便看到问题是出于自己本身,这时观慧或智慧便生起来了。这听来虽然很简单,但这正是佛陀的教导。
P.B.:这是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我留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正念的时间越多的话,我的生活便越多困扰。我觉得这有点可惜,因为虽然我懂得一些对治烦恼的方法,但我却忘记去运用它。
导师:有趣的是,正念的巴利文是“sati”,它其中的一个含义是“忆记”和“忆持”。中文的正念是否也有忆记和忆持的含义呢?
S.K.:有“不忘”的含义。
导师:所以,我们需要记着。假如我们病了,但忘记药物放在哪里的话,我们还是治不了病的。所以,我们需要记得在适当的时候服药。我亦需指出:有些时候修行是不好受的,就正如有些时候吃药是不好受的那样。有些药物是非常难入口,完全不好味的,但有时这些药物是十分有力量的。像打针那样,打针是十分难受的,但非常见效。
J.C.:像面对蜜蜂的经验那样。
导师:是的。很奇怪,经过昨天的讨论之后,今天我再没有看到蜜蜂了。
E.L.:我有反思过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我所学到的方法,但有一两件事情我还找不出解决的方法。在办公室里我一定要对同事的工作有所期待,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叫一位同事送一封信到一个地方,他已经做过相同的事情数百次了,所以我预计这位同事今次也能同样完成他的工作。我知道人偶然是会出错的,但是错误还是错误。当我知道他没有适当地执行他的工作时──那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我发觉自己便会立刻激动起来,因为当我分配这件工作给他时,我预计这是一件十分简单的工作,他应该能够处理得当,不会出错的。我还发觉,经过多年的修习,我能从激动之中很快回复过来,因为我明白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我在犯错时希望别人会原谅自己,那么当别人犯错时原谅别人也是应该的。但是因为那是我的工作,期待心仍然是存在的。身在这个处境之中,你有什么建议呢?
导师:我喜欢这种跟实际处境有关的问题。我有几点建议,第一点是,有期待心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那种情形之下生起期待心是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理解到,期待心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
第二点建议是,如果当这类事情发生时,学习不要感到惊讶,因为我们不免要和善忘的人相处,我们不免要和没有责任感的人相处。如果和我们相处的人没有一个善忘,没有一个不负责任的话,我们才应该感到惊讶呢。我们应该常常记着,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人类世界之中。
第三点建议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表现出你是一条“眼镜蛇”。但你要像玩游戏那样:现在我要叫这个忘记送这封重要信件的人来见我,我会用很严厉,很坚定的语气和他说话,但是我很清楚知道我只是假装而已,在心内我没有憎恨他。有些人只会明白这种强硬的语言,所以你可以像斯里兰卡人一样很严厉地说:“下一次你再这样的话,我会扣除你五成薪金!”
另一个有趣的建议便是尝试和那人交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做法,只是向对方发问有关的问题:告诉我你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你会忘记?是因为你对这工作没有兴趣吗?还是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东西要记着?你常常都忘失吗?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让他反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时这样做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许能够令他看见一些他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祝你好运!
S.H.:我在学校里工作。每位老师都会对小孩子说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去遵守规则。我们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有责任心。
导师:无论是成年人、小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我们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与对方或自己交谈。假如自己犯了错误,与其给自己一个减号,不如跟自己来一个这样的对话,这可以是非常有帮助的,可能会揭示出很多自己以前没有看见的东西。而在某程度上,这也是和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有关的。
【录音记录到此为止】
念诵及慈心禅
《1998年 禅修营第七天》全文阅读结束。